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文艺作品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总是独有一种温和隐忍的气息在里面。哪怕是生离死别,大悲大恸,笔触或者镜头下的人物也总是隐隐不外泄——纵胸中千头万绪,也都化为无言。就像电影《小偷家族》里奶奶临死前面对着海边一家五口人默默做出的“谢谢你们”的口型,祥太和爸爸柴田治分别以后才用口型说出的那句“爸爸”。
他们总是隐匿着默不作声的真心实意,不告诉你。
剧情
《小偷家族》的电影主人公有六个,是六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组成的小家庭。这个小家三世同堂,有奶奶柴田初枝,爸爸柴田治,妈妈柴田信代,妈妈的妹妹柴田亚纪,一双小儿女柴田祥太和柴田玲玲组成,这是他们每个人的角色的名字,他们都隐藏了自己的真实姓名生活在一起,仿若一家人,过着和普通的温馨家庭无二的日子。
这一家六口挤在一个狭小的屋子里生活,屋子里堆满了杂物,一家人吃个饭就把小屋子塞得满当当,孙子柴田祥太不得不住在壁橱里面。吃饭的时候,祥太在镜头里抱怨,怎么又是白菜。看到这,你就知道,这几个人生活得十分窘困,艰难过活,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爸爸柴田治在外面捡了个可怜巴巴在大冬天被关在门外挨冻的5岁小女孩——友里。家里的五张嘴变成了六张嘴,这让妈妈柴田信代很不满。
5岁的小女孩友里是主线。自从她加入了这个五口之家以后,关于这个家庭的秘密便开始一一被揭开。尤里像颗丢进水里的小石头,激起了层层涟漪,把伏在水下的尘沙给掀了起来。
原来这一家人并不是真的一家人。随着时间发展,你发现祥太是爸爸早年行窃的时候捡来的,因为条件有限,只能在家里自学。祥太的爸爸原是从事情色行业的妈妈信代的客人,他是在信代的前夫家暴他时,正当防卫下杀了人并带着信代逃到了现在的奶奶柴田初枝家里,靠奶奶的养老金勉强度日。祥太的妈妈信代在服装厂做工,祥太的奶奶会定期去亚纪的父母家领取抚养费,祥太的小姨亚纪靠从事情色行业为生,柴田治像民工一样经常去工地上干活挣钱,其余时间,柴田治经常会带着儿子祥太去商店偷东西卖掉来补贴家用,后来友里加入了这个五口之家后就和柴田治和祥太一起分工合作偷东西。
一起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一家人生活拮据却不乏温馨的瞬间,直到祥太在偷窃时故意被抓,终结了这一切。
友里的发现被视为诱拐儿童而被媒体曝光。被报道走失的友里被送回了原来的家,祥太得到了上学的机会且成绩优异,奶奶在祥太被抓前就去世了,亚纪知道了奶奶之前照顾自己的同时一直都领着自己父母的抚养费;信代一个人揽下了所有的罪责,背着诱拐儿童的罪名坐了牢。
故事就这么轻轻地开始,又毫无防备地结束。电影里能用镜头说话的就绝不用语言。
对于故事里看报道的群众来说,这个事件看起来是一对有前科的夫妇诱拐了两个孩子靠偷窃度日,同时靠骗取过世老人的养老金偷生。两个孩子是受害者,夫妇俩是可耻的。但是坐在电影院的观众心里感受却完全不同,因为你看到了太多细节,你很难说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害人者,谁又是受害者。
因为简短的总结性报道,会掩藏和折叠太多有意义又丰满的生活细节。
爸爸柴田治和祥太
孩子在这贫困的小偷之家是幸福快乐的,爸爸柴田治会教给祥太炸鸡蘸泡面的无敌美味吃法,在祥太性觉醒的时候像一个真正的爸爸那样教给他应有的生理知识,在家里增加新成员引起祥太不适应的时候教导祥太去接纳和善待新来的妹妹。
祥太和妹妹相处是简单幸福的,他俩一起偷窃,一起看马知了脱壳,妹妹掉牙了,哥哥爬起来帮妹妹把脱落的牙齿丢上房顶,祈祷妹妹快点长出新牙,因为不满爸爸柴田治把爱分给了友里,向妹妹和爸爸发脾气。妹妹难过地要哭,蹲在门口等哥哥回家。哥哥则在爸爸的耐心调解下终于接受了妹妹的加入。
柴田治很渴望平凡人家的父子情,一心想做祥太的爸爸,祥太却从未当面叫过他一声爸爸。
事实上,祥太在不满妹妹的加入的时候,就已经把柴田治当爸爸了。正是因为心里面把柴田治当成了自己的爸爸,才不想让爸爸把爱分给其他的小朋友。其实柴田治心里也明白,不然他也不会选择那个时候要祥太喊他爸爸。毕竟爱就算不说口,行为也会说话。
后来柴田治跟祥太坦白自己当时准备丢下祥太逃跑的时候,再没有称自己为爸爸。大概因为柴田治觉得自己在祥太心里已经不是个称职的父亲了。第二天送祥太上学的时候,柴田治改口称自己为“叔叔”,可是祥太在公交车上看着依依不舍追着车奔跑的柴田治,默默用口型无声地说了声爸爸——就算你想丢下我跑掉,你在我心里也还是那个亲爱的爸爸呀。
妈妈信代和友里
妈妈信代和五岁的友里相处是温暖有爱的,信代本来要送友里回家,听见友里家里传来打架的声音,友里的亲生父母在彼此的打骂中流露出对友里的厌弃——友里的生母歇斯底里地大喊:“又不是我想生下她!”本来嫌弃多了一张嘴会增加生活压力、担心背上诱拐罪名的信代听了这些毅然把友里抱回了家。
信代没有生育能力,但是不是个偷窃别人孩子来满足自己私欲的妈妈。
后来柴田一家六口要去海边玩,奶奶和妈妈给友里偷泳衣,有条裙子友里很喜欢,奶奶问友里想不想要,友里只怯怯地问:会挨打么?奶奶和妈妈的眼神略过明白与心疼,告诉友里不会挨打。回家后,信代带着友里洗澡,小小的友里身上有很多伤疤。友里和信代的手臂上同样的地方有个一模一样的疤痕,是熨斗烫的。
相似的经历、相似的命运,也许友里让信代看到了年幼的自己。
当晚,妈妈信代对友里说:“他们说因为喜欢才打你是骗人的,喜欢你会像这样拥抱你。”信代紧紧抱着友里落泪了,她是心疼友里也是心疼曾经的自己。信代被丈夫家暴过,这个问题一定也困惑过她很久,她明白这一切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小小的友里是幸运的,因为她早早遇到了信代妈妈。
直到后来,友里重新回到了原来的家里,亲生妈妈对友里极不耐烦不友善,试图用买新裙子骗友里过来挨打。这次的友里,选择了沉默和拒绝。尽管信代妈妈还在监狱服刑,可是友里已经知道如何分辨什么是爱了。
奶奶柴田初枝和亚纪
奶奶本是个孤独的老人,他的前夫很富有,却抛弃了她。前夫和别的女人生下的儿子也做了同样的事情——亚纪的爸爸娶了新妈妈,和新妈妈结婚的爸爸又有了新的女儿,新的生命取代了大女儿亚纪的位置,于是亚纪选择了离开。巧的是,亚纪被奶奶初枝收留了。奶奶背着亚纪定期去亚纪的父亲那里拿生活费,亚纪的父母知道亚纪谎称去澳洲留学的事情是假的,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奶奶知道一切,所以格外宠爱和偏袒亚纪,但也是因为亚纪在奶奶身边,亚纪的奶奶可以得到一些经济补偿。后来奶奶去世了,亚纪是五个人里哭的最伤心最舍不得的那个。可是亚纪在警察局才得知,奶奶对她的照顾是有偿的,最后亚纪一脸难以置信地问警员:奶奶是为了钱才这么做的么?
奶奶也许是为了钱,但是对于亚纪的的爱与疼惜也是真的。因为她们的处境那样相似,带给彼此的快乐与温暖又是那么真实。
这六个人被称为小偷家族,因为每个人都会偷东西。奶奶打小钢珠的时候会偷别人的小钢珠,亚纪偷用妹妹的名字从事情色行业,爸爸柴田治带着祥太和友里偷遍各个小店,妈妈工作的时候会偷厂里的衣服。同时这六个人也在偷偷扮演着本来不存在的关系和角色并沉浸其中。同时作为被社会遗弃的一份子,他们在同一屋檐下偷生。
其实电影里的对话少且精简,就像日本盛行的极简主义。电影里提出的问题也是开放式的,信代面对警方的质疑的时候,向警察轻轻地提出问题:生下孩子就能成为母亲了么?电影没有答案,答案却已经在每个观众的心中了。
除了叙事风格非常日本特色以外,影片里还出现了几个特色的日本物品。
电影中的日本特色
小钢珠:是日本的一种特色产业。日本禁止赌博,因此小钢珠很受欢迎,甚至有人以打小钢珠为生。在《蜡笔小新》里,小新的爸爸广志就很热衷打小钢珠。
弹珠汽水:弹珠汽水起源于英国,在二战时期风靡日本军队,后来成了日本的一个特色。
烟火大会:日本的传统节日,通常在七八月份。期间还会有类似于捞金鱼的游戏以及各色的小摊,是一年一度的盛会。这一天,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浴衣到街上去观看烟火,基本上家家出动,小偷家族一家人只能躲在屋檐下听声音,也暗示了柴田一家的被遗弃。
情色行业:这个就无需多说了吧。
最后,就在今年三月,在东京目黑区的小公寓里,年仅5岁的船户结爱被父母殴打、遗弃致死。结爱的尸体遍身伤痕,脚底还满是冻疮。
结爱经常遭到养父雄大暴打,甚至被要求凌晨4点起床练字,并常常不给她饭吃,导致结爱严重营养不良。不仅如此,结爱还被迫在严冬中,赤脚站在阳台,导致双脚都有严重冻伤的痕迹。而母亲优里却完全坐视不管,也不送结爱到医院,放任结爱被养父雄大虐待惨死。
而电影里5岁的友里,就是爸爸柴田治和祥太在寒冷的冬夜里捡回家里去的。
巧合
巧合是最近正好读了夏目漱石的《心》和渡边淳一的《光与影》。加上这部影片关于命运与人性的思考让我很有感触。
《光与影》里的小武与寺内能力地位背景本无大差别,却因为战争中同一只胳膊同一部位的治疗方法不同导致命运走向了截然相反的方向。治疗方法的选择就决定于医生的一时心血来潮,小五和寺内都没得选。就像《小偷家族》里的这些人们,他们有的选么?友里可以选择自己的出生么,奶奶初枝可以选择自己不被劈腿么,亚纪能够选择不要成为家里面多余的那一个吗?柴田治能选择从小接受教育么?
就像前一段时间红极一时的电动车惯偷窃格瓦拉,他说,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的。他和电影里的柴田治实在有些相似。因为除了偷窃,他们什么都不会,那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唯一技能。难道柴田治不想从小就接受正规教育,成为栋梁之才么?可他连小学课本里的词汇都听不懂,还要祥太解释给他听。柴田治有的选么?
电影里,祥太懂得偷窃是不对的事情以后,为了不再偷窃,也不再让妹妹偷窃,他故意偷东西被抓住,终于获得了受教育的机会。而这个契机,是一个善意的商店老人制造的。如果没有这个老人一脸和蔼地递给祥太两根棒冰,并告诉他,别让妹妹在这么做了。祥太很有可能就这么偷着偷着长大了,成了新一代的窃格瓦拉。
所以你看,善意是多么有意义呢。想要打破恶性循环,是需要借助外力的。
《小偷家族》里的那些人与事,也不过是对生活苦难的一种艺术加工和浓缩罢了,电影拍完了,仿佛把什么都说尽了,又似乎什么都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