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蓝妈妈是我写作班认识的网友,一位超级勤奋的二胎全职妈妈。
昨天无意看见小蓝妈妈说可以进一个学习什么的群,仿佛觉得自己也可以进去学习,于是便请小蓝妈妈将我拉进。原来是一个《生命之旅……遇见更好的自己》群。早上有一位家庭指导师(我还真是第一次听说这么一种职业,嘿嘿)在早上七点前有语音上课。然后每位同学每天交作业,作业的内容是今天的情绪记录,觉察自己情绪背后想要的什么?并例出“爱自己”的四个步骤。
上午一直在忙,没明白这个群具体是做什么的?问了小蓝妈妈后才明白,于是中午将课听完。现在开始记录自己今天的情绪。
1、上午十点,一帮学生进到我办公室说要领东西。我第一个想法是走错地方了,应该是在二楼领东西的学生。因为没有任何老师提前给我预约过要领东西。按照管理规定:如果是分管实验室的老师要领物资,是老师自己来,没有学生自己来的道理,更不可能一帮;第二,如果是我分管的实验室要上课,必须提前通知我,我会提前准备好需要发放的物资。结果一说,是某老师叫他们来的。一听我心里便想发火了。
这位老师的特点是,无论她自己分管的实验室,还是她自己上课或别的老师上课都是上课时来领东西,并且不提前预约。因为她的这种工作作风,导致学生上课时间都用来领实验用器材与物资了。并且她所分管的实验课类型所需的仪器设备与耗材最复杂,往往我提前准备都需要半小时备齐,然后登记、一一清点发放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就没了。如果只是两节课,把实验用物资借齐,差不多又到了下课还物资的时间了,简直误人子弟。
鉴于此种工作作风太影响教学质量,我曾经狠狠地在领导面前发了脾气,于是领导紧急地召集大家开会,规定了每位分管实验室的老师,必须在学期开始时,按课表将本学期本实验室所需要仪器设备与耗材一次性领走(中途可来我处补领),同时,分管的实验室上课期间,分管老师必须在场,已便随时为上课老师服务,不在场视为旷工!
这位老师的特点是,在领导面前答应得非常干脆,但是过后,比如今天我打电话问她怎么了时,她总是强调理由。
为不误学生上课,我还是发了所需领取的仪器设备与耗材。但是,心里非常有情绪。以我原来的脾气,会马上打电话给科室领导倾诉一下、发个脾气。今天我决定直接与这位老师沟通。于是,我在微信上(因为她今天一天都在上课,无法见面谈)提醒她实验室管理模式与方法,并请她以后不要再叫学生直接来找我领物资了。并再次提醒她本学期已送到她分管的实验室的耗材,请她及时来领走。她也很客气地回我:谢谢!我也回她:不客气!
之后,我感觉自己真的有变化了,敢于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并且结局并没有使大家难堪。也许她真的只是以为或忙忘记而不是故意。经我提醒后,我的工作会顺畅,她不会再严重地犯。

2、昨天将前天泡了一夜的小红豆煮成蜜豆后,想着可以做成红豆面包。于是昨天晚上将面根发上,并在睡前放进了冰箱里(怕一夜时间太长发酵过了)。早上一直忙,中午回到家,便开始加进各种内容后将面放进面包机里和了半小时。和面时期间,听《遇见更好的自己》群里的家庭指导师的课。第一次听课,感觉讲得易懂亲和,也知道了这个群的基本模式。还知道了大家都很勤奋。
和好面,需要再发酵半小时,抓紧时间上床午休。起来后,分成每个62克的小面团再次发酵二十分钟。这期间把课再次听完。然后,做成红豆面包,需要再次发酵四十五分钟。抓紧时间赶去办公室处理一下事物(办公室离家五分钟路程)。赶紧回家,开始烤面包。先烤了八分钟,再蒙上锡纸按教程再烤了十八分钟,但是根本不行,又继续烤了二十分钟。我想说,一直认为面包就是吃冷的,但今天我才发现,面包真的是现烤的才好吃啊,热而脆。香!
今天的红豆面包真的是成功了!!!松!软!香!脆!味道合适!
面包我也曾经雄心勃勃地想要学做的,面包机都买了两年了,为什么没有成功过?因为当我没有成功时,内心仿佛便有一个声音:我就知道你是不行的。于是,我也认同了内心这个评判,迅速放弃,甚至两年时间未拿出面包机用过。
那个声音虽来自我的内心,但却是我在替母亲说吧?小时候乃至现在,每当我想要去做一件什么事时,母亲总是会说:不行的,你肯定不行的,算啦!内心的我虽百般想要叛逆,甚至是一种心烦、厌恶,但仿佛却不得不答应:好……
而这一次,我终于不再听从那个声音,我一次次研究、实验,今天,我终于成功了!成功了!我真想大哭一场,我也能!
第一时间我将热面包送到母亲处请她品尝。尽管我明白,我作任何事已不再需要得到她的批准、不再需要得到她的认同、不再需要得到她的夸赞(尽管她从不会夸赞),但是,我还是希望母亲能分享我的快乐。
3、今天才学会一个词叫“三明治”,我理解应该就叫激励吧。今天的我给了先生。我问他,面包好吃吗?他说真的好吃,也是,他三口两口的便吃了两个进肚。然后我说,知道为什么我学会并做成功了吗?因为心情好。这份好心情是你给我的。因为凌晨醒了我冷,便钻进他的被子里,他马上紧紧地抱着我,温暖了我。我告诉了他我当时的心情,他开心地笑了。
4、今天下午俩人一起去咨询关于孩子上学的事情,到了学校里,找到老师咨询时,我偶尔问的,先生马上反驳我,并显得他都知道一样。当时我心里稍不舒服,但还是继续在问。现在想来,应该是他觉得我的问打断了他的思路,我却是觉得自己在学校工作要问得专业些。其实应该是他主问,当他全部问完了,不会再问什么时,我觉得需要补充地再问,而不是抢着问,以至打断了他的思路。以后注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