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维数组中的查找
题目描述
在一个二维数组中(每个一维数组的长度相同),每一行都按照从左到右递增的顺序排序,每一列都按照从上到下递增的顺序排序。请完成一个函数,输入这样的一个二维数组和一个整数,判断数组中是否含有该整数。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boolean Find(int target, int [][] array) {
if(array==null||array.length==0||array[0].length==0){
return false;
}
int i=0;
int j=array[0].length-1;
while(i<array.length&&j>=0){
if(target==array[i][j]){
return true;
}else if(target<array[i][j]){
j--;
}else{
i++;
}
}
return false;
}
}
2.替换空格
题目描述
请实现一个函数,将一个字符串中的每个空格替换成“%20”。例如,当字符串为We Are Happy.则经过替换之后的字符串为We%20Are%20Happy。
思路1:从头到尾扫描字符串,遇到空格,将后面的字符串后移2位,然后做替换
缺点:后面的字符串将被移动多次(多次赋值)。如果有O(n)个空格,字符串将移动O(n)次,每次需要移动O(n)个字符,所以时间复杂度是O(n^2)
思路2:从后往前开始字符串的替换和移动。首先遍历一次字符串,找到所有空格的数目。替换后字符串长度为 原来的字符串长度+空格个数*2。我们新建一个数组,从尾部开始向前遍历原数组,如果是空格,则新数组的位置替换成“%20”,新数组的下标逐个递减3格;如果不是空格,直接复制原数组的内容到新数组对应位置,下标都减1格。
注意:
1.空字符串
2.null输入
3.没有空格的情况
4.空格在头,中,尾的情况
知识点:
1.StringBuffer线程安全。内部char[]数组,方法前加synchronized关键字
2.StringBuffer中的capacity和length是不同的,capacity是容量,而length是实际字符串长度。当我们new StringBuffer(16)的时候,我们得到的是一个capacity=16,length=0的StringBuffer。
3.返回值是String,StringBuffer需要toString转化
4.从char[]到String,不能通过toString方式(没有重写这个方法,实际使用的是Object的toString,即返回了地址),而通过new String(char[] array)方式
5.StringBuffer的get和set:str.charAt(i)、str.setCharAt(int index,char newChar)
6.String的get和set:str.charAt(i)、String不可变,可以将String转化成StringBuilder/StringBuffer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static String replaceSpace(StringBuffer str) {
if(str==null||str.length()<=0){
return str.toString();
}
int count=0;
for(int i=0;i<str.length();i++){
if(str.charAt(i)==' '){
count++;
}
}
char[] newStr = new char[str.length()+count*2];
int i=str.length()-1;
int j=newStr.length-1;
while(i>=0){
if(str.charAt(i)==' '){
newStr[j--]='0';
newStr[j--]='2';
newStr[j--]='%';
}else{
newStr[j--]=str.charAt(i);
}
i--;
}
return new String(newStr);
}
}
3.从尾到头打印链表
题目描述
输入一个链表,按链表值从尾到头的顺序返回一个ArrayList。
思路一:用栈。先进后出。
要点:
1.注意判断null值
2.stack的pop和peek方法可能会抛出EmptyStackException(),所以需要先调用empty()判断是否为空,然后再进行操作
/**
* public class ListNode {
* int val;
* ListNode next = null;
*
* ListNode(int val) {
* this.val = val;
* }
* }
*
*/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Stack;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ArrayList<Integer> printListFromTailToHead(ListNode listNode) {
ArrayList<Integer> result = new ArrayList<Integer>();
if(listNode==null){
return result;
}
Stack<Integer> stack = new Stack<Integer>();
ListNode currentNode = listNode;
while(currentNode!=null){
stack.push(currentNode.val);
currentNode = currentNode.next;
}
while(!stack.empty()){
result.add(stack.pop());
}
return result;
}
}
思路二:用递归的方式。递归的终止条件是下一个节点为空指针。
需要注意,如果是递归,需要把返回结果的list放在递归函数外,以免每次递归时被归0
public class Solution {
ArrayList<Integer> result = new ArrayList<Integer>();
public ArrayList<Integer> printListFromTailToHead(ListNode listNode) {
if(listNode==null){
return result;
}
printListFromTailToHead(listNode.next);
result.add(listNode.val);
return result;
}
}
4.重建二叉树
题目描述
输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结果,请重建出该二叉树。假设输入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结果中都不含重复的数字。例如输入前序遍历序列{1,2,4,7,3,5,6,8}和中序遍历序列{4,7,2,1,5,3,8,6},则重建二叉树并返回。
思路:
前序遍历的首个节点是根节点,接下来是所有左子树节点,最后是所有右子树节点。利用中序遍历得到左子树节点个数和右子树节点个数;再对左右子树分别重复上述步骤,进行迭代。
1.前序遍历和层次遍历是不同的。前序遍历是根左右,深度优先,会遍历完左子树再遍历右子树;层次遍历是广度优先。同层从左到右遍历。
2.前序遍历的序列,首个节点是根节点。再之后是全部的左子树节点;再然后是全部的右子树节点。所以给出前序遍历序列之后,我们需要找到左子树截止的位置;
3.这里可以借助中序遍历的特点,根节点左边的是全部的左子树序列,根节点右边的是全部的右子树序列。
4.如果是后序遍历,则按照左右根的顺序,最后一个节点是根节点,根节点前面是右子树的全部节点,再往前是左子树的全部节点。也需要找到一个左右子树的分界点。
如果是前序+中序/后序+中序,可以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如果是前序+后序,无法唯一确定一棵二叉树。
相关问题:
1.二叉树遍历(已知前序和后序遍历,求中序遍历的可能的序列数)
https://blog.csdn.net/qq_37437983/article/details/79613947
2.已知前序和中序,求后序遍历
递归。后序遍历 右子节点紧挨根节点(如果有的话);左子节点位置在根节点前,右子树节点前的位置。
如果,i是后序遍历数组每次迭代的根节点位置,j是右子树长度;则i-j-1是左子树根节点的位置,i-1是右子树根节点的位置。
https://blog.csdn.net/qq_29375837/article/details/81160362
/**
* Definition for binary tree
* public class TreeNode {
* int val;
* TreeNode left;
* TreeNode right;
* TreeNode(int x) { val = x; }
* }
*/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TreeNode reConstructBinaryTree(int [] pre,int [] in) {
TreeNode node=construct(pre,in,0,0,in.length-1);
return node;
}
public TreeNode construct(int [] pre,int [] in,int preStart,int inStart,int inEnd){
TreeNode node=null;
if(pre==null||in==null||preStart<0||preStart>pre.length||inStart<0||
inEnd>in.length-1||inStart>inEnd){
return null;
}
for(int i=inStart;i<=inEnd;i++){
if(in[i]==pre[preStart]){
node = new TreeNode(pre[preStart]);
node.left = construct(pre,in,preStart+1,inStart,i-1);
node.right = construct(pre,in,preStart+(i-inStart)+1,i+1,inEnd);
break;
}
}
return node;
}
}
5.用两个栈实现一个队列
题目描述
用两个栈来实现一个队列,完成队列的Push和Pop操作。 队列中的元素为int类型。
思路:push不变
pop时先判断stack2是否为空,不为空直接pop stack2;为空则把stack1的元素逐一出栈再入栈stack2,最后pop stack2
遵循先进先出
import java.util.Stack;
public class Solution {
Stack<Integer> stack1 = new Stack<Integer>();
Stack<Integer> stack2 = new Stack<Integer>();
public void push(int node) {
stack1.push(node);
}
public int pop() {
if(stack2.empty()){
while(!stack1.empty()){
int node = stack1.pop();
stack2.push(node);
}
}
return stack2.pop();
}
}
附加:如果是用两个队列实现一个栈呢
思路1:queue1做进出队列,queue2做中转队列。push直接push到queue1,pop的时候,先把queue1的全部元素pop到queue2,然后queue2.pop,再把queue2中的所有元素pop回queue1(效率不高)
思路2: queue1和queue2都做进出队列。
push的时候,选择非空的队列进行push,如果都空,选择queue1
push。
pop的时候,把非空队列的元素全部pop到空队列,然后pop。
6.旋转数组的最小数字
题目描述
把一个数组最开始的若干个元素搬到数组的末尾,我们称之为数组的旋转。 输入一个非减排序的数组的一个旋转,输出旋转数组的最小元素。 例如数组{3,4,5,1,2}为{1,2,3,4,5}的一个旋转,该数组的最小值为1。 NOTE:给出的所有元素都大于0,若数组大小为0,请返回0。
关键点:
1.首先,“若干个元素搬到数组的末尾”中的若干个,可以为0个;即{1,2,3,4,5}也是{1,2,3,4,5}的一个旋转。
2.可以有相同元素。
10111是01111的一个旋转
11101也是01111的一个旋转
思路:
思路1.遍历得最小:O(n)复杂度
思路2.优化一点。发现后面的元素小于前面元素,则break。O(n)复杂度
思路3:利用二分法。O(logn)复杂度
利用二分法需要考虑缩小的条件。
考虑对于一个非递减数组有下面的情况:
(1)旋转0个元素。即旋转后的数组也非递减。返回数组第一个元素即可。这时只要判断出第一个元素小于最后一个元素,必定是这种情况
(2)如果旋转了,则必定是两个非递减数组的拼接。我们用low在第一个非递减数组中,high在第二个非递减数组中,不断缩小边界。mid是low和high的中间位置。
最小元素位于两个非递减数组的分界处。
如果low指向的值小于等于mid指向的值,说明low和mid都位于第一个非递减数组,low可以后移至mid的位置,依旧还是位于第一个非递减数组。
如果high指向的值大于等于mid指向的值,说明mid和high都位于第二个非递减数组,high可以前移至mid的位置,依旧还是位于第二个非递减数组。
最终,low将指向第一个非递减数组的最后一个元素,high将指向第二个非递减数组的第一个元素(即分界处)。这时,low和high将相邻,这就是循环结束的条件。high指向的位置就是最小元素的位置。
(3)在(2)中还包含着一个特殊情况。比如10111。它的low,high,mid指向的值相同,但是显然,low不能缩小到mid的边界。这说明,当low,high,mid指向值相同的时候,我们无法判断该如何移动指针。这个时候,应该改用遍历的方式。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NumberInRotateArray(int [] array) {
if(array==null||array.length==0)
return 0;
int low = 0;
int high = array.length-1;
int mid = low;
while(array[low]>=array[high]){
if(high-low==1){
mid = high;
break;
}
mid = (low+high)/2;
if(array[low]==array[mid]&&array[mid]==array[high]){
return inOrder(array,low,high);
}else if(array[low]<=array[mid]){
low = mid;
}else if(array[high]>=array[mid]){
high = mid;
}
}
return array[mid];
}
public int inOrder(int[] array,int low,int high){
for(int i=low;i<high;i++){
if(array[i]>array[i+1]){
return array[i+1];
}
}
return array[high];
}
}
7.斐波那契数列
用循环,不要用递归
注意取值,是否超过int范围(一般10位)
39是63245986,没超。
保险起见,可以使用long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Fibonacci(int n) {
if(n==0)return 0;
if(n==1)return 1;
int[] fib = {0,1};
int result =0;
for(int i=2;i<=n;i++){
result = fib[0]+fib[1];
fib[0]=fib[1];
fib[1]=result;
}
return result;
}
}
变种1:跳台阶
一只青蛙一次可以跳上1级台阶,也可以跳上2级,求该青蛙跳上一个n级台阶总共有多少种跳法(先后次序不同算不同的结果)
解法:如果只有一级台阶,有1种跳法;如果有2级,有2种跳法。(初始)
如果有n级台阶(n>2),那么如果第一步跳1,有f(n-1)种跳法;如果第一步跳2,有f(n-2)种跳法。所以,f(n)=f(n-1)+f(n-2)
如果先后次序不同算相同的结果的话:n/2 +1种结果
变种2:变态跳台阶
一只青蛙一次可以跳上1级台阶,也可以跳上2级……它也可以跳上n级。求该青蛙跳上一个n级的台阶总共有多少种跳法。
思路1:
如果只有一级台阶,有1种跳法;如果有2级,有2种跳法。(初始)
如果有n级台阶,那么第一步可以跳1,2,3,……,n。所以剩下的分别有f(n-1),f(n-2),f(n-3)……,f(1),1种跳法。
用一个长度为n的数组存储之前计算出来的值。
f(n)=f(n-1)+f(n-2)+……+f(1)+1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JumpFloorII(int target) {
if(target==0)return 0;
if(target==1)return 1;
if(target==2)return 2;
int[] pre = new int[target];
pre[0]=1;
pre[1]=2;
int result=pre[0]+pre[1];
for(int i=2;i<target;i++){
pre[i]=result+1;
result+=pre[i];
}
return pre[target-1];
}
}
然而,这种方式仍然不是最简单的
由于
f(n)=f(n-1)+f(n-2)+……+f(1)+1
f(n-1)=f(n-2)+……+f(1)+1
所以f(n) = 2f(n-1)=22f(n-2)=22……f(2) = 2(n-2)*f(2)=2(n-1)
可以根据这个递推式去做。
pow(2,n-1)或者1<<n-1
变种3:矩形覆盖
题目描述
我们可以用21的小矩形横着或者竖着去覆盖更大的矩形。请问用n个21的小矩形无重叠地覆盖一个2*n的大矩形,总共有多少种方法?
可以转化成变种1的思考方式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ctCover(int target) {
if(target==0)return 0;
if(target==1)return 1;
if(target==2)return 2;
int pre1= 1;
int pre2= 2;
int result =0;
for(int i=2;i<target;i++){
result=pre1+pre2;
pre1=pre2;
pre2 = result;
}
return result;
}
}
8.二进制中1的个数
位运算是属于二进制数的运算
基本知识
- 代码中在数字前加前缀
0x十六进制
0b二进制
0八进制 - 操作
&
^
|
m<<n:最左边的n位将被丢弃,同时在右边补上n个0
m=m>>n:最右边的n位将被丢弃。如果是有符号数,用数字的符号位填补
左边的n位
m>>>n:无符号右移,补0 - 原码、反码和补码
https://blog.csdn.net/hittata/article/details/9108323
计算机中的负数表示是补码
以负数-5为例:
1.先将-5的绝对值转换成二进制,即为0000 0101;
2.然后求该二进制的反码,即为 1111 1010;
3.最后将反码加1,即为:1111 1011
所以Java中Integer.toBinaryString(-5)结果为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11. Integer是32位(bit)的.
题目描述
输入一个整数,输出该数二进制表示中1的个数。其中负数用补码表示。
思路1:整数右移,直到为0(负数会陷入死循环)。但是java提供无符号右移方式,此时是可行的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NumberOf1(int n) {
int count=0;
while(n!=0){
if((n&1)!=0){
count++;
}
n=n>>>1;
}
return count;
}
}
思路2:设置一个无符号整型的flag,然后每次flag左移,n&flag!=0时count数+1,直到flag为0(java语言中没有无符号整型这样的变量)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NumberOf1(int n) {
int count=0;
int flag=1;
while(flag!=0){
if((n&flag)!=0){
count++;
}
flag = flag<<1;
}
return count;
}
}
思路3:n&(n-1)会将n的最右边一位1变成0。令n=n&(n-1),直到n为0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NumberOf1(int n) {
int count=0;
while(n!=0){
n=n&(n-1);
count++;
}
return coun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