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群里在发“1”,我猜想会是听课学习,都没有翻看聊天记录,就发了“1”,我的导师不久就抱入群了,陆续地有人进来。等到2月18日晚上9点,这个群差不多到五百人了,太神奇了。
应老师的讲座的思路是这样的:先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及成长经历,尤其是有了两个孩子后的成长,这样的开场白对教育者很有吸引力,因为听众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孩子。之后,她从事例入手,把听众的注意力引到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场景,如不同的起床方式,是硬生生地被闹钟闹醒还是父母的各种温柔手段起床,让我不由得想起,好些学生精神不振,估计很多是被闹钟闹醒,被家长骂醒的。有时自己也如此,被闹钟闹醒后,觉得委屈,没有睡足。还有孩子的各种表现,十五六岁的孩子大手大脚的冲撞动作、学习很努力但成绩上去的,三岁的孩子吵着要你抱,上课时总有孩子不合拍……这样的例子确实是很多。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原来是和十二感官有关。从具体到抽象,符合听众的认知规律。我原来也以为主要是以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和嗅觉这五种有关,学过心理学,还知道运动觉、平衡觉,其他的还有生命觉、运动觉、温度觉、语言觉、思想觉和自我觉。这些确实是我所不知道的。
“每个人都是带着十二感官的,需要我们去培养去发展。”这句话很有吸引力,因为我们不只是教育孩子,其实还有自我教育。对我而言,我觉得我的自我觉是不是太过发达了,有过强的自我觉知能力,总觉得除了父母之外,其他人或多或少会伤害到我。还是语言觉发展不够,有些语言发表与人沟通起来,会产生误解。语言或多或少会让人产生误解,因为语言的内涵很丰富,所以,有人发明表情包,实在是很高明。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误解,我在跟你聊天时,尽量加表情表达自己的心情。对于听觉,我本人不喜欢听到很大声音的对话,尽量显示出自己的温柔;但是,生活中总是做不到,尤其是对家人,总会提高嗓门,导致好好的一句话遭到家人的误解。当然,生活是一种智慧,用智慧来应用生活,活出自我,这里如何来运用十二感官,我觉得我还需要学习。
知识要学以致用,有机会再听应童老师的课,用来提高自己的教人能力,也包括育己,因为人如果有自我觉知能力,很多困难会迎刃而解。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