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9.3号,第8批在韩烈日志愿军遗骸安葬。
同一天,抗美援朝纪录片《1950他们正年轻》全国上映。
我跑去浦东的一家电影院看了,买了12:20分的票子。可能本身纪录片的受众人群就比较窄,加上今天是工作日的缘故,我去看的那一场,就只有我一个人。
我写下这篇文章之前刚好刷到一条短评,有个网友评论说,“主创团队创作这样题材的纪录片很值得敬佩,但也有缺点,纪录片的故事线不清晰,显得内容很平,明明情感很强烈,但可看性很弱,如果想传播这个题材教育下一代是很不足的。”
从他的角度,我认同他。
这部纪录片确实没有一个完整的线索,但也正因如此给了我不同的感受。
我恰恰觉得《1950他们正年轻》的主创团队用了很克制的镜头语言,很客观地在表达。
他们没有在纪录片里,花篇幅科普抗美援朝这场战争的背景,科普这场战争对于当年内忧外患的新中国的意义,没有科普为什么这一批军队叫“志愿军”,没有列举朝鲜战场上的与美军的武器装备的悬殊,更没有渲染胜利与伤亡等数据,他们只是将镜头对准了十几个参加过那张战争的老人,听他们讲讲当年的故事。
于是我们知道了,很多打动人心的细节。
于是我们知道,在部队里,他们取外号的时候图方便很多时候都是根据地域取的,比如小北京、小河北之类的称呼;当了兵,上了战场可以流血可以牺牲,最怕的是被骂“怕死”;面对受了重伤,舌头露出来,没了下巴脸只剩一半的士兵,没有一个医护能忍心看着他的模样喂完饭的,要换好几个人;有人打了胜仗回来却很少提及那场战争,一辈子都在遗憾没能将战友的遗骸带回来。
那个叫任红举的老人,上战场的时候才17岁。当年为国捐躯,抛头颅洒热血的那一批志愿者里,有很多都还是十七八岁的孩子。他们那么年轻,却在家国大义之前担当重任。
那个叫汤重稀的老人的梦想是当手风琴演奏家,可敌人的一颗炮弹改变了他的命运,他的后手没了。当年上战场的那一批志愿者里,有很多才华横溢的人,有会唱京剧的,有会拉小提琴的,有会拉手风琴的,等等。
就像是一个寻常的午后,你偶遇了在晒太阳的爷爷奶奶,只是,恰逢八一建军节和十一国庆节这样的特殊日子,你兴冲冲地刷着短视频,他们就随口跟你多说了几句,说着说着就红了眼眶。
有些名字不该被忘记,有些事情要有人去做。
希望大家能抽空去看看这部片子。我们能做的很少,但至少能在微博上和朋友圈里为这部纪录片发发声,至少可以买张电影票去电影院里支持一下。
让那些坚持的人知道,其实有很多人在意,他们的坚持都是有意义的。
“是他们相信未来,我们才拥有现在。”
02
影片上映的第一天,票房大概是30万左右,最近几天在各路志愿者、电影自来水的安利下,目前的票房是200万左右,猫眼上对票房的最终预测大概在400万左右。
坦白说,我并不在意这部电影的票房,不光我不在意,连片方最在意的都不是这个点。但是,我们最想要的,都是有更多的人能看到这部电影,让更多的人听到那些英雄、那些老人的声音。
电影结尾,看字幕的时候,有些老人的名字已经画上了框框,框框意味着他们已经不在了。这样的电影,你能看到的机会其实并不多。
票房200万是什么概念呢?
对电影工业不了解的人,也许有人会觉得200万票房不少了。
那么,我来给大家打个比方。
200万还不够一爽,不够某流量明星一天的片酬。
意味着一个导演带着15人的摄制组,历时4年,走遍大半个中国,寻访50位抗美援朝老兵,用镜头记录下将近100小时的珍贵影像资料,又最终剪辑成大荧幕上的26位平均年龄为88岁的抗美援朝志愿军老战士的回忆,这样的劳动成果还抵不过一个流量划水工作的一天。
我知道,所有的商业有商业的逻辑(影院要吃饭要赚钱,尤其是去年经过疫情的冲击,影视圈日子也不好过,给其他更豪华的制作团队、有明星主演的、主题更大众的电影多排片,也可以理解),但我想说的,我care的是人心,是每个个体的力量。
从我9.3号第一次在朋友圈安利这部电影,到今天,我陆续在微博、豆瓣、微信、B站以及小红书上收到了粉丝和朋友们的私信,他们发电影票给我看,他们告诉我,去哪里哪里看了这部电影,有人坐了2个小时公共汽车,有人带孩子一起去看的,有人买了票子送朋友,我真的觉得很开心。
谢谢每个支持这部电影的,谢谢每一个为这部电影发声的人。
手动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