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不想只是简单的写看完书后的总结而已。说实话,看完这本书,花了一周,至少看了两遍,读书笔记有两万多字。初稿书评有8千多字,但是总觉得还不够。似乎说的太多,没有重点。又好像没有作者说的那么详细,有点惶恐。
每个人看不同的书的体验肯定是不同的。理想读者是:创作积累到能写出一部或多部作品,或拥有失败经验的作家可以看此书,肯定有收获。也就是说,已经写了些小说或者写废了一些小说的人,看这本书能给你更好的思考,能让你更好的创作。
一开始作者就点明《写作课》这本书是写关于文学创作的,小说写作,对回忆录也有指导作用的。
新手的话,还没开始写的话就不用看了,埋头创作即可。
看完《写作课》一度是迷茫的。看书的过程中跟着作者对不同作品的剖析产生了不少的灵感,也随时记录下来。关上书,似乎就关上了那扇窗,仿佛就是黑夜指引路人前行的光,突然“啪嚓”一声就关了。
作者爱丽斯.马蒂森(Alice Mattison)哈佛大学文学硕士,曾在耶鲁大学,布鲁克林学院教授写作课程,后在本宁顿学院艺术硕士班执教22年至今。她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见识到各种学生的写作问题。
让我爱上这本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特有的女性细腻的情感以及自己的人生和创作经历贯穿其中。她不是寡居专门写作的孤独老妇人,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孙辈,她喜欢与亲朋好友相处,享受写作之外的其他体验。
一个特普通的教师,唯一不同的是她爱好写作,并且一直坚持学习和创作。促使她去写的最大内因是:感受到生活中确实有些微妙的思绪难以用常理解释,父母可能永远不会察觉,但自己却无法忽视,必须要为这些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做点什么。
无论是谁肯定都有过这种时刻,这时你如何处理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己的行为。正如《学会提问》里面说的一样:我们看似简单的提问,却是一门能影响我们言行的学问,支配着我们的行为。优质提问具有强大的力量,能改变自己和周围人的人生轨迹,使它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作者很好的把握了这些驱动她行为的内心微妙变化:我们是谁,努力的方向是什么,想要什么。
她遇到过我们都曾遇到的问题:每天照看孩子使她焦头烂额,无暇顾及其他,连洗衣服都成问题。后来请了保姆带孩子,每周两次,每次两个小时,如此坚持下来。
但是她的写作欲望强烈,后来每周在育儿中心工作四个小时,三个儿子都送过去了,以便有时间写作。几年后还挤出时间兼职教课。基本写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作者有遗传性眼疾,右眼无法阅读。十几年后,眼疾日益严重,身体还伴有其他小毛病,但是她依然能够阅读,写作和讲课。
如何平和的面对身体问题,适应在身体能承受的范围内工作,这是大多数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基本每个人都会有肩颈和头痛的毛病,如何对待呢?转移注意力,找你喜欢做的事情坚持下去,唯有如此。
作者最开始是创作诗歌,一直到41岁才开始创作短篇小说。年近50才开始构思第一部长篇小说。
她就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无法依靠专职写作来养家糊口,只能花大把时间从事其他工作来赚钱养家,同时还要兼顾家务,照顾孩子。但是她在自家阁楼或厨房举办的读写会每周举行一次,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三年。
《写作课》这本书不仅巧妙解读36部经典作品,还真实的分析了作家的现状。最后提出把写作和出版看成是工作,让我们从更为现实的角度去思考。
女性一直不满足于在家生娃带娃围着家人转一生。我们总是有很强的韧性和耐力。就像最近看的一部电影《分裂》(SPLIT 2016)中说的一样。猎鹿的时候,父亲对小Casey说 “与雄鹿相比较,雌鹿更聪明。她们总是牢记,自己要努力活下来。”
人类世界中,女性不仅仅是生存,而是想办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写作。但是很多人包括很多女性内心都觉得自己写作不是什么重要的事。要想成为职业作家,有时候还真得把写作优先安排在其他重要事项前面。就和你喜欢做什么事情一样,比肯定是优先做的。
要想对自己有实际的作用,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加以运用,今天只想分享三点:
一.如何培养你的想象力并加以运用?
1)把创作素材当作虚构成分讨论,才是在创作,这样作品才更贴近小说的本质属性。
以现实生活为蓝本进行小说创作,对现实生活进行微调(比如让某位精神失常的亲戚在虚构世界中免遭此劫),或把生活完全推翻,或完全照搬,都是可行的。
作家还可以在创作中加入一部分的纯虚构的元素,并把这部分按照“自传小说”的方式来写,与读者形成一种趣味互动,他们会饶有兴致地按照自己的认知来区分真实与虚构的成分。
2)小说是虚构的,虽然多少带点现实生活的影子,但没有义务完全照搬现实生活。
作者认为虚构性元素的存在是为了满足故事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贴近现实生活,比如为了故事需要把爷爷写成坏人。
一切以故事为重,这对作家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快乐的源泉,也是一种挑战。想真正掌握小说创作的方法,就要习惯用自己的想象力填补现实生活的空白。
3)故事需要由人物的行动和事件来推动。
必须学会塑造一些与自己不同的人物,并经历别样的困境。
学会如何将自己代入到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也许是比自己年长的女士,也许是一位男士,抑或陷入某种从未经历过的窘境。一旦打破现实束缚,灵感就来而来了。
4)虚构是小说创作的核心技法。
既可以凭空虚构出人物和情节,也可以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稍作加工,对话,时间,天气等,都是可以虚构的元素。所谓的好小说,其情节必然与作者内心最强烈的情感实现了某种共鸣。人物及其行为可以虚构,但情感一定是最真实的。
我们之所以写作,就是因为生活中总 有一些无法言说的东西,要么说不得,要么说不清。而小说的事件和内容把这些无法言说的东西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不论喜欢与否,每个人都会在省中经历某些情感波动,这就是灵感的来源。
试着分裂出两个自己:一个想要把内心毫无保留地呈现出来,另一个感到恐慌,想有所保留。然后转移后者的注意力,放松下来,这样前者就可以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二. 如何寻找灵感,找不到灵感,怎么破?
1)首先,从现实世界中搜寻那些产生客观影响的事件,而不是那些仅仅改变了主观感受的事件。
例如,巴蓓特冒犯了一位女客人,然后用三页篇幅描写女客人受伤的心情,不如略去这段情绪描写,转而写客人的行动呢?——她无地自容地夺门而出,只好在镇上唯一的旅馆过夜,结果没钱付账,又向巴蓓特求救。接下来又发生了一些事情。
2)作家要先把自己代入到人物的处境,再思考可能发生的事情。
怎样才能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不论好坏,先把所有的可能性都罗列出来,然后再挑选。每个事情都会应发更复杂的局面,任务自然也会有相应的行动。作家可以按照这个方法对筛选出来的事情一一尝试。
3)通过任意性练习活跃思维。
比如,作品中下一个情境应该包含一个以“M”开头的物件。还可以用右下当时随意选定范围,可以是谋篇新闻报道中提到的事件,也可以是翻开字典第一眼看到的词,或者无意间听到的一句话。
4)如果还是没有灵感,试试下面的方法:
走出书房,去那些没人认识的地方独处一会儿,随心所欲乱写一气,不管有没有用,把脑海中闪过的所有念头都记下来;欣赏油画雕塑或听听音乐也有助于放松思维,可以参观美术馆或听常场音乐会。
在不然,去个不太能碰见熟人而又人流密集的地方(比如超市),盯着过往的人看,直能激发出创作灵感的目标人物出现——目标任务至少成对出现,得有很明显的体貌特征,而且从小说创作者的眼光看,他们很特别,虽然比人可能注意不到。
以特别之处为基础展开想象——可能是人生的重要时刻。然后回家选择两人中的一位当小说的叙事者,试着写一小段,交代清楚两人的关系,为何出现在那个地方,当下有什么需要或烦恼,等等。大胆发挥想象。
在公众场合盯着陌生人看,揣测他们的人生其实有悖道德伦理。但这种写作训练富有成效,因为写作本身往往也关乎道德,而且这种窥探的行为本身确实很刺激。
你可以就对他们的情况展开想象,自问自答:把注意力集中在于人物特质紧密相关的主要问题上。然后再去思考细节,比如年龄,性别,身处何处,以及他们的确切期盼或恐惧。
5)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寻找题材和目标。
让自己习惯于捕捉流动的思想和情感,习惯观察身边的人或事,从中选取最具吸引力的一个作为目标。也许一无所获,但是没关系,只要看清自己内心那个不可预测又杂乱无序的世界,你总会写些什么的。
有时,要绕开人物,在外部设置事件。就是日常生活中普通的小事,比如求婚时电话突然响起,产生矛盾时孩子恰巧受伤。所谓无巧不成书,正是这类安排恰当的外部事件改变了故事的走向。
如果上述方法均无效,那就无所事事地坐上一阵子吧。想象力有时是憋出来的。我们探讨过浪费时间的必要性,请不要吝惜。
记住,想象力终归会有所贡献。比如一个场景,人物或故事发生地……你可以以此作为一部小说的起点,再添加其他元素,逐渐令其丰满成形。如同蜘蛛结网,从一个点连接到另一个点直至形成一张大网,这样一来,它就能悬浮在半空而不知跌落。
三.如何记录灵感从主题到完整的作品的创作历程?
所谓“想法”就是灵感,我们会把零散的想法记录在笔记本,电脑文件夹甚至是纸巾上,可以是无意间听说或看到的事情,某个声音,一段记忆,别人的经历,或是某些无厘头点子(比如这里应该描写一个枕头,或橘黄色的什么东西),我们称其为创作原点A。
接下来再从A发散到B,再逐步推进到C和D……这个方法适用于所有虚构文学创作。
故事创作不过就是将一个想法具象化,意义化的过程。
总之,先把涌上心怀的事件通通记下来,再从中筛选。补录是虚构的还是真实的,任何一个闪念都不容小觑,独一无二,没准儿就能够成为某部作品的主题,想要更好地发挥想象力,就不能把小说创作束缚在可控的范围内,不能囿于已经发生的事件,也不能被已有的想法所限。
以马克.吐温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神秘的陌生人》为例,此书有三个版本,但都未完结。为我们讲述如何从主题到完整的作品的创作历程。
1969年第一版《小撒旦纪事》(The Chronicle of Young Satan):所有的情节都是作家灵关一现的结果,并没有事实作为支撑。
第二个版本《校舍山》(shcoolhouse hill):44号的道德缺失是逐渐展现的。不过情节依然寡淡,所有内容都直接服务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第三个版本《44号,神秘的陌生人》(No.44, The Mysterious Stranger):尝试让主题隐身。印刷技术本身虽不能表现人性的卑劣或自视清高者的残忍,但是却能串起情节和人物,组成连贯的故事。主题依然是人性的自私和残忍,但这次,马克.吐温通过真实事件来呈现出主题。
不得不提下马克.吐温的晚年生活,不尽如人意:闷闷不乐,愤世嫉俗,偏执成性,与未成年少女纠缠不清,还迷恋地称她们为“神仙鱼”。至亲好友竭力护其周全,不让糗事公之于众。
所以,马克.吐温如何从A出发联想到B的,分析一下?
作者认为,先受到强烈感情的驱动提笔,然后在摸索中逐渐展开思绪。他在晚年发现天地不论,人无来世,生活无意义,这些想法显然成了驱动力,引发了他的绝望情绪并成为创作灵感。
然后他虚构出“神秘的陌生人”,他有着迷人的外表,强大的信念以及超越道德的漠然,而且作为主要任务,他在不同版本中都以相对统一的形象出现。
接下来的情节构思,他做了三种不同尝试才获得较满意的版本,效果也不错。当他想到“印刷厂”的时候,突然就文思泉涌,承包和其他任务应运而生,写作变得流畅而又充满生命力,赋予“44号”魔法能力也使故事的走向愈发丰富多元。
主题在结尾处再次凸显,最后的场景就是主题宣言。显而易见,第三个版本更真实,更有力量,也让主题中的黑暗和绝望更为突出。这也许就是马克.吐温的遗稿执行人当初将第三个版本弃之不用的原因。
如此练习之后,我想你肯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方式。请记住,要想有所成:必须一直不断地写下去,必须与人接触,必须保持有稳定的经济收入,必须保持强大的心理和稳定的情绪。
写作是一件孤独而又需要勇气的事情,而且焦虑会贯穿创作过程的始终。不要理会外界及内心的负面声音,拿出配得上作家二字的权威和主宰作品的强大气魄,好好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