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有三种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型和回避型。
可以说,依恋类型决定我们亲密关系的走向,有太多人在焦虑和回避人格中痛苦挣扎,也只有当我们进入亲密关系,才能真正发现自己的依恋类型。
当痛苦出现的时候,也就是治愈的机会。
我本身是焦虑依恋型人格,也有过痛苦的爱情经历。在过去的黑暗时光,我宁愿自己是回避型人格,也不想当焦虑型。
我虽然知道焦虑型和回避型都是让人痛苦的人格特质,但仍然会嫉妒回避型人格的人,为什么他们可以表面看起来像没事人一样,照常的生活,照常的工作,什么都不耽误,一遇到问题就逃避沉默,理直气壮的毫不付出。而焦虑型的我却敏感多疑,愤怒担心,沮丧抑郁,想东想西,没办法专心做事。
但是,现在我才发现,焦虑依恋型的人比回避型的人更容易自愈和被治愈。
因为焦虑型的人虽然受到的情绪波动更大,更影响生活,但这并不是毫无意义的。焦虑型的人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自我折磨、痛苦和思考,不断的自我剖析和思考,会慢慢的找到解决办法。
回避型的人潜意识就是逃避的,他们用工作和生活麻痹自己,不愿意深入剖析痛苦,这就会导致他们的成长速度极慢,相比于焦虑型,回避型更需要别人的包容和理解,如果没有这样的人,回避型趋向于包裹自我,而焦虑型则会被痛苦焦虑带领着不得不去寻找出路。
现在,我看着过去爱的那么深的人,当初那个彬彬有礼、成熟有魅力的男生,突然发现他是那么不成熟,我看到的是一个满身心理创伤的男孩子,不论他伪装的多么好,都只能让我觉得可怜和同情。
因为我知道自己的三观和评判标准更加理性和成熟了,这都是过去的焦虑和痛苦带给我的礼物,我已经放下了他,但他却没有成长,依旧在跟我玩着爱情心理游戏。他玩着自认为的报复和心机,我只是看破不说破罢了,不想玩,也不愿意和他玩。
我现在很快乐,平淡却幸福,心安而满足。希望你也快快长成一个真正心理成熟的男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