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之堪舆:(一)官二代争爹,争的却是要把亲爹埋在哪里

“土豆说聊斋”是公众号(胡说的土豆)中众多故事中的一部分,是土豆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一点感悟,纯属土豆个人观点。土豆本人心宽体胖,热烈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听音频版故事,在“喜马拉雅”app搜索"胡说的土豆")

聊斋之堪舆:(一)官二代争爹,争的却是要把亲爹埋在哪里

建国以后,国家号召破除封建迷信。可中华文明传承了这么久,有很多东西能流传下来,还是有些道理的。就象易经,这个是算人的命理的。堪舆是看风水的。过去堪舆是自成一家的,就像法家,道家一样,也有堪舆家。今天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古时候有关堪舆的事情。

沂州宋侍郎君楚家,素尚堪舆;即闺阁中亦能读其书,解其理。

开篇说沂州宋侍郎家。沂州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县。宋侍郎指的是宋之普,这个是崇祯年的进士,史上确有其人。

宋侍郎喜欢研究风水,就是堪舆啊。一家之主喜欢研究这个,周围的人受他的影响,一家人也都喜欢研究堪舆。以至于家里的姑娘也能看得懂这方面的书。

这就是家风啊,孩子受大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算不喜欢,多少也会耳濡目染。

记得有个故事,说溥仪被赶出皇宫之后,去一个名家的家里,看到那家里挂着一张画。他说是假的。那家主人说,这画我找人鉴定过,是真的,你从哪看出是假的呢?溥仪说:我也不知道,就感觉和我从小看的那些东西不太一样。

这就是受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结果。所以古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

宋公卒,两公子各立门户,为父卜兆。闻有善青乌之术者,不惮千里,争罗致之。

宋侍郎死了以后,他有两个儿子,已经成家,各立了门户。这两个儿子各自用家传的堪舆本领,想给父亲找一个风水好的坟地。

他们听到哪里有本领高的同行,不远千里,也要请来。

这就是活着不孝死了孝,就为了做给别人看的吗?按理说同行是冤家,你找这么些同行来,这不是典型的人多打瞎乱嘛。

是不是为了炒作,把自己炒成网红就不知道了。也许儿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吧。

于是两门术士,召致盈百;日日连骑遍郊野,东西分道出入,如两旅。经月余,各得牛眠地,此言封侯,彼言拜相。

找了这么些人,上百人啊,成天骑着马出去转悠。跟现在电视剧里,日本鬼子察看地形一样。一东一西,分道而行,一边上百人,跟两只部队一样,就这么转了一个多月。

招这么些乱七八糟的人,估计里面难免有混吃混喝的人,就类似南郭先生一样的。这是图什么许的,你自己的本事是家传的,还找别人干什么。

天下之大,好地方是多的,这样分头找地方,结果肯定是一人找了一个地方。都说自己的地方好。

这个说把爸爸埋这儿,后辈能封侯。那个说把爸爸埋那边,后辈能当宰相。

这东西本来就是预言,感觉有点吹牛似的,都说自己这地方好。

兄弟两不相下,因负气不为谋,并营寿域,锦棚彩幢,两处俱备。灵舆至岐路,兄弟各率其属以争,自晨至于日昃,不能决。

兄弟两个谁也不服谁,都说自己选的地址好。导致的结果就是谁也不理谁了。各自回去就开工了。

没说爸爸到底埋哪,自己各自给爸爸在自己找好的地方盖了个坟地。两个人这么比着,两个地方盖得都挺漂亮。

差不多的时间,两边都盖好了,该请爸爸去入住了。抬着棺材到了岔路口,开始两边争这故去的人,互不相让。

从早晨争到黄昏,还是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步。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白云深处 香烟缭绕 那里有座庙 晨鼓暮钟 青灯礼佛 宝相庄严 从善如流 我并非虔诚信徒 也喜欢到那里走走 上山令人...
    衣叶阅读 2,286评论 0 6
  • 问 心脏病发作时有可能发生下列哪些症状: A.呼吸困难 B.下肢肿胀 C.头晕 D.大汗 E.憋闷 F.皮疹...
    传播急救的大脸猫阅读 728评论 0 1
  • 又是那样的梦境,深蓝的海底和蓝天,紧紧地将我包裹。我的手抓不到任何东西,我像一个灵魂似的漂浮在绝美的梦境里。没有方...
    胡同口的蛙阅读 5,08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