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神聚”写作指导之三:线索单一,通贯全篇

线索单一,通贯全篇,就是通过某一根红线,将全文所有的内容联结起来。由于散文篇幅短小,不同于小说往往有多条线索,也不同于诗歌常常以想象为线索,而大多用一条线索来串文,且一般表现为明线,脉络清晰,线索单一,便于“神聚”的实现,便于读者把握。可见,这种“神聚”方法,就是用好线索,连好线索。常见的神聚线索有如下两种情况。

一、以情为线索通贯全篇,使散文的神集中而凝炼。这种感情在文中多次出现,首尾连成一线,并串起众多的人和事。至于情感的色彩和角度,则因散文的“神”而定,因写作意旨而定。例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采用了这种神聚方法。它虽为一篇游记散文,且游踪模糊,但感情线索却十分明显,这就是一个“乐”字。文章从头至尾,始终以“乐”贯穿,处处有“乐”意,段段见“乐”情,这样,以“乐”为线,将众多的美景、零散的游事、活动的游人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直言了作者的内在情感,展示了抒情过程和衬托经过,使全文形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文章“神聚”的特点显得十分突出。

二、以物为线索贯穿全篇,使散文的神集中而凝炼。这种物,是联结文中人事情的纽带,是散文之神的具体体现。物的选择要典型,要有代表性,要确实可以将散文的神“聚”得起来,这种物要与主题、与所写的人和事有十分密切和谐的关系。例如,有一篇习作《故乡的蒲》,就采用了这种神聚方法。文章以故乡的“蒲”这一典型之物为线索,发展经过是:“飘飘的蒲絮→绿绿的蒲叶→绿色的蒲叶帽子→蒲絮做的小枕头→蒲叶门帘窗帘→蒲絮叶编成扇子→蒲叶编成鞋子。通过蒲的牵引,“我”又重温了童年的梦幻,还有美好的憧憬,对故乡的热恋等。以“蒲”为线,将文中众多的人和事串连起来,产生了很好的神聚效果。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一点,就是无论是情是物,线索一旦确定之后,就要沿着它延伸下去,而且要明朗,中途不能脱节,不能中断,不能分散,这样才符合线索“神聚”要求,从而使文章更吸引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运动一下饿死了,下楼煮了饺子马上赶来写简书,生怕又忘了。 睡到很迟才去外婆家吃饭,结果什么都没吃,碍着面子说吃过了...
    将去君阅读 799评论 0 0
  •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质,是一片肺腑之言,感恩,就是一汪奔涌的灵泉,时刻为了你滋润着生命的繁花。...
    水田开心之果阅读 4,971评论 0 4
  • 当一个人对你示好时,千万不要以为是爱或喜欢,也许他或她对你好,只是因为他或她已经习惯这样了,而不是只是因为你才这样...
    9785WYB阅读 1,5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