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琴史》// 拟象

卷六

《斫琴图》东晋 顾恺之 宋人摹本 绢本设色      纵29.4厘米 横130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拟象意译)

圣人制作器具,必有其象。

观其象,则知其意存于其中。

琴之为器,

琴面隆起以象征天;

琴底方正以象征地;

琴首宽而广,琴肩俯以卧,

象征头与四肢之相得和谐,

以上蕴含天地人三才之义。

琴面 
琴底(注:雁足即凤足)

琴面前方高起为岳,命名临岳,

象征名山峻岭,可以兴隆云雨。

琴腹虚空有间为池,一名池,一名滨,

象征江海幽远,可以蟠存灵物。

所以张弦处名轸,象征车轸以载重,可致远且不毁坏。

所以缠弦处名凤足,象征凤皇来仪,鸣声与音律相应。

琴侧翼名凤翅,琴末端名龙尾,取龙凤呈祥之瑞意。

琴腹
琴侧 (注:雁足即凤足)  
琴头
琴尾

琴所用所装饰之材,有枣木、黄杨、玉、金,还有竹。

枣木赤心,黄杨正色,玉温金坚,竹寒而青,

这些都是君子用以自比修德的参照物。

若细察琴之高低宽窄尺寸,

前人已有详细记载匹对,我无庸赘述。

会通其意,而作《拟象》一文。

《斫琴图》东晋 顾恺之

拟象(原文)

圣人之制器也,必有象。观其象,则意存乎中矣。琴之为器,隆其上以象天也;方其下以象地也;广其首,俯其肩,象元首股肱之相得也,三才之义也。高其前以为岳,命曰临岳,象名山峻极,可以兴云雨也。虚其腹以为池,一曰池,一曰滨,象江海幽远,可以蟠灵物也。所以张弦者曰轸,象车轸以载,致远不败也。所以柅弦者曰凤足,象凤皇来仪,鸣声应律也。翼其旁者曰凤翅,传其末者曰龙尾,取其瑞也。其所饰之材,以枣,以黄杨,以玉,以金,或以竹。枣赤心,黄杨正色,玉温金坚,竹寒而青,皆君子所以比德者也。若崇庳广狭尺寸,昔人已铢铢而偶之矣,余不复谈也。通其意,作《拟象》。

注释:

蟠:盘曲,弯曲。灵物:祥瑞之物。

车轸:车后横木。柅:塞在车轮下的制动木块。

凤皇来仪:即“凤凰来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指吉祥的征兆。仪,容仪。

铢铢:形容特别细小。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四铢为一两。

偶:匹对。

琴史新读 - 文集 - 简书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