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内涵

      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内涵

  摘要:《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先生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在海内外讲学和考察途中写下的作品,是他的第一部文化散文集。全书作者凭借山水人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精神。本文试从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人文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面来探讨余秋雨《文化苦旅》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文化内涵  地域文化  乡土文化  人文文化  精神文化

  《文化苦旅》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余秋雨先生的著作。因其散文文采飞扬、笔力矫健、思维敏锐、见解独特而备受读者喜爱。全书作者凭借山水人物来寻求文化灵魂和人生真谛,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精神。作者勇于冲破笼罩多年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陈腐守旧观念的束缚,首次以大文化的视角和新鲜文化观念来解读历史人物和事件,在山山水水中作者心与它们交织融合在一起,用独特的视角去打量着他们,用心灵与他们沟通互动。在那个承旧启新的时代,“我站在古人一定站过的那个方位上,用与先辈差不多的黑眼珠打量着很少会有变化的自然景观,静听着千百年前没有丝毫差异的风声鸟声”,①而中华文化的真实步履却落实在这山重水复、莽莽苍苍的大地上。我个人认为本书有四种文化:地域文化、乡土文化、人文文化、精神文化,即是对名胜古迹的追寻;对乡间故土的回顾与眷恋;对人物事件的的解读;在“苦旅”中对其思想精神的升华以及对整个中国人思想精神的剖析。我更加认为:作者用自己独特的脚步和眼光去寻究中国的历史与文化。寻,是寻找与追寻。一是循着中国文化人的步伐去寻找中国历史,以探索中国文化的底蕴;循着中国名迹的沧桑与浪漫去寻找中国文化,以了解中国历史的底蕴。二是循着自己的脚步去倾听中国文化的心声,以探求自己心中的中国文化;循着自己的心声去追寻中国历史的沧桑与浪漫,长处与罅漏……自省与勉励,以为中国的前途做自己的了解和剖析。究,是探究。在中国历史的层次上去探究中国文化、中国文化人、中国名迹、自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横的空间文化蕴含;在中国文化的层次上去探究中国历史的兴衰、繁荣、悲悯以及感叹,竖的时间文化苦旅。这在余秋雨先生的著作中处处可见,不管是对于中国文化,还是对于中国历史,余秋雨的耐力、执着可见一斑。正因为这样,余秋雨才会对“苦旅”做出如此大的突破。“我无法不老,但我还有可能年轻。我不敢对我们过于庞大的文化有什么祝祈,却希望自己笔下的文字能有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的年轻。”②确实如此,《文化苦旅》让我们看到了一种“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一种哲理,充溢着“韧”,这正是作者笔下文字带给我们的一种态度。

  一、地域文化

  从书名来看,《文化苦旅》中带了一个“旅”字,这个“旅”不是简单的“游记”,也不是单纯的走一处,游一处,而是作者以全国的文化遗迹游览过程作为主导线索,带着深刻的思想,沉重的笔调,苍老的语言来探求中国的文化底蕴。作者从他的家乡浙江起始,没有计划,没有方向,走一处瞻仰一处,游历了大半个中国:“最有意思的地方”《三峡》;“最激动人心的工程”《都江堰》;“给人以感官上的宁静和慰籍”的《白发苏州》;“能给中国艺术史提供那么多的触目的荒凉”的《青云谱随想》……作者的步伐是漫而随心的,但作者对文化追寻探索的心却是真挚而诚恳,沉重但又惝怳的,作者在赞叹抑或在惋惜中,心一次比一次沉重,这些贮藏在千百年的文化遗迹中,不仅是对它们,也是对我们中国的历史文化,对我们人类自身发出种种的感叹。这些遗迹它们闪烁着自身释放那历史苍老的光辉,散发着它们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作者一步一步的走向它们,一步一步的去了解它们,然后爱上它们。每走一处,作者都饱含情感,恨不得与之融为一体,以这种心灵相通的方式来折射中国的文化内涵。作者对它们是赞叹敬仰的,例如:用大手笔的大章法的笔调来写苏州,以大文化的视角来渲染苏州的一切。我们通常写苏州,应该从苏州的人、景观着手,柔婉的语言,姣好的面容,精雅的园林,幽深的街道,浓墨重彩的描绘苏州的风雅精致,但作者另辟蹊径,通篇几乎都在写古迹,历史事件,以大背景大文化的角度,渗透到两千多年孤寂的苏州首府。作者先是描写那些发生在这片土地的事件人物,来度量苏州,审视苏州,以时间为线索,从春秋到明清,到“我”,带动苏州两年多年历史的空间变化,文化变化,将苏州这悠久的文化蕴含在事件人物中,不明说却处处可见。然后作者展开想象,寻思这苏州:时间不会停止,生命还在继续,苏州过了两千多年,在这古迹斑斑的城中,那些保存了苏州风韵的核心的灵魂,已经消失了,历史会记住他们,而我们还在继续,历史是否会记住我们,为这苏州增添一抹亮色?“我一时找不到答案”,其实作者已经知道了答案,答案是肯定的,闻一多写过这样一句诗:“走来了一代人,走去了一代人,这是更替”。苏州在中国的历史上是举足轻重的,这在作者的笔下有所体现,作者对苏州之所以有这样的联想和期待,不仅是对苏州的赞叹敬仰,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思考,更是对我们自身的一种思考。

二、乡土文化

  谁人不思乡?纵观中国历史,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在悠悠五千年历史中,有许许多多的主题:爱情,战争等,但始终有一条明暗不减的主题在历史中穿梭,它就是思乡。在这部散文中,作者用了一部分的笔墨来描写自己的家乡,在回忆自己幼时中,回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描述家乡的兴衰变化,描述家乡的人物事件,把民间风俗跃然纸上,在中国历史上拼接一些建筑,人物,风俗的遗漏珍宝,让一些整体性的文化乖乖躲避,从而从自己的角度来理解“思乡”的含义,然后衍生,探索中国思乡的文化内涵。这在《文化苦旅》中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其力量绝不可轻视,一旦这种“思乡”思想占据绝大多数读者的内心深处,便会涌起一种热烈的反响。例如,在《文化苦旅》中,比起其它的文字,《老屋窗口》显得那么朴素简单。或许,面对自己童年记忆的老屋窗口,看着它那苍老古朴的历史岁月痕迹,一切宏大的叙事都会是一种幼稚的卖弄。作者不舍老屋,因为老屋虽老,却保藏着他童年的记忆、温暖的亲情,回到老屋,作者的心灵就有了归宿。“这间屋子的一切细枝末节竟然都还贮积在脑海的最底层,一见面全都翻腾出来了。”“我痴痴地环视一周,又伸出双手沿壁抚摸过去,就像抚摸自己的肌体上,自己的灵魂”,老屋窗口是作者梦幻的起点;是作者打开世界的眼睛;是作者通往外界的道路。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老屋即将被卖掉,作者又回到了这,看着老屋不变的结构,只是多了些历史的洗涤,作者不知是不是在现实与回忆中交织,脑海里跳动着过去的画面,“一个陡起的记忆猛地闯入脑海”,然后整篇文章就是围绕这老屋与“红英”展开叙述了。通过“红英”的成长情况作者描述了自己家乡宁静悠远的环境,活泼纯质的孩子以及过去“我”和“红英”、“陈米根”的两小无猜的情感与今昔的“就把童年时代最好的两个朋友都交割清了”的对比,作者将自己幼时美好的记忆跃然纸上,带着快乐的记忆、纯朴的民风、优雅的环境和卖屋的不舍、时间流逝的感叹、好友的各种变化的哀伤等诸多情感攒聚在一起,在平淡朴素的语言文字中确切的感受“思乡”情,让读者也不禁回想。在《老屋窗口》,《牌坊》,《庙宇》等都有作者的思乡情。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三篇文章都出现了一个影响作者一生的人物形象,那便是“女教师”。这也是作者在“乡土文化”中提出的一种思想,那便是“人性解放”。例如《牌坊》一文中,作者以童稚纯真的眼光观察乡土人文;用清淡悠远的笔调抒发乡土人文。“女教师”的整体出现,在“思乡”这一层次上更加深入的探究人性;在牌坊的回忆中将人性解放出来,冲破笼罩多年的封建文化、封建礼仪;在牌坊表面的“贞洁”中审视人性,呼吁人性解放。作者描写了大量的景物描写,一方面是将民间风俗跃然纸上,从而怀念家乡的幽静美好;另一方面则是用景物来烘托封建礼仪对妇女的不公平。从而呼吁人性解放。因此,在乡土文化中,作者在思乡的大背景下,怀念过去的种种美好记忆以及人物事件(女性)的种种经历的相互映衬下,思乡的同时呼吁人性解放。

三、人文文化

  所谓的人文文化,依照我的意思便是在地域中串联着名人的历史足迹,不论是人因地域而留名,亦或是地域因人名而名,它们之间在历史和后人的瞻仰凭吊中融为一体,只留下那被岁月侵蚀的残垣断埂,默默地站在原地等着另一个人物的到来,而原先的人却早已杳无踪迹,只留下那耐人寻味的故事,为来到的人聊友一遇,在驻足声中感怀前人的种种,探索人物的人格精神。作者在每篇作品中都会插入人物事件,因为有地方才会有人,有人的地方才会有文化,有文化的地方才会有历史。每个地域的文化氛围不同,人物发生事件不同,因此作者对这些人物事件褒贬不一,作者有的敬仰,有的横眉冷对,这就让这部作品产生了一定的哲理,让人思索。例如《道士塔》作者用沉重的语气、苍老的语言来面对莫高窟文物的流失,用尖峰的笔调来叙述王圆篆的罪行,审视当时中国人精神的病态,中国的屈辱,民族的悲哀;《青云谱随想》对八大山人的悲悯惋惜;《都江堰》中对李冰的敬仰……这些饱含情感的文字,像一个个音符,或婉尔清丽,或沉闷厚重,一锤一音的敲打在中国历史的鼔面上,余音袅袅,响彻在空间中,时间中,思想中。用自己的见解来敲开读者的内心,让一个见解变成无数个见解。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基础,作者在如此的环境下,毅然在中国文化进行探索,这种“韧”劲,值得我们学习。

四、精神文化

  作者在游历时,都对中国文化产生了一定的思考和独特的见解。《夜航船》作者以南方水乡夜航船这一传统的交通工具为话题,从明代文人张岱的同名著作引起联想,描述了作者对夜航船的童年记忆和想象。展示了“夜航船文化”产生的社会环境,对中国古代士大夫文化的因循守旧、脱离民众和实际的传统予以批判。体现了作者对文化、学术的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以及“夜航船文化”在现代终于开始被具有新的色泽和气氛的文化逐渐替代的展望。又例《道士塔》作者在走过道士塔时意味着也走过了这段屈辱的历史,但道士塔仍然在也意味着这段历史仍在,作者希望告诉我们不要忘记国耻,我们虽然不能一湔雪耻,但我们一定要记住雪耻,不要重蹈覆辙,再次沦没到历史的悲剧中。

  作者行行走走,所著的《文化苦旅》即是对中国文化的考察了解,也是对中国文化现象的一次正确对待,正确审视。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我想:便觉得此生的路越走越远,便不会短。想是短了,哪来的“悲欢离合”四个字的涵义?路是人筑的,就由着人走,信马由缰,便是“长短”。这也是这本书给我的一种思考。

注释:<1>①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104

<2>②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104

主要参考文献:<1>余秋雨.文化苦旅[M].长江文艺出版社.2104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5,923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154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775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7,960评论 1 29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976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972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893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09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59评论 1 308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00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52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265评论 5 34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876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2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0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52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51评论 2 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