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走的多了,遇到的事情自然也多,你的眼界也会随之打开,慢慢的你就会知道你活在这个世界上到底想得到些什么,想去往那里。
掐指算来,自从大学毕业到现在岁月已经飘过了近15个年头,自己也从当年一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了一个略显成熟、略带沧桑,顶天立地的邻家大叔。一边感慨着时光流逝,一边赞叹着这岁月静好。有妻、有子、有房、有车、有事做,不算万全,也算完美。父母俱在,根基尚存,母慈子孝,夫唱妇随,也算圆满。近些年来,随性的辗转去了一些城市并选择一二在此深居。从边陲小镇到熙攘省城,从繁华都市再到静谧的南海之滨。看惯了小城市里的慵懒、人情世故与小人物的自我认命;闻多了大城市里的宣泄、发达和为梦想努力拼搏、不屈不挠的斗士轶事;又初来这视野开阔的世界尽头,感受着众人眼里原始、落后、朴实,和因经济落后急于与世界接轨翘首期盼的眼神和迫切心情,这些都让我印象深刻。除了这些,大抵还包含了些个人情怀在里面。辗转多地依旧对某些城市怀有深厚的感情,对某些人?对某些事?还是对城市本身眷恋?或许正应了那句:“一座城市令你念念不忘,大抵是因为那里有你深爱的人,和一去不复返的青春。”也许,是吧。
作为一个凡人,我也有自己的梦想。哪怕它只是一个梦或者一个念想。
过去的就让它留在脑海深处吧,不管是刻骨铭心,还是昙花一现,最终随着时光的流逝,终将渐渐模糊…… 站在桥头,举目远眺,回首往事,万千思绪,仿佛隔世一般。不管怎样,大抵是因为害怕继续沉沦下去一事无成而终于迈出了改变的第一步,或许也可以说是逃离吧,说法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耳边始终响彻着那句和许多人说过很多次的话“现在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未来一年的变化或许超过过去十年的总和”,谁能保证自己下一刻会在何方呢。不管怎样,或好或坏,或喜或忧,我已然在这里了。那就既来之,则安之。但,也不可否认,它距离内心渴望的东西越来越近,越来越清晰……
某年某月某日,一个皮肤黝黑、肌肉强劲,头戴斗笠赤裸着上身,光脚踩着沙滩的中年汉子,或在烈日下油漆他的木船,或在云彩低沉的天际下整理他的渔具,目光坚毅,神情泰然自得。期待着那一刻因成功带来的喜悦---不需要任何帮手和现代化的仪器,可以独自甚至徒手捕捉到一条上百斤重的蓝鳍金枪鱼,可以卖钱养家,也可以带回与家人分享其美味。想着想着自己都乐了!
亦或者,受了高晓松的“蛊惑”,举家迁到了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之地---阿拉斯加。经过短暂的停留和喘息,全家人已经有了临时栖身之所,大体也能用全英文与当地的邻居进行交流,开启了一种全新、从未触及过的生活。寓所周围被US国家森林公园所包围,狼、驯鹿,甚至棕熊是邻居。谁也不打扰谁,各取所需,各自安好,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也不是挺好的嘛!
其实,人有许多活法,只要它不违反现实世界的法律与道德,都可以去尝试。不要说,我没有钱,需要拥有足够的金钱的时候才可以去尝试,去追逐。我只想说,你太现实,现实到被铜臭紧紧裹身,为它所累。也不要因为某一个人而放弃你追逐幸福的权利,适合你的就是最好的,勇敢些走出去吧。倘若每个人都畏首畏尾,就不会出现麦哲伦环球航行、鉴真东渡,也不会出现登顶珠峰,飞跃黄河之壮举…… 当然,我不是叫你去挑战生死,而是选择一个清晰的生活态度。突然又想起马克吐温的那句名言:“20年后,让你觉得更失望的不是你做过的事情,而是你没有做过的事情。所以,解开帆索,从安全的港湾里扬帆出行吧。乘着信风,去探索,去梦想,去发现!” 是不是说到你的心坎里了? 算啦,我还是不要随意给别人贴标签罢,除了会遭人恨和遭人骂,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要不,我接着写我的梦想。其实,也不算梦想,只是一个想法而已,随便付出些时间和精力便可以实现那种。前几天听了《晓说》里高晓松的两期三沙之行,被里面的永兴岛、全富岛、永乐群岛和鸭公岛的自然靓丽吸引住了。高口中的三沙群岛是中国最美的海域,沙滩松软、天空湛蓝、海水浅绿、色彩斑斓的热带鱼在珊瑚礁中自由的追逐嬉闹,自然而恬静。什么马尔代夫,什么兰卡威,简直弱爆了,听完那期节目似乎有一种如果你在有生之年没有去过一次便会遗憾终生的那种感觉! 三沙简直就是中国的大堡礁,怪不得中国Gov誓死在捍卫它。(此处作者意淫为这个理由,哈哈!) 我意识到自己彻底沦陷了,并且萌生了马上去一探究竟的好奇。遂告知家人,竟得到大力支持,尤为欢喜!经过网查,只有两个途径可以登岛,一是随定期运送补给的军舰登岛,一般是岛民或者驻防部队才可以;另一是乘坐大型游轮,报个几日几夜游的团。第一个方案,岛上无亲无故,貌似没戏;第二个方案价格昂贵,但终究可行。看来只能等待时机,蓄势待发,届时必将奉上一篇登岛游记供大家鉴赏。
如梦如痴的说了这许多,最后借王小波的一句话来结束我这呓语:“我活在这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一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司徒雷茵 2019年端午于中国海南.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