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几万里?

最近出了一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听网上观众反映不错,就带着好奇,搬个板凳去看了一下。

咋一看,觉得一般般,可能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和自己想象或者在一些书上看到的画册人物形象有点差别,不过迫在眉睫的仗势,敌强我弱的形式,频频的战报,催人心弦,不禁陷入其境。

故事在高适长长的回忆中徐徐道来,不禁让人似孩童一般在静静地听一位老者讲述过去的事情。电影的主人公李白,开始显现荧幕。电影中的李白一身白色长衣,长发飘飘,身配长剑,其英姿勃发,风流倜傥的形象也扑面而来。

我想通过高适的回忆这样的方式去表达李白的一生,这是一个很巧妙的方式。真正的李白已活在了古代,我们谁也不知道李白真正的样子,我们眼中的李白,是从他的诗中,或者他人的描述中、分析中了解到的李白的样子。所以通过别人眼中的李白去描写李白是最恰当不过的。

李白出身富有,父亲是个商人,也许正是他的富有以及天生的聪慧造就了他的豪放不羁,斗酒诗百篇。而他商人的身份又使他走进长安之路变得坎坷崎岖。电影讲诉了李白的一生,有天生我才的狂妄,有怀才不遇的苦闷,有人生得意的欢畅,有壮志未酬的失意,有游历河川的洒脱……

故事的结尾也是很令人意外的,高适在敌人逼近之时,讲了一个很长很长的故事,结果却出其不意打了胜仗,原来他早已胸有成竹,胜券在握。

有人说这部电影适合带孩子去看,去学习唐诗,里面的唐诗大多都是脍炙人口的,也是大多人都曾在课本上学过的。学习唐诗可以,但其中的诗里包含的情感,可能是孩子无法感同身受的,或者可以理解的。李白的那些诗句曾经我也随时脱口而出,但那时对诗的理解,是老师告诉我们,而我们只是背会其诗中所表达的壮志未酬,怀才不遇的情感,缺难以体会其中滋味。

而如今年至中年的我,听到李白大唱“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不禁泪流满面,这是李白走进长安又被迫走出长安时写的首诗,此时的李白也是人生过半,人生的巅峰已过。黄河之水恰似他热气滕滕的人生,也一去不复返,曾经意气风发,满腔抱负,为去长安大展才华,奔走半生,从黑发变成白发,又不禁自我安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人生的无奈,但愿长醉不愿醒!

电影中的高适、李白、杜甫出身不同,却都有一个长安梦。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道路走向长安。他们的长安三万里,而你的人生又有几万里?他们的故事中,他的诗中又何尝没有你我的人生呢?人生若有片隅的欢愉就“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吧!若有忧愁,就同李白斗酒同销万古愁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