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得空,赋闲在家。少了些忙碌,多了几分清闲。这一闲就有了做饭的机会。这不做不打紧,一做还做出点哲理来。这也是没事瞎琢磨的后遗症啊。
吾爱做饭,把各种食材调料经过烹煮煎炸烤,变成一道道营养健康美味可口的饭菜,成就感那是满满的。也许是天性使然,吾还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围着南方农村的大土灶看奶奶做饭,耳濡目染,渐渐爱上了做饭。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垫着小凳子洗碗洗筷子,等到上初中的时候就做点简单的菜,煎个鸡蛋,煎个豆腐,炒个青菜。上高中时间紧学业压力大,没时间做饭。到了大学,时间充裕多了。正巧大二的时候,学校安排我们外语学院的男生住进了青年公寓。说是青年公寓,其实是原先年轻教师的教师公寓。两室一厅,一阳台,一卫生间。面积很小,好像有个专有名称叫筒子楼。筒子楼虽小,但住着也舒服。大三下学期要去顶岗实习半年,这就提前买了个电磁炉,商家还赠送铁锅。
有了电磁炉,有了锅,又有阳台,公寓楼下就有个小型菜市场,日常果蔬应有尽有,价格公道,我这个穷学生偶尔买一买也是可以负担得起的。这倒是方便了,终于可以解一解我那做饭的瘾了。当时会做的菜也不多。印象最深的是葱爆肉,大葱炒鸡蛋,洋葱炒肉。炒出锅后,香飘四溢,在食堂打点米饭或者馒头,来罐啤酒,邀上好友一起吃。那满足感,甭提了。
一晃大学毕业已经八年有余。成了家,有了孩子,换了工作,变化真大啊。成家后,研究出了一道菜,不知大家是出于恭维还是真实,吃过的人都说香(当然吃过的人加起来不超过十五个人)。这道菜没有菜名,是结合南方老家做法融合自己的一些创新,暂且就叫它家常炖鱼。
要想把这道菜做好吃,不是简简单单就可以做到的,得费不少功夫才行。首先得准备一条鲜活草鱼。鱼要新鲜,大小适中,做好是野生江鱼最佳。但是现如今,要找野生江鱼是几乎不可能的事。一般都是养殖鱼,鱼要背部颜色深,活跃度高,这样的鱼肉质不紧,吃起来味道鲜美。鱼挑好后,宰杀干净,除去身体内的黑膜,切块待用。准备好蒜子、葱白切斜刀,姜切片。接下来腌制鱼肉。将鱼放入盆内,加生抽、料酒、米醋适量,加少许老抽,加食盐少量,加蒜子、姜片及葱白。腌制半个小时到四十五分钟,待用。
准备配菜。配菜根据个人喜好,可以是蒜黄,也可以是圆白菜。配菜洗净,切段或手撕备用。准备干红辣椒少许,切段,红尖椒、青尖椒、青椒适量,切段备用。鱼腌制好后,捞出,控干水分。起锅加油,放入鱼块,煎至金黄,翻另一面煎至金黄,盛出备用。
锅中留适量油,放入葱白蒜子姜片,翻炒十秒,加入刚刚腌制鱼用的调料,翻炒两下,加入所有辣椒。大火翻炒十秒,加入配菜,依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盐,当然如果胭脂鱼放的盐足够的话也可不加。翻炒约一分钟,放入鱼块,加适量温开水。水量以没过鱼肉为宜。盖锅盖,开大火烧开,改小火煮10至15分钟,起锅装盘。一道香味浓郁,酸咸适度,营养健康美味的家常烧鱼就做好了。
成功的家常烧鱼配菜酸咸适度,汤汁浓郁,香味十足,鱼肉鲜美不紧,是一道非常下饭的家常菜。
这做菜得讲究三点。一是备。二是序。三是道。
备,就是要提前做好各项准备。意在笔先,在做菜之前,需要准备哪些材料,怎么准备为宜,心里要有数,要提前准备好。各种调料,配菜,该提前腌制的要提前腌制备好。不要等已经开始做菜了,却发现还有一样配菜没准备好,临时切就不好了。一是时间来不及。二来打乱了做菜的节奏,最终肯定贵会影响做菜的口味。当然,也会影响做菜的心情。没有愉悦的心情,是做不好菜的。
序,就是要有条理。先做哪步后做哪步,一定要有顺序。腌制好的鱼炸好后,先把蒜子葱段姜片炒至断生,再放青红椒,再放配菜,最后放鱼,加适量温开水,盖锅烹煮。先大火烧开,再改小火。顺序反了,味道是绝对不一样的,也是达不到效果的。
道,就是规律。凡事都要按规律来,违反事物的规律,胡来乱来是绝对不行的。不要小看做菜,这里边的学问可不少呢。小火肉,大火鱼。煎鱼要控干水分,这样不容易粘锅。煎鱼油里放点盐,也不容易粘锅。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做菜的口诀,这里就不一一一展开了。
其实,不光是做菜。很多事情也是和做菜一个道理。任何事情不做好充分准备是绝对不行的,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当然做事要有条理,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安排得当有序,事情进展起来才能更顺利更顺畅。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忽视规律、违背规律是会适得其反的。
治大国是极其复杂的大事,烹小鲜是无关痛痒的小事,二者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实则内涵一致,是息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