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之本,皇家子嗣非常重要,毕竟子子孙孙才能无穷尽也。一旦皇帝驾崩,小皇帝年幼或者老皇帝根本没有儿子继承王位就会很可怕,宫廷政变夺嫡大战等都算小事,分分钟动摇国本引发全国骚乱都是常事。宋太宗子嗣还是可以的。到了真宗,尽管他吃斋念佛当道士,建庙封禅有天书,也无卵用。儿子一个接一个夭折,最终只有仁宗小宝宝继位。
仁宗总体而言还是个好皇帝的,也是大宋在位最长的皇帝。可怜可怜的,他木有亲儿子继承皇位啊。自己做了42年皇帝,都没个亲儿子。。。心里的苦死了都没法跟祖宗交代。其实并非仁宗不能生育,他有过仨儿子,而且都有名有封号。长子杨王赵昉,次子雍王赵昕,三子荆王赵曦,然,皆早亡。可见这三个娃娃都没有当皇帝的命。还有十几个女儿,可惜,这么多公主啊。。。也,皆早亡。
因为宋以儒家治国,文臣分量很重。仁宗才25,英姿勃发正是生娃的大好年龄,就被催生的不行了。大臣了分拨儿劝谏皇帝你要立太子啦立太子啦。陛下您不小啦,再不立太子没办法对全国人民交代啦。陛下您这会没亲儿子么事啊,先找个侄子吧!天天都有人嘚吧嘚吧跟仁宗说道。仁宗也是心衰过年都没心思了。世界那么大,朕只想静静。
于是,仁宗景祐二年春二月,育宗室子宗实于宫中。宗实,太宗之曾孙,商王元份之孙,江宁节度使允让之子也。帝未有储嗣,取入宫,命皇后抚鞠之,生四年矣。(这一年,仁宗同学真的才25岁青春洋溢好年华啊,搁现代不过大学毕业一两年指不定女朋友还没着没落呢,人家皇帝当着就被逼着立别人的娃给自己当儿子了,你说苦不苦?!)
但是,仁宗皇帝也不是这么好欺负的,我先让皇后养个侄子在宫中就是。这听你们的了。但我一年轻人啊,我妃子多啊,她们妥妥都能生啊,坚决不能就立太子了。然后接下来二十几年,后宫的妃子们哗啦啦给仁宗一水生了十几个女儿,命啊!更苦的是,女儿们也活不长。。。仁宗真的想打人。嘉祐三年(1058)六月,仁宗已经48了,再过两年就知天命了。仁宗还是不信命,可大臣们都挂不住了,拼命劝谏请立太子。仁宗依然死扛,说:别急再等等,后宫又一个妃子要生娃了,你们等看看生啥再逼我行嘛啊!宗室子侄再贤,能比得过亲生的么?朕的亲太子要来啦。娃哈哈。。。
可怜欧,后宫生了个女宝。啊!!?朕的太子呢?!!?太可恨啦。仁宗伤心欲绝,终于放弃挣扎,命里无时莫强求。尽管如此,仁宗还是坚强顽强地又拖拉了四年,到嘉祐七年宗实小朋友才被正式立为太子。而三年前他的亲爸爸濮安懿王赵允让已去世。唉,自己儿子被拖进皇宫被被人当儿子不能见,自己去世了儿子也不能回来披麻戴孝,关键这么些年也没正经给一个名分,就让自己儿子在宫里一直当“太子备胎”,允让老父亲也是死不瞑目很生气呢!但又能咋办呀。
就在宗实改名赵曙被立为皇太子的第二年,仁宗皇帝伤心欲绝地驾崩了。31岁的赵曙继位,史称宋英宗。英宗皇帝在皇宫过得也是不开心呢,所以得了“抑郁症”,身体也是差劲的一腿。刚当皇帝还需要曹太后(仁宗的英明神武曹皇后)垂帘听政。后来亲政了吧,整天病歪歪,没几年就挂了,连头搭尾马马虎虎算当了五年皇帝。
英宗一朝,一直病秧子也干不了什么大事,关键又短。除了治平三年1066年命司马光修《资治通鉴》(1067年1月皇帝就挂了),就是亲政不久后为了给自己亲爹讨名分这一件大事了。这件朝野震惊甚至还让邻国都街头巷议的事情说白了就是当今皇帝应该管他已经死了的亲爸爸叫什么这件天大的小事。。。
英宗当然是:我亲爸爸必须是我亲爸爸。他死了也是我亲爸爸。于是大臣们热火朝天叽叽喳喳争论不休首先分成两大派。一派以王珪为首,觉得濮王赵允让是先帝仁宗兄长,所以现在作为仁宗儿子的英宗应该称呼濮王“皇伯”,也就是你爸爸是老皇帝,你亲爸爸已经是你大伯了。另一派么坚挺地站在皇帝和血缘角度,以宰相韩琦欧阳修等人为首,认为就算英宗现在继位了仁宗,那濮王还是英宗亲爹,亲爹就必须尊称“皇考”,也就是亲爸爸。仁宗是养父,濮王是生父。血缘关系不能乱!
然后这件事闹得大哟,山沟沟里不识字的老婆婆一起跳广场舞的都因为皇帝跟亲爸爸的称呼问题分成两派,天天斗舞,尬个不停。大宋的学生们中考高考的大作文都以此为命题,口诛笔伐天天“打仗”,更不要说朝堂上直接国家级辩论大赛了,那是一场接一场,没休止。很多老大臣为了准备辩论呕心沥血耗尽最后一点精气神,引经据典写完小抄第二天就被发现“过劳死”了(这一点不夸张:当时的御史中丞贾黯就在去世前特地留下遗书不给亲人而是给英宗的,说陛下啊,你一定只能称呼你亲爸爸伯父啊,不然老臣和先帝也就是你现在应该叫爸爸的仁宗皇帝都会死不瞑目啊!!吧啦吧啦写了一本书那么厚。。。)
最后呢,聪明的英宗皇帝不造搞了什么小动作拿到了曹太后的懿旨,连人太后都同意皇帝称呼濮王为皇考了,大臣还有小民百姓还逼逼个啥。于是争论了四年之久的“管亲爸爸叫个啥之全国大辩论”终于结束,没几个月,转年一月,英宗同学心满意足就死了。。啊!!!你可真会干正事儿啊!!!
因为英宗亲爸爸被封为濮王,所以这场大辩论被称为“濮议之争”。这场大辩论把朝堂甚至整个天下都分为两大阵营,官场斗争,党派争权白热化,成了北宋党争升级的一个大火药。因此,离天塌下来也越来越迫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