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时候怎么办(1)

到618了,看了看购物车里的心愿单,想着,还好,马上要发工资了,可是工资要交房租、还要存着装修房子……

什么时候钱才能挣够呢?似乎怎么也不够!

又被老板骂得“狗血喷头”,这段时间又得996了。

加班加班,何时才能到头?事情似乎怎么也做不完!

想考监理、考咨询工程师……因为公司有制度,奖励比较丰厚,又能学习知识,似乎都有用。

想提升专业能力,一堆的课程都还处于待看的状态。

想增加工作的深度,但是又茫然四顾,因为太多的东西要去思考了。

想……太多想了。

环境的变化也快,担心哪一天会被淘汰,担心还不起房贷,担心……太多的担心了。

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和信息爆炸的快节奏时代,焦虑似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

有时候似乎严重影响了生活和工作的状态。

我不禁开始想,为什么会焦虑,焦虑的时候应该怎么办,于是找到了这本讲述焦虑的书《焦虑是头大象,如何一口一口吃掉它》

书中分了四个部分,基本上回答了我的疑问。

第一部分是焦虑症候群。

很多时候,焦虑不过是想得太多,自己吓自己,庸人自扰;

你的焦虑是不是来自于外界,被其所影响?那么你真的了解自己吗?能做到坚持自我吗?

你努力吗?那么你在享受这个过程吗?你觉得有意义、觉得值得吗?

1、焦虑显示了我们内心的恐惧

什么是焦虑?

焦虑是一种充满恐惧、焦躁但又无处着力的“忧虑感”,它如影随形,漫无边际。

这些“忧虑”来源于我们内心无法安顿、不可预期、不确定的未来。

而更严重的是,我们对于未来的“可怕想象”。

不由自主的,从负面的角度,去夸大,放大,幻化出一个个自己都信以为真的“事实”,产生更多的焦虑。

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有意识地识别这些“幻象”,学着区分哪些是现状和事实,哪些是基于现实的判断,哪些是纯主观感性的想象。

当沉浸在负面的“幻象”中时,学会换个角度,正面乐观多层面地去看待。

2、在碎片化中凝聚自我

你的情绪和想法是否很容易被外界影响?

你的焦虑是否都来自于外界?

这是因为我们个体独立性弱,没有找到真正的“自我”。

什么是“自我”?分为自我感觉和自我认识。

自我感觉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感觉,是偏向情感和直觉的部分,是对自己的体验和愿望,比如,我喜欢什么?讨厌什么?做什么的时候感觉更快乐?我会极力地回避什么?什么样的发型、衣服会让我感觉更舒适?更喜欢和谁在一起……

容易从众、无感、容易卷入巨大的愤怒和焦虑、容易无所适从等等,这些都是自我感觉被稀释的表现。

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的判断和评价,是偏向理性的部分。

当我们变得没有“把握”、丧失“标准”,甚至面临多重标准的冲突时,我们就会面临自我认知的混乱。此时外界的每一点刺激,都会带来巨大的焦虑感。

稳固的自我感觉是对抗焦虑的免疫力,成熟的自我是焦虑的稳定器,清晰而稳定的自我认知非常抗焦虑。

所以,我们需要看向“自我”,做自己的起点。

不要让自媒体影响对自我的判断。

在群体中坚定自我的界限。

学会收回放在他人身上的注意力,回到自我控制上,增加自我控制感,增强自我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