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也不要试图改变一个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我们能做的可以是做好自己影响他人,只有他人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他才能去改正.今天中午给母亲打电话,母亲向我抱怨父亲在家这么多天,天天看电视,每天都看的很晚,怎么说都不行,而且父亲也不做任何家务,然后他们就吵架了.我说为啥不让父亲帮着做家务,母亲说你父亲刷碗刷不干净,拖地越拖越脏,然后还抱怨一点都不让他闲着,和他掰扯的时间她都做好了等等 ,母亲说的这些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已经习以为常了,但是父亲从来没有任何改变,也从来没有想着改变.其实这些我也都可以理解,毕竟父亲从我小的时候要么在家打零工要么外出务工,每天都非常辛苦,母亲心疼父亲什么家务都自己承担,从来不用父亲插手,这么多年父亲来早就习惯了这种男主外女主内的状态. 随着父亲年纪越来越大,外出务工的状态难以维持,以后更多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在家里,他们如果不做调整这种矛盾的状态估计会越发的严重.父亲年轻的时候有写毛笔字的爱好,不过后来慢慢的就丢了,常年在外打工也没有什么爱好,我非常为他老年生活的状态担忧,父亲内心其实非常孤独和矛盾,他年轻的时候想骑马仗剑走天涯,可作为父亲的责任却不得不做出了妥协.父亲性格有些孤僻,社交圈子非常狭窄,对一件事情的看法比较倔,听不进别人的意见,一旦你的看法比他成熟,他就说老了来当借口,不想改变.
其实父亲不做家务与母亲也有很大关系,就像那年我母亲外出走亲戚,我和父亲在家,中午饭我们自己做,我和父亲做了好大一锅面条,由于煮的太烂,臊子也做的特别咸,太难吃了就剩下不少,母亲回来后,直接喂猪了,还不停的责怪我们浪费粮食,从那以后几乎就再也没有让我和父亲做过一顿饭了,按照现在的想法,我觉得浪费点粮食也是值得的,应该给更多的机会让我们来做,这样就父亲就可以大胆的尝试,像做面条这类事情还有很多,现在父亲很少去尝试不会的东西,也习惯了只会做工,其他的几乎不管不问,我觉得不要因为做不好就不让父亲去做,大胆的尝试比一味的追求每回都要最好更有价值,只要养成一个习惯,肯定会比现在啥都不管要强的多.平常在外就不说了,在家休息了,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做做家务非常正常.我经常给母亲说要有意识的去给父亲一些家务做,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也一直没有改变,包括我之前和父亲沟通,但是就像母亲一直抱怨父亲不做家务一样没有任何改变.忽然间大有感触,永远也不要试图改变一个人,我们能改变的只有自己.
只有我们做的好了,自然就有说服力,行动的力量比言语更强大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当认识不到自己问题的时候,你说再多,都是无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