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作者:【美】达娜·萨斯金德,是美国芝加歌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专注小儿人工耳蜗项目负责人,这本书是作者从事医学30年科学研究佳品。
全世界有5000多种语言,如:汉语、英语、俄语、葡萄牙语、德语、日语等。但是对于亲子沟通的语言是第一次被提出,并被大量家庭实践使用,那就是:父母的语言。
一、孩子之间差异的原因。
在中国有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是说一个孩子到3岁时,就已经形成了成长之后一些基本性格的质素。不少家长都听说过,却没有把理论当回事,原因很简单,在我们固有的认知里:一个3岁的小屁孩能知道些什么?
在《父母的语言》这本书中,作者和团队用了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来证实了中国老话的正确性。
书中列出多种人群的数据,在这里我只列出书中两类人群的对比数据来做为参考:
(单位:万)
以上数据是以英文单词为对比,其中3岁幼儿在听觉的感知,有相差3000万个单词的距离,如果不及时更正,差距会越拉拉大。
如果你已经意识到言语对于孩子的重要性,请及时止损,从现在开始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
二、人们容易忽视不可见的问题。
在很久以前的医学界,人们重视麻醉,却忽视了消毒的重要性。所以在一些手术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感染等并发症,造成患者手术失败。
越是不可见的问题,越容易被人们所忽略。
当医生们开始注重消毒,同样的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
父母的语言同样如此,它是一种不可见、不可卖买、不可度量的,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有数据统计,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你怎样跟孩子讲话,你的孩子就会复印出来,这个数据比例高达95%。
婴儿时期就已经可以分泌压力皮质层,哈佛大学儿童发展中心在大约四十年前做了一个著名的“面无表情”实验。
面无表情实验:
第一步,妈妈正在和几个月的宝宝进行生动的交流,孩子很活泼、开心,放声的大笑。
第二步,妈妈停止了交流,用面无表情来看着宝宝,开始孩子会试图用他能使用的方式让妈妈有反应,可妈妈还是无动于衷,宝宝开始了崩溃式大哭。
第三步,妈妈又重新变回原来的样子,宝宝过了许久才开始与妈妈互动起来。
作者指出,对比“面无表情”实验,对孩子不断呵斥或者打骂,对比孩子心理、人格发展影响更大。
在《终身成长》这本书中提到过两个思维:固定思维和成长性思维。
如果家长经常用肯定事情的结果来跟孩子交流,或者用命令的语言来安排、教育孩子,孩子就会逐渐失去自控力,慢慢把听话做为一种成长的固定思维。
而成长性思维是肯定孩子事件的过程,能力是通过刻意练习而逐渐形成的,告诉孩子事情的因果过程,建立他们的自控力。
而我们对孩子的呵斥与打骂就是一种命令语言,这也是我们一直忽略的问题。
三、运用“3T”原则,优化大脑的亲子沟通方式。
本书的作者通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一套科学的便于操作的亲子沟通方式:3T原则。
第一个T:共情关注(Tune in)
家长要学会跟着孩子的思路走,因为孩童时期的他们,对于责任感的概念、意识很模糊。
只有家长不断的解释给他们听,这个世界是长什么样的,孩子才能够快速的成长。
当你给几岁大的孩子读绘本时,不要指望他的注意力能一直集中听。在他分神或看向别处时,大人的第一反映不应该是强迫孩子继续听,而需要跟着孩子的视线去观察,再通过引导把孩子拉回到绘本中来。
人的生长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要用成人的视角让几岁的孩子去做到你满意的效果,除了会拔苗助长,还有可能让孩子产生逆反的心理。
第二个T:充分交流(Talk more)
多跟孩子交流,最好是面对面交流。
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孩子可以通过父母让语言接触到广泛的词汇,长年累月后,孩子的语言水平会达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在这里,作者列出了4个细分:
1、经常描述日常活动:
许多大人觉得,日常的事件有什么好描述的?
假如你在家做一件家务活的同时,给站在一旁的孩子耐心让描述做这件事的过程、为什么要做?做完之后会怎么样?
通过告诉孩子事情因果过程,不光能培养孩子的词汇量,还能从小建立他的自控力、情商等。
2、不用代词:
把“你、那里、这儿……”换成具体的人物、地点、事物等,提高孩子的理解能力。
3、训练“脱离语境的语言”:
这是一种非现实的交流,也是孩子智力提升的重要标志。
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描述已经发生过或者还未曾发生过的事物,提高孩子的语言处理和沟通能力。
4、扩句
大人对孩子语言的内容扩展,提高语言的逻辑性。
孩子:抱抱。
父母:你是不是累了,想让爸爸(妈妈)抱一抱?
第三个T:轮流谈话(Take turns)
这是亲子交流中的黄金准则,也是最重要的一环。
多使用开发式的问题,不要用封闭式问题,命令语言来谈话。减少命令型,增加建议、提示型,能够培养孩子的成长性思维。
另外,作者针对现在社会出现的情况,做了第四个说明:关掉它。
关掉电视、手机,虽然都属于智能产品,但它们没有陪伴孩子的3T能力,并且全球的儿童近视状况愈加严峻。
在幼年时候最好不让要孩子接触,两岁以后,可以在监管的情况下每天不超过1~2小时。
四、为什么大人更需要学习?
1、社会现象,男孩的数学成绩会普遍比女孩要好,是天性吗?
答案:错误。
男孩和女孩除了性别不同,从智力角度出发并没有太大的差距。关键在于大人的沟通方式。
我们见到小女生,更多的话题是:好不好看、漂不漂亮?等等,很少会说数字与空间的话题。
而对于男生则更多偏向数字、空间思维的谈话。
大脑的神经元在婴儿时期是不断发展的,但也会断掉某些常期不使用的神经元。
孩子们的起跑线不是钱多钱少,而是:父母愿不愿意帮助他们从小建立丰富的神经元。
2、不要等孩子学习成绩不好的时候,再来思考为什么?
同样的学校,同样的教材,同样的老师,我还多给他报了补习班,为什么成绩就是上不去?
相信这是很多高年级家长的苦恼。
其实,在孩子9个月后,他们的学习差异就开始形成了。
而一个孩子小学三年级的读书水平,将很大程度的决定他未来上什么样的大学。
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和作者列出的数据,更一步说明,越早学会与孩子正确沟通,长大后的他才会越来越强大。
3、大人更需要好好学习。
很多家长宁愿花钱购买高价的学区房,也不愿意花少量的钱用来学习,来改变自己。
他们觉得,学习是老师的事,家长只需要交学费就好了。
殊不知,家长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重要的。
在孩子3岁以前的不可见时期,高质量的陪伴才是最重要的。
只有家长意识到语言的重要性,你们的亲子关系也会逐日升温,对于孩子的:数学、艺术、情商、沟通、自控力、终身成长思维等能力有着重要帮助。
有人会说:我的小孩太调皮的,整天闯祸,不骂不行呀!
对此,作者也给出了她的建议:
给孩子本事件行为的批评,而不能衍生往事,不能对其人格批评。
现实中常会见到大人训孩子:
父母:你怎么总是这样?你怎么又闯祸?说了几百次,还犯……
久而久之,孩子就真的会变成你嘴中所形容的模样。
孩子的差异从来都不只是孩子的问题,如果大人意识不到问题的根源,解决的永远只是事件的表象。
想从根源出发,请先改变自己,做一个善于与孩子沟通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