读民间故事,品百味人生,欢迎观看月汐酱讲故事。
明朝时期,湖南某县有一个县令,叫董复格,此人年纪大概四十来岁,在这里当知县已经好些年了,为官清廉,从来不会假公济私,而且也没有官架子,经常穿着便衣闲逛,了解百姓们的真实生活。
有一日,董县令闲来无事,又一次穿着便服走出了门,走着走着,便走到了农民的庄稼地了,当时正是春耕时分,已经有一些农民开始播种了,董县令看着阳光明媚,东风吹得他很是惬意,便找了一个土堆坐了下来,随便看着这些百姓劳作。
在他的不远处,有一对母子,男子大概十七八岁的样子,而女子估计三十五六的模样,不过令董县令奇怪的是,儿子在地里忙的大汗淋漓,母亲非但不帮忙,而且还催促着动作快一点,吃饭的时候,儿子从包裹里拿出干粮,也是先给母亲吃,等母亲吃饱了,他才把剩下的干粮给吃了。
董县令想着:或许是母亲身体不好?但也只是想想而已,毕竟这是人家的家务事,自己虽是地方县令,也不能管的太宽了。
不久,那年轻人把庄稼都给播种好了,母亲便站起身来,指挥着儿子把东西收拾一下,准备回家,看那走路的样子,丝毫不像是有病在身,董县令看着天色也不早了,便也站了起来,拍拍土回家了。
这一天清早,董县令刚刚起床,便听到外面有人击鼓鸣冤,董县令不敢怠慢,立马出去,只见一个妇人带着一个青年跪在下面,董县令惊堂木一拍,命二人抬起头来,没想到的是,这两人正是那天董县令在田间见到的那对母子。
董县令心生好奇便问道:“你们前来击鼓鸣冤所为何事?”只见那妇人说道:“民妇前来是状告自己的儿子,我的儿子对我极其的不孝,我求青天大老爷为我做主啊。”
那儿子抬起头来,哭着说道:“是我做的不够好,惹母亲不高兴了,我愿意接受任何处置。”董县令看着儿子态度诚恳,又想起那日在田间看到的情景,觉得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便对那妇人说道:“此事待我查清真相再议。”话还没有说完。那妇人急忙说道:“哎呦,大老爷,这还有什么好查的,这个逆子确实是不孝啊,还请大老爷把这个逆子下大狱,方能解我心头只恨。”
董县令越听越觉得事有蹊跷,先不说这儿子是不是真的不孝顺,就算是不孝顺,做母亲的怎么会想要把儿子下大狱呢,虎毒还不食子呢,何况还是人,正所谓事出无常必有妖,于是便心生一计,暂时把儿子收押,叫母亲回家。
那妇人听到儿子要被收押了很是高兴,给董县令重重的磕了三个头,便回家了,董县令随即叫来了一个捕快,吩咐他说道:“你去跟着她,看她去见什么人,做什么事,说什么话,不要被她发现,回来向我汇报。”那捕快领命而去。
捕快跟着妇人出了门,只看见那妇人并没有回自己的家,而是急匆匆的去了镇上何屠夫的家,敲门进去,捕快不敢怠慢,也跟了过去,趴在后窗偷听二人说话,只听得那何屠夫说道:“你那个该死的儿子怎么样的?”妇人叹了口气:“唉,别提了,县令大人说是暂时收押,还要调查呢。”何屠夫借机说道:“你时不时的去衙门喊冤,免得夜长梦多。”说完之后便是一番云雨。
捕快把自己听到的,看到的一五一十的汇报给了董县令,董县令心中了然,随即吩咐衙役前往何屠夫家中,众衙役踹开了何屠夫家的房门,当场捉奸在床,二人被压入公堂,董县令一拍惊堂木,大喝一声;“你们二人快快从实招来,免受皮肉之苦。”
那二人眼看着事情败露,已经无力回天,只能是一五一十的招供了,原来,这何屠夫早就盯上了这一对母子,他见母亲长得好看,便起了色心,时不时的制造机会给这寡居的妇人送些肉食,再加上甜言蜜语,妇人禁不住何屠夫的挑逗,便和他勾搭上了。
不过,妇人的儿子倒是一个极大的障碍,何屠夫多次与妇人商议,要除去这个眼中钉,不过都遭到了妇人的反对,倒不是因为母爱,而是儿子若是不在了,家里的活没人做,自己的温饱没人解决了。
巧的是,上个月何屠夫的妻子意外去世了,何屠夫找到了妇人说愿意娶她,条件就是除去这多事的儿子,所以才有后来的衙门告状之事。
董县令听了之后,气急了,当时便下令将这一对奸夫淫妇浸了猪笼,而善良的儿子,则被当场释放了。
好了,本期的故事,我们到这就讲完了,感谢您的观看,如果想看更多的民间故事,欢迎关注——月汐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