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参考自《隐藏的论语》。
解读是个人暂时的浅见。
19.20
【原文】
子贡曰:“纣之不善,不如是之甚也。是以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译文】
子贡说:“纣王的不善,不像传说的那样厉害。所以君子憎恨下流堕落,因为那样一来,全天下的坏名声都会归到他的身上。”
【解读】
这里也是看到了商纣王也有他自身的一些特别的地方,但是坏名声都自动的加到他身上了,因为有些很坏的影响。
19.21
【原文】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
子贡说:“君子的过错好比日食、月食。犯错时,人们都看得见。改正了,人们都敬仰他。”
【解读】
子贡说君子犯错别人都能够知道,但是君子不掩饰而是加以改正,这样更好。
19.22
【原文】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译文】
卫国的公孙朝问子贡说:“仲尼的学问是从哪里学来的?”子贡说:“周文王、武王的道德学问,并没有失传,还留在人们中间。贤能的人可以了解它的根本,普通的人只了解它的末节,没有什么地方无文王、武王之道。我们的老师何处不能学,又何必要有固定的老师传授呢?”
【解读】
我觉得这里未点出根本,孔子学的是天命之学,这不是从外面的那里学来的,而是内心达道后的一以贯之。
19.23
【原文】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屋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译文】
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们说:“子贡比仲尼更贤能。”子服景伯把这一番话告诉了子贡。子贡说:“拿围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肩膀那么高,站在墙外就可以看见屋里的美好。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仞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像宗庙那样的富丽堂皇,像朝廷文武百官那样的丰富和气派。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
【解读】
这里子贡很谦虚的点出他和孔子的区别,孔子的学说,能入门的其实很少,但一旦能够进去了,就知道其深刻和广泛。
19.24
【原文】
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译文】
叔孙武叔诽谤仲尼。子贡说:“这样做是没有用的!仲尼是毁谤不了的。别人的贤德好比丘陵,还可超越过去。仲尼的贤德好比太阳和月亮,是无法超越的。虽然有人要自绝于日月,对日月又有什么损害呢?恰恰是表明他不自量力而已。”
【解读】
这里子贡再次为孔子正名,说如果达不到孔子的高度是不会真正明白孔子到底在说什么。
19.25
【原文】
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期行,绥(suí)之期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译文】
陈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了,仲尼怎么能比你更贤能呢?”子贡说:“君子一句话可表现他的智慧,也可表现出他的不智,所以不能不慎重啊!夫子的高不可及,正像天是不能顺着梯子爬上去的一样。夫子如果治理国家或城邑,正所谓:‘他立礼乐,百姓就能立于礼乐;他行善道,百姓就会跟着走;安抚百姓,百姓就会归附;动员百姓,百姓就会齐心协力。夫子活着是世人的荣耀,夫子死了是世人的悲哀。’我怎么能赶得上他呢?”
【解读】
子贡非常推崇孔子的贤能,他能看到孔子的高度,也至少说明他真正入了孔子的道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