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篇“40岁医生深夜猝死,孩子还不到一岁”的文章陆续出现在各大公众媒体,在悲情不断的医疗界再掀波澜。
40岁,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也许是一生中最好的年龄。在医院,虽然还会有让人无法抗拒的无休止的加班,虽然还要面对客观的、无法改变的医疗环境,但是,这个年龄的医生,临床技术已经在磨练中达到了一定程度,在理论与实践的亲密结合下,告别主治医生的头衔,进入了主任医生的行列。
40岁,对于一个家庭来说,更是承担着上有老,下有小的重任。父母需要他的照顾,孩子需要他的抚养,妻子需要他心理的支撑。
而他,毫无征兆的突然就没有了,没有一句遗言,没有留下任何交代,唯一留下的是亲人们无尽的思念和等待。而这一次的等待却成为了永远。
“生命来来往往,来日并不方长”,这也许是对生命突然离去的最好诠释。
生命中,总有些猝不及防的变故让人扼腕喟叹:有时候,没有赶紧完成的心愿,一转眼就来不及了。
就像这位已故医生的妻子,她也一定在某个温馨的时刻和自己心爱的人一同描绘过未来,在孩子出生的时候一起规划着以后的人生。可是,这些无法实现的承诺都已经随他而去。从此以后,他的妻子没有了依靠,只能独自坚强的把孩子抚养成人。他的孩子没有了父爱,只能用更多旁人的爱来填补。他的父母面对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残酷事实,只能自己照顾好自己,减少儿媳的负担。
在医院,我们看惯了生死,有多少突如其来的不幸让人无法承受,有多少煎熬中依然苦撑的家属让人心疼。我们总说,等以后、等将来、等有时间。。。。这样的等,谁知道会不会成为未知,这样的等,谁又能确定一定能够等得到。
所以,医生在这个高强度,高压力,高风险的行业,除了有做医生的信仰之外,还应该有对家庭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同时,在对病人尽心尽力之外,保重身体,锻炼自己,因为只有有个健康的体魄,才能一直为病人服务,才能不辜负自己多年来的所学。因为,只有有个健康的体魄,才能为家人保驾护航,给他们以切实的依靠。
那么,在平时怎样才能排解压力,让身体一路绿灯亮下去呢?
1.劳逸结合,不硬撑。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人体各个器官也需要休息才能不加重它们的负担,才能让它们正常不断的运转。我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尽量不无休止的加班,在身体出现不适信号时,及时处理,不让健康的红灯继续不断的亮起。
2.利用能够空出的仅有时间,出去旅游,为自己减压。
利用周末或者小长假,在病人不多的淡季空出时间,带上家人,一同走出城市的喧嚣,近距离接触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让紧张的心情得到放松,同时也弥补自己对家人长久以来的亏欠。
3.搞好同事间的关系,让自己安放在一个愉悦的工作环境。
同事间的关系好坏,直接影响着自己的工作心情,在无形中也增加着自己心理的压力。所以,在工作中,要有一颗大度包容的内心,不斤斤计较,不吹毛求疵。能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也有看到别人的优点。能学人之长,能补己之短,做一个别人可以信赖的好同事。
每一个新闻事件的出现总带给一部分人深思,我们要学会从事件的现象看本质,从中汲取经验,接受教训,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
生命来来往往,我们以为很牢靠的事情,在无常中可能一瞬间就永远消逝了;有些心愿一旦错过,可能就万劫不复,永不再来。
来日并不方长,为了爱你的人请好好爱自己,因为,有时候活着也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