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说聊斋”是公众号(胡说的土豆)中众多故事中的一部分,是土豆在阅读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过程中的一点感悟,纯属土豆个人观点。土豆本人心宽体胖,热烈欢迎大家多提意见。
(听音频版故事,在“喜马拉雅”app搜索"胡说的土豆")
聊斋之堪舆:(一)官二代争爹,争的却是要把亲爹埋在哪里
建国以后,国家号召破除封建迷信。可中华文明传承了这么久,有很多东西能流传下来,还是有些道理的。就象易经,这个是算人的命理的。堪舆是看风水的。过去堪舆是自成一家的,就像法家,道家一样,也有堪舆家。今天这个故事,讲的就是古时候有关堪舆的事情。
沂州宋侍郎君楚家,素尚堪舆;即闺阁中亦能读其书,解其理。
开篇说沂州宋侍郎家。沂州在今天的山东省临沂县。宋侍郎指的是宋之普,这个是崇祯年的进士,史上确有其人。
宋侍郎喜欢研究风水,就是堪舆啊。一家之主喜欢研究这个,周围的人受他的影响,一家人也都喜欢研究堪舆。以至于家里的姑娘也能看得懂这方面的书。
这就是家风啊,孩子受大人的影响是很大的。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就算不喜欢,多少也会耳濡目染。
记得有个故事,说溥仪被赶出皇宫之后,去一个名家的家里,看到那家里挂着一张画。他说是假的。那家主人说,这画我找人鉴定过,是真的,你从哪看出是假的呢?溥仪说:我也不知道,就感觉和我从小看的那些东西不太一样。
这就是受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造成的结果。所以古人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也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的。
宋公卒,两公子各立门户,为父卜兆。闻有善青乌之术者,不惮千里,争罗致之。
宋侍郎死了以后,他有两个儿子,已经成家,各立了门户。这两个儿子各自用家传的堪舆本领,想给父亲找一个风水好的坟地。
他们听到哪里有本领高的同行,不远千里,也要请来。
这就是活着不孝死了孝,就为了做给别人看的吗?按理说同行是冤家,你找这么些同行来,这不是典型的人多打瞎乱嘛。
是不是为了炒作,把自己炒成网红就不知道了。也许儿子们有自己的想法吧。
于是两门术士,召致盈百;日日连骑遍郊野,东西分道出入,如两旅。经月余,各得牛眠地,此言封侯,彼言拜相。
找了这么些人,上百人啊,成天骑着马出去转悠。跟现在电视剧里,日本鬼子察看地形一样。一东一西,分道而行,一边上百人,跟两只部队一样,就这么转了一个多月。
招这么些乱七八糟的人,估计里面难免有混吃混喝的人,就类似南郭先生一样的。这是图什么许的,你自己的本事是家传的,还找别人干什么。
天下之大,好地方是多的,这样分头找地方,结果肯定是一人找了一个地方。都说自己的地方好。
这个说把爸爸埋这儿,后辈能封侯。那个说把爸爸埋那边,后辈能当宰相。
这东西本来就是预言,感觉有点吹牛似的,都说自己这地方好。
兄弟两不相下,因负气不为谋,并营寿域,锦棚彩幢,两处俱备。灵舆至岐路,兄弟各率其属以争,自晨至于日昃,不能决。
兄弟两个谁也不服谁,都说自己选的地址好。导致的结果就是谁也不理谁了。各自回去就开工了。
没说爸爸到底埋哪,自己各自给爸爸在自己找好的地方盖了个坟地。两个人这么比着,两个地方盖得都挺漂亮。
差不多的时间,两边都盖好了,该请爸爸去入住了。抬着棺材到了岔路口,开始两边争这故去的人,互不相让。
从早晨争到黄昏,还是谁也不服谁,谁也不让步。
(未完待续)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系作者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