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品个小茶

第一次,品茶。

是武夷肉桂跟武夷水仙。

干茶-烈

用开水烫过茶杯后,将茶叶放入,捂盖。

稍后,近闻。有茶香蒸飘而上,混杂着木质、花香、草木发酵后的浓烈气味。

肉桂有侵略性的冲鼻强味;水仙则是含蓄的,微微花香里夹杂着明确的木质沉淀的味道。

对于生鼻子,都过于浓烈。仿佛冷不丁的猛被一击,刹那间不知道如何做反应。

第一泡-浓

干茶闻闭,冲击了嗅觉,接下来就是味觉

第一泡当然也是浓烈。杯中是褐黄色,没有过滤的缘故,茶水沉有微微茶渣。

肉桂入口,又是无法言说的强味。之所以是无法言说,应是由于味道太多了。参杂在一起,唇舌还不知怎么在短暂的一刹那去分别散在口中的不同味道。是涩味?是微苦?还是沉香?还是茶叶发酵后的味道?有点疑惑。就像初次听交响乐一样,当音乐突然响起,变被带入一种情境,无法分辨哪个是钢琴、哪个是小提琴、哪个是定音鼓,哪个又是主旋律、哪个又是伴奏,总之是一种强大的混沌之感。

而水仙的味道却明确的多。闻有木香,口有花香,味道是可辨的,这就安心了一些,没有那么焦虑的想去探个究竟了。如果说肉桂的感觉是交响乐,那么水仙的味觉就像是独奏或协奏,有清晰的主线、能明确的区分。

  第二~三泡-精

经过了开门见山的浓烈,此时,最是有滋味。因为浓烈过去了之后沉淀和升华的香味吧。少了强烈的刺激,多了舒缓的回味。

但肉桂的浑厚和水仙的淡雅的个性依旧还在,只是都减少了几分刚烈,多了几分从容。就像是过了青少年时期的冲动,迎来了成年的淡定和稳重。不着急了,不冲了,终于慢下来了,安静下来了。

水仙茶的柔和,茶水入口的顺滑,都能感受的到了。肉桂茶的刺激还在,但却是恰到好处的微微释放,不再是闷头一棍的混青年了。

 第四~五泡--淡

这个时候,茶水的颜色更淡了,而泡茶的杯子却被上飘的香味浸染透了。细嗅之下,花香入鼻。如果再闻泡过的茶叶呢?则不同,水仙有木质香味,而肉桂仍是杂糅的味道。花香是王上飘的,木香是往下沉的。不同的层次的内涵终于由于不同的特性自然的区分了。

淡淡的茶水入口,犹如经历过了人生沧桑和沉浮的老年,看似寡淡确更有深味了。个性被抹去了不少,水本身的味道却也能凸显了。如果愿意去静静体会,一生的起伏都淡淡的蕴在里头呢。

第六~七泡--思

品茶,品的是一种味道吗,还是一种心境吗?或说心境其实是茶的第二层味道?心境与茶味之间又互相交错发酵成了第三层的味道?

都说茶有前味和后味,是的,味蕾确实慢慢能够区分了。其实细细想来,品茶的心和思也是有前味和后味的。味觉和思维之间的互通又起了更深一层的化学反应。还有多少维度的升华和交融那是见仁见智的。

将茶与道与禅联系在一起果然是没错的。它们都是会经历一个过程的,这个过程在味觉里是“品”,在大脑里是“思”,在意识里是“悟”。为什么品茶会静呢?是因为自己跟自己相处就已经够丰厚了呀!各个层次的自己在互相发酵。如果再加上三五好友与知己,那么能够互相发酵的元素又更加多了,怎么能不越品越有滋味呢。

“等未来再回来品品现在的年少无知吧。” “好嘞!”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个人笔记,欢迎阅读,不可转载。 喝茶对人体的好处有什么 簡介 茶原為中國南方的嘉木,茶葉作為一種著名的保健飲品,它...
    司徒七阅读 6,070评论 1 10
  • ​在中国茶类的大观园里,武夷茶天资禀异,气质卓绝,岩骨花香,绝代风华。可以这样说,武夷茶卓绝的气质来自大自然的无私...
    福茶之心阅读 5,599评论 0 6
  • 文 / 幸运的石榴 上周,朋友邀约我去新开的一家书店逛逛,书店里面装修的很文艺,在大厅正中央就有很大的桌子,供读者...
    爱折腾的年纪阅读 4,198评论 12 32
  • 我看韩剧,和众多韩剧迷一样,遇到好的剧,简直不能自拔。 写到这时,正好听见客厅电视里某人正在播放的王自健主持的《今...
    谷喵儿阅读 3,408评论 0 0
  • 2017.8.25 星期五 睛 坚持就是胜利,二十一天,坚持下来了,有时很怕,怕自己会掉队,还好紧跟着战友...
    cz陈芝阅读 1,33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