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素养:数字公民、集体智慧和联网的力量(Net smart:How to thrive online)
作者:霍华德·莱茵戈德,具有影响力的社会化网络思考者和作者。著有
《思维工具》《虚拟社区》《聪明暴民》等。
内容:五种数字素养
注意力、对垃圾信息的识别能力、参与能力、协作力、联网智慧
五种关键素养
专注、参与、协作、对信息的批判吸收、联网技巧
引言 我们为什么需要数字素养?
数字媒体已渗入我们日常生活中,人类创建和消费数字化媒体的能力大大增强,方便的同时又变得复杂纷乱。如何智慧地、以人为本地使用社会化媒体,如何避免在社会化媒体的浪潮中随波逐流,掌握五大数字素养是一个方法。这样人将会更有力地掌控命运,不仅带来个人进步,还能促成思想深邃的社会。
专注就是使用“垃圾探测仪”的前提条件。同样地,缺乏“联网意识”的人,是很难发起大规模“协作”的;而“协作”的缺乏又将成为“在线参与”的障碍。
专注的含义:不论你身处何种情况,你都得想象自己正在做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而不能漫无目的地去做。
信息力(Infotention):具有目的性的注意力与过滤信息的工具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思维过程,即调动注意力去管理媒体带来的信息流。
勒德分子(Luddite),指19世纪英国手工业工人运动中参加捣毁机器的人,他们认为是这些织布机等让他们失去工作,故大肆破坏工业机械;现引申为反对机械化和自动化的人。
“皮尤网络和美国生活项目(Pew Internet & American Life Project)”由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发起,旨在研究互联网给美国人工作、教育、家庭、医疗保健和政治生活等带来的影响。该项目曾于2005年和2006年分别公布有关互联网未来发展趋势的系列调查结果。
第二现实(Alternate reality games)是一种以真实世界为平台的多媒体互动游戏,游戏最大的特点是把玩家的真实生活带入游戏,玩家从网上接到任务,但线索散落在线上线下各种不同的媒介上,行话叫“兔子洞”,玩家之间必须紧密合作,其想法和行动会影响和改变整个游戏的进展和结局。
阿兹特克(Aztec)指14~16世纪的墨西哥古文明。其建筑艺术的代表是采用“斜坡层阶”结构“金字塔”。
第一章 关注你的注意力!为何及如何控制你最强大的思维工具
“神奇的数字七”:对大多数人而言,在某一时刻,工作记忆中只能保持7个信息单元(根据个体不同有正负两个信息单元的误差)。如果要处理7个以上的信息单元,大脑将启动某种机制,将当前注意力焦点中的信息移除,并将其他信息从记忆中调动出来----乔治·米勒(George Miller)
“执行控制”或者“认知控制”区:大脑的特定区域能够调用特定的记忆并且将有用信息保留在工作记忆中。
工作记忆:大脑将记住的信息从潜意识中调动到注意力可及的地方。
注意瞬脱:转移了注意力,就总需要一小段时间,让思维重新定向,让精力重新集中,让大脑过滤掉无关的信息,从而实现主要任务的过渡。
“神经重构”,即人脑进行自我更新的能力,这将让你更好地引导自己的大脑进行自我更新,而不是被动地任其摆布。
“选择性忽视”:在上网时掌控注意力首先需要一种意图。你有了一个目标,还得有实现目标的意图。目标和意图驱动着执行控制力为达成目的而处理信息环境中最重要的信息,同时屏蔽无关的内容。即便在你认为自己精力非常集中的时候,你也可能将一些重要信息连同无关的干扰一并屏蔽。这些信息也许与眼前的任务无关,却对实现其他战略性目标非常重要。
成瘾以及成瘾行为:人最初是沉溺于某种能够带来快感的行为或物质,然后会对这种行为或物质产生更多的渴求;如果这种沉溺形成了习惯,人就很难戒掉,并且对自身的成瘾行为丧失控制。---尤马苏 ·J.西韦(Youmasu J. Siewe)
梭罗式的反抗:一种消极的反抗形式。
互联网是否让我们变笨了?
超链接将用户从一个知识点引向另一个知识点,最终形成全面的链接、网络和系统,从而加深对某个主题的了解。使用搜索引擎的行为本身并不会导致知识零散、缺乏语境或者认识肤浅。简单粗暴地用搜索引擎来寻找答案,这种肤浅的搜索行为才是深层次的问题。
技术决定论:认为技造成的可怕后果是不可避免的
新的通讯技术让我们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何时、以何种方式、与谁互动——巴伦称这种变化为“流量控制”。
“神经元再利用”大脑令原有机制服务于新功能的现象——德阿纳(Dehaene)
在永远在线的世界里保持专注
专注是关注自身注意力转移的有所察觉的意识。其为注意力训练与冥想活动的基础素养。
专注训练
1、冥想训练——即呼吸训练,双眼闭合,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同时观察思绪的变化,如何出现和如何消失(分神),以此加强对注意力的控制。
2、有意思的“明梦”训练——在口袋里时刻放着一张写着“我在做梦吗?”的小卡片,并坚持在醒着的时段里,至少每个小时拿出来看一次并且思考。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后,在做“明梦”时,会发现自身处在梦境中,并且操控梦境。不过在注意力训练中,语句要改成“我在分神吗?”
3、赫芬顿邮报——“如何从管理时间转向管理注意力”
①.每天早晚,当你准备开始新的一天的时候,为你当天希望实现的意图(对你所期望的对象或者感受)做个记录,对每一项意图,规划好要采取什么行动。每天的意图尽量不要超过五项。有意识地决定你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将那些尚未排进日程的意图记在别的地方,改天再用
②.只记录你当天真正想做的事情。如果想起了别的事情,请记在别的地方。将不同的项目记在不同的地方,这样你就创造了一个让自己专注于当天主要任务的空间。当你计划第二天的日程时,回顾今天的记录,看看计划完成得怎么样。要允许自己放松,并且在一天终了的时候享受当天的成就。
③.为每一项意图留出整段的、不受打扰的时间。在这些时间段里,关闭电子设备,专注于实现你的意图。
④.在家的时候,要清楚地知道应该在什么地方用什么电子设备。厨房里恐怕就不需要放电脑了吧
4、“番茄工作法”——是一种简单的训练注意力的方法,你只需将你每天的主要任务写在一张纸上,将计时器(计时器长得像番茄,这种方法因此得名)定到25分钟,然后开始工作,直到工作完成,或者计时器响起。然后花5分钟的时间做你想做的事情。重复这个过程四次,然后你就可以休息较长时间。要训练自己关注当下,清楚自己正在网上干什么,这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最终,你将不再需要计时器的帮助。
“生物反馈”或“神经反馈”贴在头皮上的电极所能探测到的脑波律动,当人们对自己的脑电波有所觉察时,他们能够影响脑电波的活动。卡米亚发现,只要在阿尔法波出现时播放反馈音,并让被试设法延长声音持续的时间,没有经过冥想训练的普通被试也能自主强化阿尔法波的活动。
元认知知识(也叫元认知意识),指个人对自身及他人作为认知主体的了解。
元认知规则,指对认知和学习经验加以管理的规则,通常通过一系列控制学习行为的活动来实现。
第二章 垃圾识别术入门:如何找到需要的信息及如何辨别信息真伪
注意力的训练是学会关注自己的意图,垃圾识别的关键是保持怀疑的态度,在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中,不要拒绝相信一切但也不能相信一切。很多人在网上寻找和学习学习知识,比如完成学校作业时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获取新闻资讯、学术研究等。点进一个连接,但如何确定网上的答案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的呢?如何判断浏览的网页是名副其实的呢?看起来正经,版面专业的网页也有可能是假的?别有意图?权威的网页一定没有错误吗?
至此作者提出掌握专注地使用媒体的方法①关注注意力。②提高辨别垃圾信息的能力。③进行多次引擎搜索,突破第一页多看后面结果。但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学会判断。
研究表明,经验使人更加注重信息的真伪。一个信息的是否可靠,很多时候会参考“群体智慧”,即人们对该网站的点击,对推文的转发与点赞,社会因素也会影响人们的判断。具有知名度与权威性的网站虽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也不免会遭到“恶作剧”,误导群众。
Tips
1、如果网页上没有作者信息,就得用Easywhois或者其他类似的服务,查出网站所有者是谁。
2、用alexa.com来查询网站的点击率有多高。
3如果你知道网站的URL,可以将它输入到Network-tools.com来查询。
4.如果作者提供了交流或评论的渠道,通常证明信息较为可信。如果作者回复评论,你可以读读这些回复再判断。
5.网站域名以 .gov 或者 .edu结尾,通常比较可信。
6.“link:http://…”(用网站的URL代替省略号)可用来查询搜索网站作者的姓名、有没有其他的网站引用了该网页、这些网站是什么等。
7.Sourcewatch.org,这是一种帮助人们追踪网络组织的查询服务。
8.转发任何社会化媒体上的最新信息之前,请到Snopes.com上复核一下,这个网站从1995年起就致力于揭穿网络上的流言。
9.你可以搜索作者的名字,在研究人员效率索引中查找某位作者,以及使用FactCheckED.org上的资源来核实作者的可信度。FactCheck.org是FactCheckED.org的同胞兄弟,但它针对政治方面的信息。
10.ScienceDirect提供免费的学术论文导航服务。
11.互联网健康基金会(Health on the Net Foundation是一个稳定的信息源,它提供可靠的在线医疗信息。
多次的引擎搜索会花费一定的时间与精力,这需要搜索者结合自身情况而定,可考虑时间价值与自身时间。
“三点定位法”,即从三个不同的、可信的信息源处验证信息的可靠性。
如何搜索,如何获知
搜索引擎作为强大的工具,打开人类认知世界的新入口。所以如何使用强大的搜索引擎也是在网络世界中“存活”的一大技能。除了最常用的精准关键词搜索,作者也介绍了多种搜索方法。“高级搜索”的运用也能够更好地帮助自己去寻找自己想要的知识,在此之前,也要充分了解各大搜索引擎的运作原理,如“PageRank”算法。还有常用的百科网页,也是学习新知识的门槛站点。
“PageRank”算法:谷歌的创始人之一佩奇(Page)在攻读硕士学位的时候发明了一种为搜索结果排序的算法,对某个网页排序的依据是有多少其他网页链接到了该网页中。在所有的搜索结果中,被其他网页引用次数最多的页面被排到了靠前的位置;如果两个搜索结果被引用次数同样多,那么被更受欢迎的网站所引用的搜索结果就会占据上风。ageRank考虑到了每个投票者本身的可信度和有用性——来自某些网页的链接在算法中被赋予了更高的权重。这类投票机制在网上比比皆是,从谷歌的“+1”,到Facebook的“赞”,再到Digg的“digg”以及“bury”。
调试“垃圾探测仪”
垃圾探测仪的使用是为了避开不良信息,精确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在医疗方面,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能从网络上去了解医疗方面的知识,在关乎性命的事情上,人们会更加认真地去辨别真伪,很多人看到一个医疗咨询或医疗仪器介绍,不会不假思索地去相信,会花时间与精力去了解与查证。同时政府与相关机构也会利用其权威性去发布与证实真实且具有科学性的医疗信息。一方面,让网民能够更加方便地接收到真正的信息,另一方面,也不让患者在海洋般垃圾信息中失去方向,轻松辨认不良医疗信息,免遭灾难。权威的网站、专业专门的搜索引擎、网民的不敢怠慢使垃圾探测仪能够真正起到作用。
同样,不良信息也集中在新闻产业中,也是发源地。在以前的年代中,新闻资讯需要层层审核才得以呈现于大众前。现在,社交媒体的普遍化,人人都可以“发声”,人人都可以成为“记者”。UGC、众包等形式的新闻发布是一大趋势。运用Twitter、Facebook发布突发事件,能够缩短新闻采集时间,人们能从这些媒体比从专业的新闻机构获得的信息的速度更快。这能够促进新闻产业随着时代发展的升级与转型。但同时又带来一大隐患,不良的、虚假的、个性化的信息爆炸时代也出现。新闻垃圾识别也作为现代人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NewsTrust.net则是一个网络审稿人的社区,至今集合了大约2.1万名审稿人,他们使用经验丰富的记者们开发出来的审阅工具。FairSpin.org上的社区成员会对新闻报道投票,集合群体的智慧来判断
报道是否不偏不倚,并识别报道中偏左或偏右的政治倾。这些是新闻垃圾识别的探索。能否有效成果,还待时间验证。
“回音壁”效应:人们只关注那些符合自身已有信念的信息的现象。
“消费媒体的五条原则”:第一条原则是“保持怀疑”。第二条原则是“主动判断”。第三条原则是“开拓思维”。
“#”:标记主题的办法,人们在关键词前面添加“#”,以此来标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信息力:对信息的注意力
在信息爆炸时代,在海量无序信息中,人们如何处理与辨别各种信息,尤其是面临信息危机时。人类发明创造了生物学分类学和一系列辅助工具,如字母表、参考书、书目索引等。利用工具进行垃圾识别。使用其工具的必要前提即训练自己的注意力和判断力。
信息力的基础工具:RSS推送。可以将复制自己感兴趣的网站地址,将其粘贴至RSS中阅读器中,它会自动更新推送网站最新内容,像订阅一样。在RSS阅读器面板中你可以进行排版,任务排序,帮助你管理注意力。此工具在一定程度上避开无关信息。
“信息力”:一种思维模式,这种模式结合了内在的注意力技能以及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筛选工具,结合了注意力技能、有效的技术以及社会化互动,它的作用在于随时随地找到对你有用的信息。
弥母(meme指流行的、以衍生方式复制传播的互联网文化基因。
专注:就是制定目标,并且形成意图;不时地对自己当下的所作所为施加关注,并且反思你当前的行为同完成目标有什么关系。
“新闻雷达”:即将不同RSS推送消息按某种逻辑捆绑在一起。——罗宾·古德(Robin Good)
内容策展”(content curation)
WikiTrust是一个针对维基百科作者及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所有信息的信誉评估系统。
Digg是一个新闻网站,但用户并不发布原创的新闻报道,他们只是点击“Dig”和“Bury”按钮为网站上的新闻报道和视频投票。
涵盖数字化信息集成技术和人的意见的系统称为“算法权威”——舍基
Wiki-Watch:这是由德国法兰克福欧洲大学的传媒研究中心发起的一个项目,它通过研究引用信息源的数量、作者的数量和剩余以及相关链接的数量来评估维基百科词条的可靠性。
大众分类法:指的是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的分类方式(比如不同的标签)来为信息分类,而不是遵循某种预先设计好的分类规则。
维基百科等社会化知识集成社区已经炮制出了一种所谓的“真实”,这种现象叫“维基现实”(Wikiality),还发明了一个词叫“真实兮兮”(truthiness)。——史蒂芬·科尔伯特(Stephen Colbe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