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毛快过生日了。
最近她先生俞州每天都问他一遍:“到底想要什么生日礼物啊?赶紧告诉我,要不我回头乱买回来又招你骂”。
毛毛每次都懒洋洋地回答,没什么想要的。
不是试探,不是考验。是真没什么想要的,需要的东西都会马上下单,第二天快递员就送来了。购物这么方便,谁会把特别想要的东西,留到节日生日才买啊?
可只要没拿到准确答案,俞州就会再问一遍。
毛毛和我抱怨,我都把自己嫁给他了,还每天赤裸裸地问我要什么礼物,好像我嫁给他是图钱似的。
我骂她“作”,她正色道,其实我也就是在你这儿“作”一下撒撒娇,婚姻到底怎么回事,这么多年,谁还不知道啊。
2
刚认识她先生俞州的时候,毛毛是特别“作”的。
那时她身上也不知道哪来的一股傲娇劲儿,整天一副俯瞰众生的样子。在俞州面前,她已经是菩萨低眉了,可俞州还是处处不能让他满意。
毛毛在花店明明盯着向日葵看了很久,可下次俞州送她的花却还是玫瑰,不开心,甩脸子;
打电话的时候明明暗示了他想吃面条,可打包送来的却是馄饨,不开心,甩脸子;
来例假了心情不美丽,想听几句好听的舒服舒服耳朵,俞州却坐在旁边诚惶诚恐地看着她,不停地问怎么了?怎么了怎么了?毛毛大吼一句“没怎么!”骂俞州有病,自己更不开心了,甩脸子;
……
总之。毛毛喜欢玩“你猜”的游戏,有话不说,憋在心里,任凭俞州去猜;而笨拙的俞州多半猜不出猜不对,被甩脸子。
可俞州乐此不疲,屡猜屡错,屡错屡猜。被甩了脸子也浑不在意,就那么一路将毛毛宠到结婚。
初婚时,对毛毛仍然宠爱有加。
3
可有一天毛毛忽然炸毛了。
她把我们几个都约了出来,大声宣布她要离婚。问她为什么,她义正言辞地说:“昨天他居然挑我毛病,嫌我每天都做炸酱面。我哪有每天做嘛,一礼拜最多做三次。”
“那剩下四天呢?”
“门口小馆子。”
我们笑着劝她,“谁每天吃炸酱面也受不了,提这个要求不过分哪!”
“对,不过分,第二天我忍着脾气耐着性子给他做了鱼丸面,结果他都还没吃,就说这不还是面吗,不能换换花样做点别的?”毛毛一副气愤填膺的样子,“什么时候轮到他对我指手画脚了?他以前可从来不这样!这日子没法过,离婚!”
当晚,毛毛住在了我那里。
俞州一直打她电话,她不接也不挂,任由电话响着。
我偷偷跑到卫生间给俞州发了条短信,说毛毛在我这里,让他别太担心。
俞州回:我猜到了,麻烦帮我照顾她一下吧。最近我工作不顺,心浮气躁,照顾不好她的情绪,等事情过了再来接她。
犹豫很久,还是把俞州的短信拿给毛毛看了。毛毛看完,泪如雨下,说她根本不知道俞州工作不顺,直骂自己不懂事,不体谅,不是好妻子。擦干眼泪,就火急火燎地回家了。
后来,俞州的工作越来越忙,脾气也越发控制不住,毛毛却学会了体谅,矫情越来越少了。偶尔撒娇,对象也是我。
4
如果把每个人婚姻中得到的宠爱量化,然后画一张曲线图,以此来判断感情的走向,就会发现每个人的感情,都是高开低走的。
我和张先生恋爱的时候,夜里不管几点,只要我说想吃奥尔良烤翅,他就会毫不犹豫地冲进夜幕,拦都拦不住。一会儿功夫,就带着热腾腾的鸡翅风风火火地回来了。
婚后不久,夜里我若说想吃烤翅,张先生会嬉皮笑脸地确认三遍,“真的想吃吗?”然后慢吞吞地起来,慢动作一样换好衣服,然后诚恳地看着我:“你真的不拦我吗?”
现在,我若在夜里说想吃奥尔良烤翅,他会头也不抬地说,“忍忍,明天去吃”;“那我想吃方便面”,“忍忍,明天吃。”“我现在就想吃。”“那你让楼下超市给你送上来。”
5
我和张先生热恋的时候,正好赶上毕业。
我说我要去成都发展,成都气候对皮肤好。张先生说,你去玩,我先探探路。于是我去旅行了,张先生在成都找了工作。等我旅行结束去了成都,呆了一段时间后,又觉得腻烦了。
于是一拍屁股去了北京。没过多久,张先生也跟来了北京。他说,你去哪我就去哪,有你的地方就是家。既然话都说到这里了,那就索性把证给领了吧。
婚后,我又厌倦北京的生活了,跟他商量,“我们离开北京吧,去西藏生活怎么样?”
张先生斜睨了我一眼,“要去你自己去吧,我是不挪窝了。”
我长叹一声“果真是不爱我了啊!”然后当什么事都没发生过,该干嘛干嘛去了。
婚姻里,谁计较,谁就输了。
6
在恋爱中,两个人的关系,常常是不对等的。
总有一个人,爱得多些,怕得多些,所以为了不失去,性子好些,姿态低些,有时甚至把自己低到了尘埃里。
可是婚姻的契约一旦签下,两个人在精神上就平等了起来。从前弱势的那一方,有了这张契约的保护,终于可以不用那么怕了,精神上也放松了许多。让他再像过去那样对你好,永远都不可能了。
就好像准备一场高考,考完第一件事当然称斤卖掉所有参考题,先来个狂欢,与过去告别。你一心盼着他像过去那样对你好,他却是刚考入大学,正期待着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新鲜空气呢。
想让他再像过去那样投入爱你?除非复读,再考一次。
7
婚姻不是谈恋爱。
风花雪月对于恋爱来说,是调味必备的盐,对婚姻来说,却只是摆在桌边的鲜插花,有它,可以赏心悦目,可也许一天里也顾不上看它一眼;没它,也不会觉得生活中缺少什么。
适当的矫情,是恋爱的春药,却是婚姻中的毒药。人到中年,肩膀上都承担着孝老爱亲的重任;工作上又正是承上启下的苦逼中层,下属的责任要承担,上司的黑锅也得背。
人生中最焦头烂额的阶段,最需要的是家人的体谅和支持。
家的温暖能扫掉一天的疲累。而伴侣的任何一次矫情,对于不堪重负的TA来说,都有可能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