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长滩·梨花林》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直想寻一片梨花林,藏在深山里的梨花林,远离城市的喧嚣,远离尘世的纷扰,静好而又恬淡。于是,南长滩,我来了。

生活一定要有计划的,不然就会杂乱无章。清明节放假前,我就想带着儿子去南长滩赏梨花,感受一下几百年前的田园,古韵,村落。无奈,北国四月多沙尘暴,每天都是裹挟着沙子的大风,猛烈而又肆无忌惮地呼啸着,漫卷着。心里不免有些怅然:这么大的风,该不会吹落一地梨花吧?没有了梨花,还去看什么?我属于那种只要计划在心,就绝不轻易改变的人,所以,我还是执拗地决定不改变计划:向着南长滩进发!

图片发自简书App

去南长滩的路上,一路除了荒芜,就是荒芜。车开进山里,手机就没有一丝信号,新修的水泥路狭窄的仅容两辆小型卧车可以对向行驶。在弯道出偶遇几辆旅游大巴,就是一场无尽的等待。心里的怅然一点点的加剧,但是,仍然不想掉转回头,仍然对那片神奇的梨花林充满了向往与期待。车辆缓缓地开始动了起来,路渐渐畅通。用余光看向两侧的大山,山上竟有移动的雪白,等车辆驶近了才发现,原来是一群一群的羊,在陡峭的山间咩咩觅食。突然觉得,在飞扬的尘土中颠簸崎岖,竟也有着超然世外的盈盈诗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许是南长滩的历史过于厚重,许是南长滩的梨花过于迷人,又许是南长滩的村落过于幽远,竟然在快到翠柳沟的时候,小汽车、大巴车相继堵起了长龙。我不想坐在车里继续无谓的等待,在山坳处我已经看到了那片梨花林在娉娉婷婷的向我招手了。于是,我背着双肩包,果断下车,步行到了离梨花林很近的黄河渡口。十几分钟后,朋友和儿子也相继到达黄河渡口。站在黄河渡口处,看黄河之水上下翻涌着,向前滚动着,奔流不息着,听黄河之水发出一浪一浪的巨响,就像一首曲子,时而磅礴,时而宛转。忽然就觉得黄河渡口也诗意起来,沧桑起来。

渡过黄河,对岸就是南长滩,那里有3000株梨树。而每一株梨树的树龄,最短300年,最长500年,相传当年是拓拔贵族避难至此所栽种的。当然,还有古老的参天榆树,以及古老的枣树。这里的香水梨和红枣享誉宁夏,享誉至今。古时的南长滩,是古人避难的理想场所,今时的南长滩,成了城里人心中的世外田园。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连日来的沙尘暴,打落了不少梨花,但是,梨花还是如白雪仙子般,在风中轻轻摇曳,翩翩起舞,顾盼生姿。同行者三人,穿梭于梨花林间,仿佛穿梭在几百年厚重的历史间,偶尔仰望蓝白相间的苍穹、绿白相映的树冠,仿佛倒映的一汪池水:澄澈而又清明。梨花林里,有穿着汉服的翩翩女子款款而行,有穿着红色古装的垂暮老人和着音乐扭着秧歌,有头系红头巾绿头巾的农家妇女吆喝着,有脸蛋通红黝黑的孩童撒着欢儿奔跑,有十指紧扣的少男少女倚在古老的梨树下凝眸对视。感谢梨花赋予了一场美轮美奂的美,一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美,才让这淳朴而又古老的拓拔部落显得如此柔情,如此欢喜。

图片发自简书App

行走间,一阵猛烈的风来,梨花扑簌簌的飘落:落在一畦一畦的麦草间,落在漂亮姑娘扬起的裙摆间,落在游人抬眼张望的刘海间,落在开满紫色小花的黄土间,落在静默的石磨上石凳石几上。一片雪白,一片美美的梨花雨。原来梨花白,也是可以用惊艳来形容的:你看那梨花,如白雪般,一团团,一簇簇,在风中纷飞飘洒,到底是花?还是雪?这一场梨花雨,真是美到极致,美到蚀骨,美到凄清,轻易赚取我清泪几滴。我一动都不想动,一步都不想移开。我伸开双手,用手捧起几片梨花,轻轻地朝她们吹一口气,梨花顿时轻摇曼舞,缓缓落地。脚下全是梨花,我不敢随意地走动,生怕一不小心,便踩碎踩痛了梨花瓣儿,只好轻轻踮起脚尖,轻轻慢慢地走,任那梨花随意飘落于发间,衣间,拈一朵在手中,竟感觉如此妩媚绵软,娇柔清丽。浅浅的梨花雨!满满的诗意!

图片发自简书App

心里默默地想:等老了,就要寻着这片梨花林,枣花园,和心爱的人,牵手看梨花开,梨花落,嗅枣花香,枣花甜,相伴终老!多美!多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