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我终于在我家见到了以前文章中提到的出生四十二天被母亲送回老家给婆婆带的孩子。小廖带他儿子和这个孩子一起来我家玩。一个晚上观察下来,我不禁有些困惑?
这孩子三周多了,个头比普通的孩子小,瘦小的身子搭着一张略微有些些“皱”的脸,让我把他和“小猴子”联系起来,下面我就以“小猴子”称呼他。“小猴子”到我家没两下,等我找出一堆零食招呼他们,发现他和小廖的儿子也就是他表哥已经在地板上玩两只玩具狗了,我让他挑零食,不管是巧克力,还是饼干,坚果,糖果,每一样他都摇头,也不做声,在我看,不象是出于客套,而是真的对这些“吃”的不感兴趣,转头又专注玩起了“小狗”。两只“狗”摆在我家门口已经很久了,小廖儿子来了多次都没有主动去拿过,因为每次就是他爸爸或妈妈带着,进门一定是先向我们问好,眼睛是和我们对视,然后穿过过道进屋落座沙发,过了几分钟,孩子才开始找东西玩。而他一进门就注意到两只小狗,也没有概念要问谁的同意,在他眼里,就是发现了玩具。老式发条“小狗”在他手上玩出很多花样,一会倒着,让“狗”过山洞,一会快速转动发条后把把“狗”儿翘起尾巴揪着往上抬等等。看能不能“跑”的更远。他的奔跑速度很快,一溜烟就从这一头窜到那一头,据小廖讲两个哥哥速度都不及他。他们从客厅跑到阳台上看夜景,虽然穿了防盗网,但因为时间久了我还是担心安全问题跟他们去了阳台,在阳台上我向他提问,问名字,问是喜欢老家还是和爸爸妈妈在这边,刚开始他脱口而出老,后又收回去,说两边都喜欢,小小的脑袋,已经经过思考再回答问题。两个抢塑料青蛙,他的手速也是极快,使用表哥只得向爸爸“求救”。有一次几个小孩玩一个球,球掉进“洞”里,在其他孩子还没想到要怎么办时,小猴子已经爬上桌面用他的法子取出球来,思维也很快。要知道小廖的儿子我认为已经是我见过的孩子里比较灵性的那类,在肢体灵活没上,“小猴子”完胜,思维也不差。
听小廖讲,这孩子在老家整天生活在一群在他家打牌打麻将的老头堆环境中,跟着比他大一点的叔叔的儿子到处玩,家就在马路边,曾经两个小屁娃胆敢到马路上去拦车,困了跑到邻居家的床上睡一下午也没人找,睡醒了自己回家,中间经历了什么也没人知道。田间地头到处是他们的天地,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碗白开水一块饼干就是他们的点心,他奶奶一人看三个小男孩还要招呼一班在他家玩牌的老头,估计也无暇过多关注他们,完全“放养”。
就是这样一个心“大”的妈妈,一个完全“野生”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城市的同龄小孩发展的要好很多,打脸我这个当年费心费力的老母亲。这让我想起“罗胖”在启发俱乐部什么叫“会工作”的那一期提到的向“师傅学”,还是一个人的“教室”自己想,自己想的人一切都是他的学习资源,就象这个孩子,天、地、大自然,生存环境,他的体验和经历丰富锻练了他,没有多少“不许”“不准”“不可以”“不干净”......,一切都是学习。
也让我那天看到的另一篇文章,讲北京和南方国际学校的差别,北京读国际学校的家长大多是高知或非京户籍,他们自身靠国内名校、学历赢得今天的一切,自然认为下一代也应该走这条路,而北京公立学校的国际部师资比普通的私立要好,费用还便宜,所以私立学校在北京会显得没那么吃香。南方江浙的家长普遍是做生意或有家族企业,他们看重孩子情商的培养,对学校的学术排名没那么重视,因为他们没那么多时间讲道理,家长创业忙碌的身影即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什么沃顿商学院不如扔给孩子一笔钱去真金白银闯荡一回,失败了没过系,再试,实践出真知,才是他们的真理。
我并不认同这种四十二天就离开母亲的行为,只是困惑,就是这样的境遇,一个孩子也长的不差,从这个孩子身上引发的联想让我终于参悟了这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