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不经大脑”一词应该被正名,它不是用来骂人的,而是一个认识“真正自我”的工具。运用好这个工具,是能让自己“脱胎换骨”的有效方式。
也许在生活中我们会遭遇这些情景:
l 情景一:你让老公做家务,他却笨手笨脚地打翻墨汁,桌布染黑了,这时候的你第一反应是什么?
l 情景二:你的事业如日中天,在单位中是一位大红人,但因为上级的政治斗争失败,自己被贬去基层做最肮脏的活,这时候的你心情会怎样?
l 情景三:自己是正常行驶,一辆逆行的车差点撞过来,对方车主反而来骂自己。这时候后你会怎么做?
遇到这些情况,“不经大脑”的第一反应(感觉)就是最真实的自己,就像做心理测试题一样,它是一种由潜意识控制的本能。
我们的心智是一件精心设计的杰作,它由两种力量来运转:表意识和潜意识。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刚学开车的时候,一定要全神贯注,双手紧握方向盘,熟悉记住方向灯和雨刮操控杆的区别,什么时候换挡,大脑需要去想线路应该怎样走。甚至觉得听音乐都会让自己分神。
成为老司机以后,就能娴熟的一边开车,一边畅谈,也不需要特意记线路,到某个位置拐弯已经变成了“本能”。
这个例子完美阐述了表意识和潜意识的合作关系。
潜意识负责逻辑判断、推理、演绎、学习、分析、鉴别、识别、选择等与思考有关的功能。
潜意识负责除了思考以外的“本能”。它的运行是准确有序的,可以让我们做事从容不迫、尽善尽美。老司机就是把驾驶的任务交托给绝对不会出错的潜意识,所以才能腾出大脑来 “分神”听歌,聊天,以及思考其他问题。
回归到文章最开始的三种情景,你会不会有以下的反应呢?
l 情景一:骂他一顿:“做一点小事都添乱!我怎么会有这样的猪队友...”
l 情景二:哎,我怎么这么倒霉,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什么时候才是个头?我这辈子是不是完了...
l 情景三:理在我这里,理直气壮跟对方干架一场。
如果是这样,那本能表现的是抱怨、绝望、恼怒。
相反,如果我们细致观察那些活得出彩、丰盛、自在的人,他们往往有很多共通的品质:信念坚定、顽强、精力充沛、心态积极乐观、情绪稳定等等。这些品质是已经写进潜意识里,形成的本能。
可喜的是,“本能”其实也是可以由我们来改变的。
负责本能的潜意识,会无条件吸收外在的一切,包括正确的、错误的、积极的、消极的,全盘接收。如果潜意识里面充盈的都是正面积极的思想,那很好。相反,如果充盈的都是恐惧、焦虑、匮乏、疾患、冲突等消极的思想,那么,我们的人生就会活得灰暗甚至为很多事情付出代价。
因为积极的思想可以不断创造和更新我们的心灵。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一切,与我们如何发挥积极的思想成正比的。
所以表意识在这时就显得很重要。它要负责分析和判断我们所接受的信息是属于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表意识就像一个门卫,负责把关:积极的思想放进来,消极的思想拒之门外,好好保护我们的潜意识。如果潜意识已经被负面思想污染,我们就用相反的积极思想强化灌输给潜意识。
有分析判断功能的表意识是保护潜意识的门卫
尤其在资讯发达的现在,一些很热门的话题,大多是负面能量的展开。比如“内卷”,就是把恐惧和焦虑的情绪放大。如果我们不加以分析识别,认同代入,卷入了负面思想的漩涡,就像放贼入屋,偷走了正知正觉,偷走了内在的心安。
积极心态的基础是:遇到不顺心的逆境,依然保持一份心安。
情景一其实是钱钟书和杨绛的故事。“拙手笨脚”钱钟书打翻了墨水瓶,那时候怀孕中的杨绛反而安慰他“不要紧,我会洗的。”钱钟书还是说“可是那是墨水啊。”杨绛也只是重复“墨水也能洗的。”一点生气的情绪都没有,更没有半句的抱怨。
情景二是《延禧攻略》中的一段故事的比喻。本来是皇后身边大红人的魏璎珞,顿时被贬到去干最肮脏的活儿——洗恭桶(马桶),却依然做得很出色,她能就地取材,用沉香的木屑除臭,洗出来的恭桶自带芬香。
情景三,来自早年与朋友的一段共同经历。当时开车的朋友被那位恶人先告状的司机敲窗大骂,我们准备怼回去的时候,朋友选择“笑脸相迎”,还主动说,“对不起,不好意思。”结果本来怒气冲天的对方一下子没了脾气,也开不了口说什么,自己就走了。我那会儿问我朋友,你为什么跟他道歉?明明是他不对!我朋友说,“一个微笑就解决了问题,我们又没有损失什么,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不是挺好的嘛。”我默然,感觉是上了生动的一课。
有人说,这是一种“逆商”,其实也可以说,是一种随时处于当下的泰然。这种心态是可以选择的,也是需要去锻炼的。
我们不妨从日常生活中渐渐训练出积极的,从容不迫的态度。
1、给自己心理暗示:我现在是安全的。
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挫折、磨难、煎熬、意外、未知的恐惧,都对自己说“我现在是安全的”。这样,首先把心平稳住。
2、我能安住现状。
给自己能适应环境的暗示。跟环境友好相处,融为一体,才会让心更加安定,消散恐惧。
3、一切都因为我而变得美好。
自己的行动、改变可以让环境变美,可以让人际关系变好。我可以让美好的事情发生。
4、每天给自己灌输积极的情绪。
保持每天觉察自己的“第一反应”是积极的情绪,还是消极的情绪。尽可能让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的比例大于 3:1。
最后祝大家远离烦恼,轻安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