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齐|三十年思想铸剑录

从学生时代迷上哲学,我把大量精力投入理论学习与研究,不觉已过三十年。一个新的思想体系的构建,如同古之铸剑一样,是一个耗费心智充满挑战的艰辛过程,也是一个痛并快乐着的创造过程。天道酬勤,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回看来时路,盘点自己的收获,每一次认知突破都是对生命的厚馈。

一、哲学:创立旋涡论

在现代科学与实践背景下,融合东方元气说与西方原子论,创立旋涡论,使唯物论辩证法获得了自己的时代形态。主要内容:唯物论从“物质”范畴走向“原子”范畴,辩证法从“矛盾”范畴走向“虚空”范畴。旋涡论为存在者建立模型,宇宙万物皆原子,原子由虚空三相构建,A=[+、0、-],对立统一即为存在结构。相互作用是虚空维的交汇扭曲,大道轮回,万物在旋涡中生灭演化……旋涡论用原子(主体~实事)、虚空(动力~求)、旋涡(路径~是)三范畴解析万物演化,把“实事求是”从一个哲学命题拓展为完整的哲学体系,实现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论、实践论的统一。

万物皆有“我”,“我”存在(物质),“我”表达(信息),“我”行动(能量),“我”是原子(主体)。从物质原子到精神原子,认识的本质是生成,在精神世界经历了一个“无→有→变”过程。知识进化需要不断解构与重构,与DNA机制相似,实践与反思构成知识的两极。人类关于宇宙的知识图谱在不断拓展中,语言边界即为存在边界,认知边界即为自由边界。哲学家是在无限虚空为人类探索生存边疆的开拓者。

二、易经:推动周易走向红易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从伏羲画八卦到新文化兴起,千年文脉泥沙俱下需要疏浚。易经作为大道之源,是认知世界的模板,但其发挥作用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完成解构与重构。在学习曾仕强、齐济易经思想基础上,结合中国历史及自身体悟,运用旋涡论研读易经,构建红色易经形态,化神秘晦涩为通俗易懂,于是,六十四卦呈现为六十四个不同场景下的应用哲学。易经智慧与毛泽东思想高度契合,可广泛应用于修齐治平各领域。

易经基于象思维建立,为大道立象,旋涡无处不在,呈现出不同的周期,如:阴阳轮回、六爻轮回、六十四卦轮回。太极图静态看是原子,动态看是旋涡。人因时因位不同而面对境况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求无非是一个旋涡设计,或构建,或维系,或瓦解。天道不绝,留人一线。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信心,实事求是,做出正确选择。

从生到死皆在六十四卦中,人生当循道而行。易为君子谋,天人合一,至诚通神。天垂象,辨吉凶。尽人事,听天命。大道公正,求仁得仁,无怨无悔,故善易者不卜。

易经智慧,不易,变易,交易,简易。易经+历史法则+食物链理论,即可拓展为命运学。

三、心理学:构建“宏观~中观~微观〞统一的大心理学框架

精神健康需要社会系统支持。马克思从物质到精神,基于资本视角探索人类解放之路。王阳明从精神到物质,致良知促成个体精神解放。人格是一棵虚空树,其健康成长遵循毛泽东“农业八字宪法”要求,“土(环境)、肥(文化)、水(情感)、种(禀赋)、密(竞争)、保(保护)、管(教育)、工(工具)”,缺一不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社会主义是治疗心理疾病的系统方案,古今中外的文明成果要服务于人民幸福,构建大心理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精神健康需要生命系统支持。生命是“身、心、意、知、物〞合一,人格是“知、情、意”合一。在生命成长的不同阶段,需求不同,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也不同,人生经历终将影响人格构成。人格的核心是信仰,天人合一,良知主导,贵在立志。阳明心学是构建强者人格之学,其理契合牛顿力学,具体来说:“无善无恶心之体”,良知映照万物,过而不留,这是人格惯性;“有善有恶意之动”,念头是人格响应环境的产物;“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在物心互动中识别念头极性;“为善去恶是格物”,个体遵循本心取舍,知行合一。在人际交往中,两心之间“万有引力”如何度量?一看质量(三观是否趋同),二看距离(人生经历相似度如何)。

精神健康要做好念头管理。易经《观卦》《无妄卦》《艮卦》,亦涉及念头管理内容。精神世界是一个虚空海,念头如波浪起伏,生灭演化……念头是精神原子,研究念头的运行规则,实施念头管理,看破虚妄,静观包容,不迷不惧。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善护念,治未病,知行合一,事上磨练,生命聚焦,降低内耗。念头阴阳同体,一念一命,遵循历史四项法则运行,在精神世界演化出了念头食物链(进而分化出真自我与假自我,构筑人格的阴阳两极),这为精神研究打开了新视野。

文化(我们)~人格(我)~念头(非我),其间的链接机制已明朗。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其理相通。

四、历史学:发展唯物史观,确立历史的演化逻辑为“历史四项法则”

生存需要资源,而资源有限,人类历史是一个争夺资源的斗争过程。如何获取资源?一是生产(包括建立在其上的互利交换),二是掠夺(包括不公平交易、诈骗等),由此产生不同的文明形态,如:农耕文明与海盗文明。

历史演化遵循四项法则:

历史第一法则:命由我造

历史第二法则:等势交换

历史第三法则:弱肉强食

历史基础法则:万物一体

历史四项法则是对唯物史观的继承与发展,为历史学科学化建构了一个系统性框架。历史第一法则产生英雄主义,杰出人物引导群体前进;第二法则产生创新精神,正合奇胜,天道人心是力量之源;第三法则产生现实主义,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历史基础法则是天地人三相构建的物质平台。“天”是气候条件(如:竺可桢曲线,中国近五千年气候变迁在底层支配了农耕王朝的兴衰更替),“地”是地理条件(如:胡焕庸线,作为干湿分界线,深刻影响着不同地域的生产力发展),“人”是民族及文化(如:毛泽东思想诞生前后的中国对比,雷锋精神诞生的土壤是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博奕是一个谈判过程,各自确定谈判底价,相互造势提高要价后进行等势交换,最终形成一个谈判结果。如果和平博奕不成,那就用非和平的方式进行,最终形成一个新秩序。

五、战略学:创立食物链理论

从“狼吃羊”的过程洞悉竞争制胜之根本在于“势”,势=F(人力、工具、时间、空间、信息)。竞争是原子碰撞,强势者为旋涡,弱势者为原子,原子受到旋涡控制。以此解析三十六计及兵法思想,逻辑一以贯之。势思想最终进入历史四项法则中,演变为“等势交换”“弱肉强食”两项法则,秩序由强势者建立,界定阴阳乾坤,于是,社会食物链形成。封建主义借助土地“人吃人”,资本主义借助资本“人吃人〞,而社会主义借助劳动交换构建命运共同体,遏止“人吃人〞的游戏规则。

食物链分自然食物链与社会食物链,其中:自然食物链由物种之间的猎食关系演变而来,人类借助生产力提升自己的自然生态位;社会食物链由生产关系决定,社会分工形成社会角色,最终影响到分配格局。社会食物链进一步细分是物质食物链与精神食物链,如:枪杆子与笔杆子,都是掌控秩序的工具。精神食物链再细分,则是:知(认知食物链)、情(情感食物链,五情相生相克)、意(审美食物链)。伴随信息化发展,数据食物链的作用日益凸显。食物链存在演化方向、内在平衡、资源支持等问题。运用食物链理论研究毛泽东战略思想,解读中美博奕走势,解析历史唯物主义,大道通畅,逻辑合一。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战略规划的本质是,预判食物链演化趋势,提前布局卡位,利用先发优势实现自身生态位的进化,甚至实现食物链的颠覆性重造。

六、经济学:在易经《井卦》中发现经济学的胚芽       

人类文明建立在人口繁衍与产品生产的基础上。产品生产链:真善美(信仰/宗教、哲学/数学、科学、艺术)→技术(精神化方案)→产品(物质化方案)→交换(市场或战场)。文明进步最终体现在对人类生命的认知、尊重与保护上。

社会在(人~货~币)旋涡中运行。经济学是整合资源平衡供求矛盾的方案设计学,既要满足当下所需,又要构建未来优势。经济学的胚芽蕴藏在《井卦》中,一个理想的经济模式要求:质量为本,系统平衡,信用维护,基础支持,服务人民,可持续发展。进入大数据时代,不确定性增加,经济学可以此为基重建因果链,获得解释世界、预测世界、干预世界的能力。

将五行理论引入经济学后发现,货币五大职能(价值尺度、贮藏手段、交换媒介、支付手段、国际货币),社会五大输出(产品、安全、规则、文化、生态),人类五大需求(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文明五大形态(农耕、工业、商业、数智、共生),逐一对应于五行(土、金、水、木、火)。五行轮回,生克平衡,构建出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旋涡。五行出问题,必然酿危机。以此观察大国博奕历史演化,会有新启迪。货币通神,但它仍在五行中受到天道制约。

一个经济体的发展,由社会主要矛盾支配,并因时态(和平/战争/危机)不同而适时调整。货币与资源的链接能力,就是国家战略的知行合一。整合资源,运用计划机制(旋涡力量)与市场机制(原子能动性),其意义如同物理学完成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的统一。

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学,前提是生命平等,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基准评估价值(常态劳动是增加时间创造价值,科学创新是节约时间创造价值),提升生产力平台运行效率,助力社会整体进步。等价交换依赖于力量均衡,现实世界是等势交换。社会内卷是时间投资三角(创造财富、享受生命、学习研究)平衡被破坏,可持续发展出现问题,最终要靠发展社会主义来解决。

七、企业理论:创建企业年鉴学

在中华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企业在崛起,企业理论研究也在蓬勃发展中。创建企业年鉴学,立足企业实践,聚焦企业逻辑,推进企业全维全域式研究,助力企业在实践基础上构建适合自身的企业哲学,知行合一,提升核心竞争力,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圈。

企业是一个生命旋涡,其质量管理从人开始:领导质量(人格与表率形成的文化)→员工质量(态度与能力)→工作质量→产品质量→企业质量→未来质量。企业年鉴学面向未来开放,面向实践开放,面向人类认知体系开放,突破企业内部不同专业间的认知壁垒,提升企业一体化运作质量。

在企业理论研究中,将历史四项法则引入营销领域,重构品牌理论,为价格策略设计提供方法论。曾针对企业文化、体系管理、商务谈判、物流管理、产品营销等主题,撰写过系列专题文章。

八、评论

基于旋涡论视角,解读经典(《大学》《心经》《道德经》《传习录》《矛盾论》……),评论当代重要思想创新成果,辨识其真理边界,以及撰写影评、书评、时评等文章。

罗列部分内容:

哲学原创体系评论(何在涵合论、马建勋圆点哲学、王晓华个体哲学、张占高交换哲学、江上郎极限论、郭韶华辩证本体论……)

哲学原创思想评论(王树人象思维、赵汀阳历史链……)

重要思想创见评论(郭松民毛学研究、张文木战略思想、石勇食物链思想、郑永年知识生产思想、宋圭武美学观点……)

经营哲学思想评论(稻盛和夫旋涡思想、任正非灰度哲学、张瑞敏人单合一论、宁高宁企业成长论、张小龙产品设计思想、刘润商业模式思想、陈春花协同共生论、潘伟涛个人品牌设计思想……)

影评(《流浪地球》《中国机长》《攀登者》《长津湖》《我和我的父辈》……)

书评(费孝通《乡土中国》、梁鸿《出梁庄记》、吴军《格局》、苏占敏《论语解评》……)

社会热点评论(抗疫系列、王东岳现象、李子柒现象、地域音乐名片……)

九、……

十、……

北宋著名思想家张载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如黄钟大吕,震撼着世人心弦,成为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在人类悠长的思想长河中,能为之做出一滴水的贡献,亦是一种人生幸福。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我的期待,生命不止,精进不辍。笔耕,让自己的心态保持开放与年青。

(2023年12月3日)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