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抄袭行为?简单地说就是使用了别人的文字或观点而不注明就是抄袭。
美国现代语言联合会《论文作者手册》对剽窃(或抄袭)的定义是:剽窃是指在你的写作中使用他人的观点或表述而没有恰当地注明出处。通常剽窃有两种:一种是剽窃观点,用了他人的观点而不注明,让人误以为是你自己的观点;一种是剽窃文字,照抄别人的文字表述而没有注明出处且用引号,让人误以为是你自己的表述。
美国哈佛大学在其相关的学生手册中指出,“如果你的句子与原始资料在观点和句子结构上都非常相似,并且结论与引语相近而非用自己的话重述,即使你注明出处,这也是抄袭。你不能仅仅简单改变原始资料中的几个词语或者对其进行摘要总结,你必须用你自己的语言和句子结构彻底地重塑你的总结,要不就直接引用。”可见,对别人的内容的使用必须进行全面的重写,否则就有抄袭的嫌疑。但这里要避免胡乱拼凑和揉合。
总体来说,不希望抄袭是因为我们必须尊重别人的脑力劳动成果,也希望别人能尊重我们的脑力劳动成果。反而观之,以上的字句无不是抄袭,只是标明了引文出处。
遇到有人抄袭自己时,为什么自己会生气呢?不能在这种状态保持“平常心”?这个时候不是要指责别人抄袭了,而是要观察自己内心的时候了。
1、自己的东西是不是完全是原创呢?有没有借鉴过前人的经验?模仿过别人的言、行?答案是肯定的,人就是从模仿开始的,包括今天的仿生学,无时不刻的在抄袭和模仿着动物和植物,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改进,加上更多的优点。这就是人类发展的基础。
为什么喜欢抄袭呢?恐怕除了沽名钓誉,见利忘义以外,还有人本性的原因,一是图省事,二是自己现在会的东西就会很自然的以为自己原来就会,这自己接受的观点就是自己的观点,这个是正常人的本性。
2、怀疑别人抄自己的文章时得到了应该本属于自己的利益或者名誉。其实“三代以下无圣人”很多理念、原则、方法、工具都已经被前人总结的很好了,现在的只是“翻新”。很多作者只是偶尔在遇到没有任何声明和招呼的前提下被人使用,并冒充自己是此“原创”的主人,这个时候才会感觉有些气愤罢了。
偶尔起嗔念的时候,要看一下自己的东西是不是被抄到了灵魂。如果没有,这个时候还是有必要帮忙更正一下的。如果抄的内容比自己的更精妙,还是要称赞和鼓励的,毕竟也是有了超越模仿的脑力劳动。
3、为什么要写东西呢?现在必须承认,目前自己是出于平常人的提高个人影响力,存在感和美誉度而写作。却忘了六度之精进的本意,所以发现被人高仿和山寨了才会有痛苦,如果在错误的道路继续下去,为了出名而写作,只能像过气的名星,靠自爆和走光吸引眼球了。
“佛海无边,道海高远,学无止境,真理研习不可停顿。若有过失,遇人指点,立即改正;凡对众生有利益工作,当仁不让,尽力去做,精进不怠,彼岸自达。”
回头再看自己的“平常心”,其实是源于对已经过往事情的成见。想修行为一个行业的一代圣人,不能选择出言不逊或者大打出手,而是应该从容面对,保持内心的强大。当然,如果有确切的证据和必要,不排除用法律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