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中,杖藜扶我过桥东/日更87天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立春多日,却仍处于春寒料峭之时,又着雨夹雪,虽没有下大,但世界依然是冰冷的。

渴望春色,是那番春风杨柳的景象,不禁想起了南宋僧人志南的那首游春的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蓬,

仗黎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我非常喜欢志南的这首绝句,生动有趣,极富画面感。也许是因为自己曾是做电视出身,故对有画面感的诗文情有独钟。如在唐代诗人中,尤喜爱 王维的山水田园诗,便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的原故。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里,微风吹拂着大地,吹拂着杨柳,也吹拂在人们的脸上。清清的溪水中,一位僧人划着小船悠悠而来,他靠近岸边,把小船系在一棵冠如伞状般的树干上,然后柱着自做的拐仗,悠然自得的过桥而去。正是细雨霏霏时,雨丝落在衣服上,似湿非湿,春风吹在脸上,温而不寒。前方,是怎样的春的景色呢,这位年长的僧人,心中有期待,更有赏春游春的勃勃兴致,所以便不管不顾地柱仗前行,行进在如诗如画的春天里。

这是一幅多么生动惬意的春意图啊!寥寥四句二十八个字,一位热爱生活,热爱春天,饶有情趣长足春游的僧人形象,便跃然纸上。

这是一首诗,又是一幅画,更是一个春天里的故事。

这首绝美的小诗,写尽诗人在微风细雨中拄杖春游的乐趣。我最喜欢的是第二句,仗藜扶我过桥东。本来应该是“我扶仗藜”,却说成"杖藜扶我",是把藜杖拟人化了。仿佛这根用植物的茎制作而成的拐仗,是一位可以依赖的游伴,彼此一起走过桥东桥西, 分享两处不同的风景。有陪伴的春游,诗文中的画面,立时显得热闹温暖了许多。

生活在南宋时期的志南,生平不详,只知志南是他的法号。估计应该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僧人吧,因为史上对他的记载很少,如果不是留下这一首情趣兼春意满满的绝句,恐怕很难为后世所知。

据记载,朱文公朱熹对志南的这首绝句赞誉有加,谓之清丽有余,无书生气。也正因为这首诗的清丽精巧,生活气息浓郁,才会深受后人的喜爱,流传至今。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次的诗词大会第四季的试题中,也有这首诗的内容。当点评嘉宾说到志南是一首诗传世的时候,董卿开玩笑说,写诗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志南的一首七绝,胜过有人写的四万首。

呵呵,这也算是没点名的揶揄了,那个高产的诗人,应该就是清高宗乾隆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白居易诗全集(J1) 「吉祥寺见钱侍郎题名」 云雨三年别,风波万里行。愁来正萧索,况见古人名。 「集贤池答侍中问」...
    汉唐雄风阅读 9,266评论 1 12
  • 又是一年清明,按照老爸的意思,三天假期回家扫墓过节。 印象中很小的时候就跟着哥哥姐姐漫山遍野跑,大人们在收拾墓冢而...
    汪M汪阅读 310评论 0 0
  • 1、弹词三六 扬琴独奏曲。 原为江南民间乐曲《梅花三弄》,与琴曲《梅花三弄》同名异曲。《三六》可能是该曲第三段《三...
    薛奻奻仙女阅读 1,887评论 0 0
  • 他和她原本是陌生人,他们素未谋面,他们住在同一城市的不同角落,靠着在聊天群里加好友保持联系。后来,他飞往大连读书,...
    比特抽阅读 96评论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