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结论是,题主的父母不肯在教育子女上花费额外的精力,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自私。
“我爸其实就是在政府里工作,这方面的事情他知道的肯定很多”。父母若为政府公职人员,当孩子打听政府决策运作等相关内容时,或者就自己的公共决策征求父母看法时,父母不愿说,这种现象一般存在于较高层级的干部家庭。因为高级干部日常工作中会接触很多密级不等的文件,为避免泄密,一般不和周围人包括亲属谈论涉及工作方面的话题。但题主的父亲只是在县级政府上班,说实话,除了四大班子的头头,和孩子讨论那种建保护区的公共决策的想法基本不会出现泄密问题,基层的干部也极少有这种“口风紧”的素养。
排除掉上面的原因,只剩一个可能,就是父母觉得跟孩子讨论问题、展开头脑风暴、为孩子答疑解惑等等,就是浪费时间,不愿意在这上面耗费精力。
前天我在公交车上见到一对父子,坐我前面,车路过一条河,河上有一条小船,儿子就问爸爸小船为什么能浮起来,爸爸给儿子讲浮力,讲阿基米德原理,讲水的密度,甚至把海水密度1.025都提到了,生怕儿子不明白。如果遇到注意培养孩子的父母,面对题主的问题,最起码会从政府决策流程、宏观经济规律、西南地理环境、经济发展阶段等等,给出自己的解释。即便父母没有知识储备,也会从自己的朴素三观出发给出论点,最不济也会说一句“爸/妈也不懂”,而不是“你懂什么,小孩子”,啥也不愿跟孩子说。
以上所有词汇均为中性词,只是分析一种现象,望题主不要对父母产生误解。
供参考。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