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我不是一个热衷体育节目的人,不过2022年的冬奥会却成为我每天都会关注的热门节目之一,究其原因,首先是因为主办方是我们中国,身为中国人多少有些自豪;其次源于多国媒体对此次冬奥会“绿色味”“科技味”“文化味”的高度评价:由机器人制餐送餐的智慧餐厅,就餐地点像科幻电影里的场景,空中云轨从天花板送餐,尽可能减少人员接触;奥运冰场使用二氧化碳制冰技术,有效减少温室气体;赛场电力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北京和张家口之间运营着时速可达350公里的高速铁路,列车上有中国最新的5G网络,允许乘客在列车上收看4K高清影像,并允许媒体记者传输高质量新闻画面......最后就是本届冬奥会的全球收视份额创造了历届冬奥会的新高。总之就是两个个字——好看!
因为关注冬奥会,素来对体育界明星高手知之甚少的我认识了“别人家的孩子”谷爱凌,也认识了被中国无数人喜爱的日本花滑名将羽生结弦,也恰恰是这两位年轻人让我对所谓的奥运精神有了重新的认识。
18岁的谷爱凌,优秀到近乎完美,是多少小女孩心目中的偶像和榜样。9岁拿到全美少年组滑雪冠军、11岁摘得全美自由式滑雪13岁以下坡道障碍赛冠军以及全能亚军。到她14岁那年,就已经拿到了大约50个冠军,其中包括9个全美冠军。2019年自由式滑雪世界杯意大利站,她更斩获坡面障碍冠军,并且在那场比赛后暂列国际雪联女子坡面障碍项目积分榜首位。然而打动我的不是她一路走来的光环与荣耀,而是她在大赛中所表现出来的丝毫不逊于大人的自信与笃定,即使是在重大抉择面前,她永远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谷爱凌在最后一跳完成偏轴转体两周1620度的超高难度动作,夺得冠军,这是自由式滑雪大跳台项目的冬奥会历史首金,也是中国女子雪上项目在冬奥会上获得的首枚金牌。
实际上比赛并不是很顺利,预赛中,谷爱凌第二跳就出现了大失误,获得超低分还差点受伤,不过第三跳稳健,最终晋级决赛,决赛中,谷爱凌在前两跳中表现出色,以93.75分和88.50分完成了A类和B类动作,位居第三位,可以说第三跳保守一点就可以稳拿奖牌。
但是谷爱凌一心想要金牌,她最终决定放手一搏,挑战了自己从未做过的高难度动作,让人激动的是她表现极为完美,获得了94.5分超高分,最终奇迹般逆袭到第一位,得知获得金牌后,她激动落泪,这不仅是中国第一枚此项目金牌,也是她第一枚奥运金牌,她表示:“这是我一生中最激动的一刻”。
再说羽生结弦——日本花样滑冰运动员,现今27岁,已经经历了三个奥运周期,获奖无数,其中最具含金量的奖牌便是奥运男单金牌,羽生结铉获得了两枚,除此之外还有两枚世锦赛金牌。第一次看他的花样滑冰我竟然被深深地吸引了,与其说他是一个运动员,不如说他是一个为冰而生的舞者。
本届冬奥会中,羽生结弦想向全世界展示一项超难的动作4A跳.作为参加奥运会比赛的技术门槛,四周跳是花样滑冰单人最难的一个跳跃动作。完成这个动作时,人类需要对抗重力和生存本能,在0.8米左右高度、0.7秒滞空时间内完成1440度旋转——大约相当于一辆40公里/小时汽车的车轮转速——然后还要成功落冰。而4A跳更加过分,作为唯一向前起跳的花样滑冰跳跃动作,由于起跳与落冰方向不同,阿克塞尔跳的空中转体比其它种类的跳跃要多出180度。完成这个动作,几乎等同于马拉松用时在2小时以内,或者百米跑进9秒50——目前男子百米世界纪录为9秒58秒,由博尔特2009年8月16日创造。
“4A从来没有人成功过,没有人知道怎么才能成功,有时候我也觉得可能就没有人能成功。”面对伤病缠身,面对许多人认为可以求稳的声音,羽生结弦从未动摇地选择在冬奥会上挑战自己、挑战极限,这是属于羽生的英雄主义。羽生结弦亲承,“我孤独地为它训练过很久,失败摔倒过很多次,在北京,我如果把重心放在如何赢下比赛的话,还有很多其他的选择,但是完成4A这个动作是我内心最强的动力,所以,我想成功完成这个动作。”“我会拼上性命去加油的!”谈起羽生结弦,金博洋表示:“羽生结弦的精神不可思议”。他说,一般人像他这样,肯定不会选择参加第三届冬奥会了,而是直接退役,他不但坚持参加,还要在27岁时挑战四周半的难度。“这种精神真的值得我们学习。”
或许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参赛的直接意图就是战胜对手,拿下金牌。而对于谷爱凌和羽生结弦来说,参赛的目的已经不仅仅是战胜对手,更是一次次勇于突破自我,不断超越自我,挑战自己的极限。不得不说,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最大的竞争对手和敌人永远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不断战胜自我、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才是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