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环:美人敌不过江山

01 宛转蛾眉马前死

公元756年6月13日凌晨,天还没有透亮。

我们的唐玄宗也就是李隆基带着杨玉环和一大队人马离开长安城,逃亡去巴蜀。

那时安禄山已经攻破潼关,直奔长安城来了。战争开始席卷大唐。

史称“安史之乱”。

第三天中午,等他们到达马嵬坡时,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在混乱中,却被愤怒的士兵趁机给杀了。将士们一致认为宰相杨国忠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

李隆基看着怒火中烧的兵士们,自身也难保,也不敢动怒追究。

可禁军头领陈玄礼站出来跟李隆基说:“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意思是杨国忠谋反,贵妃是他妹妹,肯定是一伙儿的,所以她也不能留。

李隆基一下子愣住了。

旁边的高力士知道皇上为难,于是,他凑到李隆基的耳边说:“陛下,我也相信贵妃不知情,但是将士们杀了杨国忠,如果贵妃不死,他们哪会心安?他们心不安,您的安全就……希望陛下慎重考虑。”

危难之际,不舍美人,便得舍江山,孰轻孰重。

一个帝王,在江山和美人之间,终究还是选择了江山。

唐玄宗当即下令赐死杨贵妃。

高力士把贵妃带到一座庙里,叫两个内侍将她用白绫子缢死在了佛堂前。我们的杨贵妃就这样香消玉殒了,那个时候,她才38岁。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事后,李隆基吩咐高力士将杨玉环的遗体用华服包裹,潦草地葬在路边。

这就是著名的“马嵬坡兵变”。

可想而知,作为男人,贵为天子,却无力保护自己女人的那种痛。杨玉环死后,李隆基对杨贵妃朝思暮想,深情不移。他写了一曲《雨霖铃》,命乐师张野狐吹奏,以寄托对杨贵妃的哀思。

马嵬坡,这三个字就像三把利剑,深深地刺进李隆基的心里,折磨着他的整个余生。


02 杨家有女初长成

杨玉环,被誉为中国四大美女之羞花。

于719年6月1日那天生于四川成都。

她出生名门:高祖是隋朝高官,到父亲这一代,尽管官职都不太高,但也都是实权单位。

所以她从小生活优渥。

只是在她10岁时父亲就过世了,后来在叔叔家长大。虽然寄人篱下,但叔叔把她当成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给她最好的教育,琴棋书画、歌舞词曲,样样都学。

杨玉环聪明伶俐,尤其舞蹈方面极有天赋。

叔叔是洛阳的官员,人脉广阔且质量高,这为杨玉环的眼界开阔了不少,也给她将来出嫁皇族提供了机会。

杨玉环长大成熟,她本就天生丽质,加上擅长曼妙歌舞,很快成了“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对象。

735年7月的这天,李隆基的女儿咸宜公主大婚。杨玉环受邀做了公主的伴娘。

婚礼上,咸宜公主的哥哥寿王李瑁无意间看到了杨玉环。李瑁只看了一眼,就被这个女孩给迷得神魂颠倒!

婚礼一结束,李瑁便去找到母亲武惠妃,说:要娶杨玉环。

武惠妃调查杨玉环的身世后也觉得她不错。5个月后,杨玉环和李瑁结了婚,她也从此改进自己的命运,迈进了大唐皇室。

那时她才17岁。


3  六宫粉黛无颜色

杨玉环和李瑁结婚后,时间过去四年多。

武惠妃已经过世了。李隆基对李瑁的母亲武惠妃一往情深,日夜思念,寝食难安。

有天早朝,有个大臣请奏,说杨玄琰有个闺女“姿色冠世”。令李隆基再次注意到了他的这个媳妇。

740年10月,李隆基照例到骊山洗温泉。突然下召:寿王妃杨玉环随侍华清宫。

李瑁当然心知肚明。但不敢违令。

在这里,杨玉环为李隆基表演了她擅长的《霓裳羽衣曲》的舞蹈。如仙女飘逸,极尽其美。

时人有《华清宫》云:

天阙沉沉夜未央,

碧云仙曲舞霓裳;

一声玉笛向空尽,

月满骊山宫漏长。

杨玉环在舞蹈方面的天赋极高,是历代后妃中数一数二的舞蹈家。虽然体态丰腴,但身段妖娆,如风摆杨柳,柔软无骨,又恰似巧燕翻飞,灵活轻盈。

对杨玉环的舞姿,白居易是这样形容的:飘然转旋回雪轻,嫣然纵送游龙惊。

而《霓裳羽衣曲》这首宫廷乐舞是李隆基的得意之作,被这个女子跳得这么美,这一下子把李隆基给吸引住了。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李隆基不能自拨,彻底痴迷上了杨玉环。他跟高力士说:“朕得玉环,如获至宝,实是平生第一快事。”

这位君临天下的帝王,把本有的伦理道德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一年,杨玉环22岁,李隆基56岁。


4  云想衣裳花想容

外人形容杨贵妃,肤如凝脂,颜如花开。诗人李白亲眼见过这个美女,当下放歌《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但作为一个女人,面对浩浩渺渺的大唐王朝,后宫美女如云,如果仅仅靠着美貌姿色,还不足以打动大唐天子。

杨玉环善解人意,一言一行都能打动人心。《旧唐书杨贵妃传》记载:她“每倩盼承迎,动移上意。”李隆基愁苦时,她奏曲吟唱,轻轻起舞;李隆基疲惫时,她吴侬软语,极尽温柔。

更难得的是,杨玉环从不参和朝廷政治,不插手权力之争,这才让一个大唐天子真正动心了。

他们在一起抚琴跳舞,编排了令后世惊叹的《霓裳羽衣曲》,他们不仅是伴侣,更是艺术上的知音。

相传,有一年在华清宫的长生殿,正值七月七日,李隆基和杨玉环在这里对着牛郎织女二星,双双跪拜,发下誓言:“愿世世为夫妇!”

一段本来遭人非议的不伦之恋竟成了一个千古流传的爱情传奇。


5  三千宠爱在一身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李隆基是真喜欢杨玉环。他把后宫其他妃嫔统统都忘了,整日与杨贵妃形影不离。百官宴会,朝廷大典,无不把杨玉环带在身边。

为了讨她的欢心,李隆基也是煞费苦心。专为贵妃制造锦绣的工匠,竟达七百人,还在骊山的华清池专为她打造了温泉浴场。

贵妃的一日三餐自然是要讲究。一餐要烹饪数千种食品。

杨玉环特别喜欢吃荔枝,可是荔枝盛产于岭南,且保鲜期很短。为了讨杨玉环欢心,李隆基就专供特产荔枝。

为了保证荔枝送到长安城还像刚摘下来那样新鲜,就派人骑马昼夜飞奔接力送。

唐代诗人杜牧在《过华清宫》一诗中写道:“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现在还有个荔枝品种叫妃子笑。

杨玉环要出去游玩,李隆基就派自己的心腹高力土亲自牵马赶车,一大队人马,前呼后拥,浩浩荡荡。

当然,他们有时也有矛盾。

有时李隆基宠爱其他妃子的时候,杨玉环就吃醋了,于是生气跑回了娘家,李隆基拗不过,还得去哄着回来。

杨玉环给了李隆基普通人婚姻爱情的甜蜜感觉。


6  在天愿作比翼鸟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杨家从此不可一世,平步青云。

尤其是杨国忠,最终他官至宰相,与安禄山相互倾轧,水火不容,亲自点燃了“安史之乱”的导火索。

当时,为了奉承杨玉环,所到之处,大小官员纷纷送上当地的“土特产”。自此,大唐奢侈之风日盛。

这也便成了杨玉环是为红颜祸水的罪证之一。

自古以来,人们便喜欢将亡国的锅扣在美人头上。可作为一个女人,受人宠爱有什么过错呢?

美人何辜,美却成责。

李隆基自身耽于美色、荒废国事,以及国家的内乱等都跟大唐衰落有关系。

没有杨玉环,可能还会有李玉环,王玉环。

马嵬坡兵变,本是一次有蓄谋已久的夺权政变,杨贵妃只不过是为帝王的江山之争 做了挡箭牌。

红颜多薄命啊!

杨玉环有过被盛极一时的宠爱,也有魂断马嵬坡的悲惨。

唐玄宗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与杨贵妃花前月下,海誓山盟的恩爱之情,在中国历史帝后之间是绝无仅有的。

后来,白居易把杨玉环和李隆基的故事写成了《长恨歌》,名留千史。

……

七月七日长生殿,

夜半无人私语时。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

此恨绵绵无绝期。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