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看到有人轻易发表评价,你看起来很不自信。
提出要求,你要自信一点。
你要相信自己。
三段论:你不自信——你需要自信——你要相信自己。
可是自信到底是什么?
心理学家武志红,讲到非常重要的一点,点透了自信的内在含义。
因为自己相信自己是不成立的。
A相信A,这是不成立的逻辑。必然是A相信B。
所以自信包含了两个部分。
一个是内在父母。
一个是内在小孩。
自信=“内在的父母”爱“内在的小孩”,而内在小孩对获得内在父母的爱有信心。
所以,从小腼腆胆小怕生,怯生生的看起来就没有底气的样子,实际上是对父母满足自己,父母爱自己的感觉体验的很少,于是内化成内在父母时候,这个内心的父母也不肯爱内在小孩。
于是内在小孩,总是不觉得自己的话有人听到,自己说的事儿有人看到,自己做什么事情好像都是不应该的。
直到可以意识到,那么成人版的自己就可以做自己的内在父母去满足自己的内在小孩。
无数次的尝试就会变成一种习惯的相信,而这个相信,就会变成一种底气。
那么这个人看起来就会比较自信。
自信与外在的物质条件关系不大。同事讲了她奶奶的故事,她家当年也是穷,月初钱比较多的时候,就满足自己的小孩,好好吃一顿。而月底没钱的时候,就少吃一点。而她姥姥是精打细算,月初90%的钱都存起来,只留一点点出来用。两家生活方式极为不同,实际上是天壤之别。
而奶奶家的孩子就被满足的比较好。姥姥家的就匮乏。
而匮乏感带来不自信。
并不是真的缺少什么会有问题。而是以为觉得少了,会有问题。
而最大的匮乏就是缺少爱。
很多人,不曾体会过爱的感觉。它是心的充实和满足,心是满足的。
那么也会是放松的,自然的面对这个世界,于是也可以被看做是自信的。
不要提要求给别人说你该更自信的说法,请给出爱。
2016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