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天》《狩猎》,以静制动,方是电影本色

《七天》女主

​两部节奏完全不同的片子,电影的节奏决定了观看状态。一般来说快的很有代入感,慢的容易酝酿情绪。前者是一部韩国悬疑片,以夸张的快速节奏讲了一个表面简单实际上极其复杂的故事。

律师的女儿被绑架,律师被胁迫无罪释放一起杀人案的被告。绑架者,被告者,以及乱入的杀人嫌疑二号,被害者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案发当天的具体情况,错过了某一个环节,后面的情节可以说一头雾水。

这是一部装的很满的电影,老实说,只要认认真真不走神看完每一个镜头,可以说一遍就能理清脉络。然而,导演故意让我们失去看电影的耐心,故事很精彩也引人入胜,但是镜头的摇晃实在是让人难以集中精力。

这也是本片最大的槽点,利用快速的镜头切换来达到快节奏的目的,但是镜头切换的家伙功力不够看得很糟心。嘿,我就是不想让你们好好看,我就是不想让你们享受连续推理的快感,来咬我呀!导演在剪辑的问题上绝对是有意为之,和今天的另一部狩猎比起来,云泥之别。

七天是高潮迭起,马不停蹄,那狩猎则是全程尿点,憋屈至极。这部来自丹麦的剧情片,节奏实在是不温不火,但是看得很舒服,含蓄表达,镜头说明一切,再加上说理深刻,本片获得一致好评。


狩猎》男主

和七天心脏病都要看出来的表达正好相反,狩猎是郁抑症都要看出来。狩猎的男主老好人一个,妻子离异,儿子不在身边,在幼儿园教导小朋友,一切正在欣欣向荣之时,被卷进了和兄弟女儿性侵的传闻,一时之间,人心大变。

当周围人都在怀疑你之时,即使真相是你清清白白,仍然会暗箭伤人。这是影片传达的第一层信息,当然还有更深刻的,良言一句暖三冬,恶语伤人六月寒,是非判断缺失的小孩,我们是该相信孩童天真,还是孩童无知呢?

具体情况只能具体分析,但有些话就像泼出去的水再也收不回来。小孩需要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吗?警察取证之时如果是为了保护小孩而不做当事人的情况分析,能做到公平正义吗?太困难了,一想到那样的处境之下。孩子如果说是,那就没得跑。孩子如果是不是,说不定是害怕和心灵创伤不愿回忆,更糟糕的情况是被作案者威胁,我们如何得知真相?

本片正是把一个个难以抉择的问题用最极端的情况,一步步推理给我们看。孩子当然不会背锅,成年人才背得起锅。这个锅随着时间的推移,看似移下来了,实际你是驼背的形象一旦深入人心,就再也回不到正常的人设了。

不温不火的节奏,却看得异常急躁。男主受到污蔑时,就大声吼出来呀,去把小女孩找过来当面对峙啊,可男主做不到。影片前面就铺垫男主的性格和为人处世,说要撕破脸很简单,事实上它和自己永远隔着一条鸿沟。

两个极端的两部佳作,要说震撼,两者都有,本人更爱后者,引发思考,感叹现实,电影的本质作用应在于此。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