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看到现在的孩子们背着沉重的书包从学校里出来,又踏进辅导班时,我的心里总是有种说不出的悲伤。上学的时候的确也有过繁重的课业负担,不过那是在上初中以后了。让我不明白的是:小学生哪有那么多的作业来写,哪有那么多的课业要补。
我认为小学阶段孩子们掌握课本上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识就行了,剩下的时间怎么办,除留给他们玩耍的时间外,让他们徜徉在书籍的海洋里,比如国学经典、古诗文、名家经典,让孩子们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孩子们除了学习以外,不应该有一点诗和远方吗?孩子应该对未来有所期待,对自己有所期待。
看到现在孩子越来越沉重的书包,我真的庆幸自己的童年。因为没有那么多的作业和试卷要做,也没有那么多的课要补,所以才有更多的时间来消遣童年的美好时光。而现在,孩子们的童年大多被作业消遣。单是这一件事,我就觉得自己的童年是幸福无比的。那时候,也许教育不算发达,但孩子是快乐的,没有那么多的焦虑。不像现在多数孩子提起学习就愁眉苦脸,许多家长还在不断的道德绑架孩子:“我这么辛苦的工作,你还不好好学习……”等等,把自己未曾实现的遗憾强加给孩子。记得一次跟小外甥玩的时候,他藏在了衣柜里,而后说了一句话让我感到震惊:“藏起来就不用写作业了。”孩子们时时刻刻想着怎么去逃避学习。
我记得上学时,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作业,然后才是玩耍,作业用不了多久就会完成。家庭作业只是对当日所学知识的巩固,那么现在孩子们每天能学那么多知识吗?揠苗助长的故事谁都懂,可是每一个家长亦或老师都曾做过或者正在做这样的事,结果就是不但力气白费了,最后连苗都没有了。
眼下的教育,除了人没有,什么都有。
你去仔细观察,我们只是一味的追求结果,问过孩子的意愿吗?孩子只能被动的接受,没有选择的权利,例如写那么多的作业,做那么多的试题。学习就应该选择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何为高效?就是用最短的时间完成最有效的学习任务。当然学习中,许多知识也少不了一次次重复,温习,但重复的次数太多,孩子们就会有审美疲劳,进而注意力不集中。长此以往,不但有损身体健康,还会影响学习兴趣。凡事失去兴趣,基本也就没有了下文,这是一件极为可怕的事儿。
所以,孩子的童年自己应该有一部分支配的权利,应该有欢乐的笑声。有人说,害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那么,我要问:何谓起跑线?要说起跑线还真不是眼下,或许在胚胎时期,更早一点来说是准父母,更早来说……起跑线无法追溯。所以,给孩子童年的快乐,让孩子住在自己的童年里,适当减少他们的一些课业负担,那么在考试中高那么几分低那么几分又有什么关系?
所有的教育都是为了人而服务的,在我们的教育中什么都有,就是没有了人,那还谈什么民族的发展呢?眼下的少年就是民族的未来。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所以,莫不可让繁重的课业压弯了民族未来的脊梁,莫不可让孩子们在少年时代就对未来迷失了航向。学习是一件极为快乐而有趣的事儿,万万不可让孩子从小厌烦了学习,厌倦了未来!
2018年6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