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皮的孩子像草莓,出现问题都在表面,容易及时发现;
乖孩子就像苹果,出现问题,外表依然漂亮,藏在心里面的问题却不容易发现。
——噗噗爸爸
1
孩子刚进幼儿园,开学初我都会让家长填写一份“家庭信息”调查表,方便我尽快了解和掌握每个孩子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尽快的帮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
在调查表中,请写出你认为孩子的6个优点并用事例说明,其中“乖”一词出现频率最高。
不知何时起,我们开始把“乖”和“不乖”作为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与否的标准。
当然,那些在家和学校到处惹事生非、调皮捣蛋的孩子,谁看了都会头大,抑制不住自己的“暴脾气”。同时,我们往往关注最多的也是不乖的孩子,付出最多的时间、精力去管教、引导和揣摩不乖孩子行为背后的内在需求。
这是因为他们能够随心所欲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以自己的方式探索那个充满无限可能性的自我,而不是那个我们刻好的“完美小孩”。
可是,乖孩子就不一样。
2
所谓的“乖巧”常是一种懒惰的逻辑。养育一个孩子太辛苦了,所以很多父母就希望孩子乖一些,不捣乱,不给我们制造麻烦,从而,服从就成为乖孩子的最大特点。
他们看起来听话、懂事、省心,外表一切正常,所以,“乖孩子”常常是我们忽略的对象,觉得根本不需要我们操心。
因此,我们忽略了一点就是,乖孩子一般分为两种:
一种是没主见讨好型的乖,我们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我们高兴什么,他就做什么;
另一种是有主见的乖,他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样的事,不刻意迎合我们的需求。
遗憾的是,大多数的“乖孩子”是第一种。
比如在“家庭信息”调查孩子优点“乖”时写了这样一个情景:
朋友到家里来玩,妹妹想玩他手里的玩具,只要说:“哥哥应该照顾妹妹,先把玩具给妹妹玩。”他就会把玩具让给妹妹。
在这个情景中,我们会发现:3岁的孩子正是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学会去分享,特别是自己正沉浸在游戏中,那就更难去分享了,可是他为什么这么自然的去接受?
想必,只是为了得到我们口中“真乖”、“真听话”、“真懂事”的夸奖,而压抑自己内心的需求,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一味顺从。
这压抑内心的需求和忽视自己的真实感受以及一味顺从的含义是:我不好,我只会给大人惹麻烦,我好想哭,好想撒娇,但我知道,那样我在大人眼里就更不可爱了,这都是我的错,我一点价值都没有......
这样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不会去表达自己的想法,更加不会去与他人争辩,总会按照他人的想法去做事情。
3
心理学家说:“小时候表现越“乖”,越“懂事”的孩子,长大之后心理问题越多。”
原因就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喜爱和表扬,孩子们渐渐学会了忽略自己真正的感受,压抑自己的内在需求,尽管内心十分痛苦,也要努力做出那个“乖”的模样让自己讨人喜欢。
朋友说:“小的时候,很想要一把玩具气枪,路过玩具气枪店。有个小朋友哭喊着让妈妈买气枪,孩子妈妈最终跟他买了。而我妈妈在旁边说:“你看,那个小朋友真不懂事。”紧接着说:“那你想要吗?”朋友说:“不要。”妈妈骄傲的说:“你真是我的乖儿子,从来不乱要东西。”
他说:“打心底讲,其实是很想要那把银色的气枪在阳光的照耀下散发出白色的光芒。只是,“懂事”和“乖”,是那个年代对小孩子的最高赞誉。
我这个朋友从小学到初中一直都非常懂事听话,突然到市里读高中,脱离了父母的监控,整个人就开始放飞自我,开始逃课、打架上网,把小时候没做过的事情全都做一遍,就像在找补小时候丢失的“任性”和“叛逆”。
他妈妈现在还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让曾经引以为豪的“乖儿子”,上高中之后如同变了一个人。
其实这都是小时候种下的苦果。
有一个比喻说:
“熊孩子”就像草莓,出现了问题就在表面,很容易及时发现和引导;
“乖孩子”就像苹果,出现了问题,外表依旧漂亮,藏在心理的问题不容易发现。
而他,就是那个“苹果”,常常被人忽视。
4
孩子最大的需求,就是被人看见,被家人关注。
在生活中你会发现:越“乖”的孩子依附性越强,自主性越差。他们比同龄的孩子更难适应集体生活,有什么需求都不敢表达出来。
记得开学一个月,我带小朋友们在外面做操,我看见天天(化名)在那里直跺脚,我说:“你赶紧去卫生间。”因为,他这个动作已经做了一个月了,我们每次心平气和的跟他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你想上厕所就自己去,是不用跟任何人讲的。”他总是会低着头。
你会发现,越“乖”的孩子,他们更加敏感、脆弱,更懂得观察别人的情绪。直到在幼儿园生活2个月以后,再也没有把尿拉在裤子里。(他终于相信,随时去老师都是不会批评他的)
所以,家长们要注意,不要随便用“你真乖”、“真听话”、“真懂事”这种标签化语言来评价孩子,不要让“乖孩子”成为孩子的负担。
我们要告诉孩子,你拥有说“不”的权利,你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如果你需要爸爸妈妈的帮助,爸爸妈妈会给你提供参考意见。当然,最后做决定的是你。
只有让孩子学会选择,学会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承担相应的结果,才能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品质,最终才能做自己命运的主人。
噗噗爸爸简介:幼稚园柴老师;90后奶爸;家有儿子一枚;武汉市语言、健康、科学优质课一等奖;致力于分享一线育儿观察案例,让您更加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
(欢迎个人转发朋友圈,任何形式的媒体转载,请联系我,否则追究法律责任,谢谢您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