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对话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作画步骤中讲到一个问题:作画时想的是什么?

A,批评性对话。如手画的不像,房子歪了,地面太复杂不想画。

B,实用性对话。那个形状看起来像什么?那条线是水平的还是斜的?轮廓线凹凸程度要多大?

在绘画过程中,眼睛停留在作品上时间长,则进入自我分析的批评模式,如我画的是错的,是不像的,结果把作画的快乐冲的一干二净。

眼睛停留在作画对象上,产生实用性对话。

诱发词:内在实用性对话仅仅是个不断重复的词,这个词描述出你在作画对象上试图表现的感觉,这是个性的东西,每个人的感觉都有不同。

实用性对话一直不停的跳出来,在要求孩子学习和生活习惯时每说一句话之前都要想想“实用性对话”。

如果女儿也能懂得这个道理,她的眼神会变得明亮。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7.8.20 。无为。焦点解决分享第38天 复习刘友龙老师的《每个人都是自身问题的专家》 挖掘当事人自身的资...
    无为wyw阅读 288评论 0 0
  • 林野背后的河流 正在解冻 乌鸦在清冷的清晨 展开翅膀 飞向对岸的树丛 雾气开始升腾 隐秘的洞穴里 冬眠者还在做梦 ...
    倪臻阅读 240评论 2 4
  • (一)“我再也不......” “我发誓,我再也不会......” 何曾记得自己...
    眯呼郯怔阅读 798评论 0 0
  • 季风吹拂的南洋,雨一直下,人亦化为游鱼。胶林记忆与台湾经验,融合出某种奇异的氛围。那里气候炎热湿润,到处是漂浮、流...
    听夜蝉阅读 1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