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有益2016·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全书结束)| 2016.8.24

第十章 无意义感(下)

日常生活中,无意义感会如何体现出来?

一项对四十多名临床病人的调查显示,百分之八十六的病人将“希望增加生命的意义”评为中等以上重要性。远高于“改变我和他人的关系”“寂寞”的评分。

但是,无意义感在很多时候,是通过其他的方式来表现的,比如长期酗酒,低自尊,抑郁等。初期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存在的空虚,感觉无聊、冷漠,愤世嫉俗,缺少方向感,质疑大部分生活的意义。如果继续发展,就会到第二个阶段,成为因为空虚而产生的神经症,会有酗酒,抑郁,纵欲,不怕死的冒险等表现。

还有一种无意义感的形式是强迫性的高水平活动,以此消耗自己的能量,避免思考无意义问题。比如永无止境地追求社会地位,名声,物质收益,权力。会有一部分人在这些外在的追求目标突然垮塌的时候,精神也随之受到打击,因此需要寻求心理支持。

高歌猛进的人生进行曲在中老年的时候逐渐降调,也会引起个体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无意义感和价值观之间有负相关,价值观稳定,则更少可能性体会无意义感,更少无意义感带来的表现。

另外,在书的前面部分讲到的另外三个存在的终极关怀也会引起无意义感,死亡,自由和孤独。当明白人难免一死,体会到人的存在性自由和孤独的时候,会质疑,生命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其实本书就无意义这个终极关怀也没有提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最后,作者只是指出,要积极参与到生活中,忘记意义这个话题,因为意义是无法追求得到的,是我们热气腾腾的生活的副产品。

似乎不是那么令人信服。

最后,罗列一下生命意义感的实证研究支持的五点结论:

  1. 意义感越缺乏,心理病理越严重;
  2. 积极的生命意义感和内心保持的宗教信念有关;
  3. 积极的生命意义感与自我超越的价值有关;
  4. 积极的生命意义感与参与团体,献身于某项事业以及具有清晰的生命目标相关;
  5. 生命意义感必须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持有哪种生命意义随着其一生的发展会变化,在意义发展之前必须完成其他发展性任务。(比如建立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感之后)

-----------THE END-----------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四部 无意义感 第十章 无意义感(上) 萨特说:“......一切都是出于偶然,我们的诞生毫无意义,死亡同样...
    Marymlj阅读 380评论 0 1
  • 每个人一生中都可能喜欢过一些东西,比如说玩具、食物、电视剧等。相信每个人都有过一种感受,就是喜欢了很久的东西有一天...
    北国异乡人阅读 2,712评论 125 42
  • 感赏我们搬了新家,感赏女儿顺利进入了高一,感赏女儿昨晚平安回来!感赏女儿爸爸重新接纳孩子!投射每一天家里都是平安健...
    徐菲儿阅读 103评论 0 3
  • 《再不远行,就老了1》—王鸿人 《再不远行,就老了2》 《请把我流放到最美的时光里》 阅读时间:2015.2.24...
    听风看树望天空阅读 451评论 1 2
  • 秋意已深,空气中飘荡的桂花香味不再浓郁,入夜后失去阳光的照射,空气中蒸腾的水气冷却为泛白的薄雾。 路灯是画出了眼前...
    说书客阅读 341评论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