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鱼甜
小时候,爸妈不在家,常常麻烦姑姑照顾我的生活,等到过年回来,爸妈都会给姑姑捎上很多的礼物,有用的实用的没用的,一堆一堆。我说:“你们不累啊,大老远回来还带这么多杂七杂八的。”
这个时候,常常会得来一顿说教,“长年累月的住在别人家里,虽说只是多双碗筷的事情,但总归还是多了一个人,多一份麻烦啊。”
从前,听什么都以为是真的,有时把客套话也当作了真话,别人说:“没关系,不麻烦。”其实不是真的不麻烦,只是别人出于对你的好意,于是觉得为你做一些事情是举手之劳,但他不做这件事一定比做要轻松。
久而久之,你麻烦别人,别人麻烦你,一来二往,竟在不知不觉中也成为了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交方式。
在“我要WhatYouNeed”的公众号看到这样一句话:在工作和生活里,在亏欠和麻烦之中,反而会让感情不断加深。
我有点同意这句话,同时,更想为这句话的定位人群做一个范围规定;麻烦和亏欠一定要是相互的,对方尽全力的帮助你,往后的日子里,你应该也要尽所能的帮助他,这是基本原则,不然麻烦这种社交方式真的只是给别人带去了麻烦,其他什么都没有。
上大学之后,偶尔会和以前的朋友聊天,但时候不多,一方面,自己常常陷入当下的工作和学习的麻烦中,没有太多时间拿出来;另一方面,还是源于我懒,没有主动把空闲的时间拿出来供给人际关系。
很多时候,朋友找到我,都会是有忙要帮,我并不排斥,反而觉得庆幸,没想到在遥远的千里之外,当你有求于人的时候,想到的会是我,同时,我是可以帮到你的,我一定尽全力。
在解决问题之后,我们通常会寒暄几句,问候彼此,才发现大家其实心里都藏了很多的心事,每个人都在忙着对付自己当前的生活;而作为不在身边的朋友,有忙可帮的时候不多,麻烦彼此的时候也越来越少,其实还挺害怕彼此就在你忙我忙的生活里渐渐说再见的,所以,必要的时候,我对麻烦这样的社交方式还带有感激之情,这也成了维系我们关系的一个纽带。
越长大越发现,自己一直是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不愿意接受,却没有办法改变。
讨好型人格的表现:害怕自己为别人添麻烦,在获得别人的帮助后会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别人的帮助和恩惠,很难拒绝别人,在不得不拒绝别人的情况下,会觉得非常愧疚,即使他完全没有必要为此道歉。
其实,这只是讨好型人格的一部分特点,只不过,在特点选择的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渐渐在摆脱那些不好的东西,于是我也不想再把它们拿出来。
这或许是别人喜欢找我帮忙的原因,我难以拒绝,学不会拒绝,所以当我看到麻烦是一种社交方式的时候,我竟还在暗自庆幸着什么。
上大学的那天,老师说,我们要学会渐渐摆脱学生思维,其中有一种是——不要觉得什么事情都是可以一个人解决的。
这就意味着,麻烦别人成为了必要的事情,但别人被你麻烦不是应该的,所以那句学会感谢被你麻烦过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个朋友,在数学、计算机这些方面都很擅长,我常常在遇到度娘教不会我的难题时,便会去找他,时间一久,当我有天翻看与他的聊天记录时,全是以“在吗?这个怎么弄啊。”为开头,然后以“谢谢”为彼此对话的结束。于是,我问他:“感觉我这段时间总是在麻烦你啊。”
他回道:“朋友之间,不就是这样吗,只不过现阶段我还没有遇到你能帮助我解决的问题,如果有,我也会来麻烦你的,互相帮助嘛。”
我突然心安了许多,也暗自决定,下次有忙可帮的时候,一定尽全力。
时间越久,发现以前爸妈所做的一些和所说的一些话,其实全是正确的。
从拿压岁钱来说,以前总以为自己过年真能发一笔大财,和亲戚们装腔作势的推搡着,然后心里还担心这钱真被自己推了出去,后来长大了,才知道,这不过是走个过场,于是,默默收下亲戚给的红包,转身交给了父母。
那时候觉得这样的步骤无聊而又麻烦,不如直接省略,但事情到了自己身上,才发现人与人之间真没那么简单,有时候就是需要这样一些看似没用又有用的麻烦东西维系,就像今天同学过生日,你为他准备礼物,下一次,他也会为你准备。
虽然,麻烦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但生活就是这样在不断的撕扯中日益饱满起来的。
人情世故,礼尚往来,人生中的每一件事情都是有得有失的,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他人生活的组成部分,可能今天你是为他带来麻烦的人,明天你是为他解决麻烦的人。
在人际关系里,吾日三省吾身其实是很必要的,不要忽略他人对自己的好,同时,懂得适时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善意;麻烦别人没关系,但要知道,别人给你擦屁股不是应该的,千万不可成为那个主动递卫生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