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作风就是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这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乡镇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其作风建设的成效直接关乎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新征程上,必须将作风建设作为乡镇工作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优良作风凝聚奋进力量,推动乡镇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思想引领,筑牢作风建设之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强化思想引领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基础。乡镇工作直面群众,任务繁杂,党员干部更需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为民服务宗旨。要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引导乡镇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完善制度体系,扎紧作风建设之笼。“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制度体系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保障。乡镇要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作风建设制度。一方面,要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细化工作要求,明确行为准则,对公款吃喝、公车私用、违规收受礼品礼金等问题划出红线、亮明底线。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评价制度,将作风表现纳入考核体系,与干部的选拔任用、评先评优挂钩,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真抓实干。
加强监督检查,确保作风建设实效。加强监督检查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关键环节。乡镇要整合监督力量,形成监督合力。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的专责监督作用,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要岗位的监督检查,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同时,要拓宽监督渠道,鼓励群众参与监督,通过设立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开展民主评议等方式,让群众的监督“无处不在”。此外,还要加强对监督检查结果的运用,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对典型案例进行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
聚焦为民服务,彰显作风建设成果。作风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乡镇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主动作为,真抓实干。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的实际需求,为制定政策、推动工作提供依据。要简化办事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让群众办事更便捷、更高效。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没有休止符。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强化思想引领,完善制度体系,加强监督检查,聚焦为民服务,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推进作风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乡镇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以优良作风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