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22:成就感是会迁移的

昨日和一位朋友聊天。

她的儿子今年六年级,经常被找家长,孩子在学校也经常被打压。一问,原因有上课坐不住,跑上跑下;任务不配合;单这2点,估计已经让老师忧愁了,再加上成绩不是太理想,这不是妥妥的“差生”了?

但我发现这个男生声音很好听,特别喜欢主持。其他任务是不会主动去做的,勉强不了一点儿。她妈妈说他2-4年级的时候还是很不错的,升入高段后,就越来越难以配合了。

我估摸着,其一,升入高段学业上有难度了,不会的越来越多,孩子逃避了;其二,不良行为让老师头疼,指责多了就失去兴趣。其三,得不到肯定,没有成就感,也就越来越放纵自己了。这个孩子就没有方向了。想想,老师也难,班级人数众多,实在没有时间与耐心一对一;家长更难,从老师那里得到“差评”,自己默默消化还要去给孩子鼓励。

都不容易,那么出路在哪里呢?

我想起自己小时候,因为喜爱音乐和表演,老师经常找我指挥班级的合唱和校内的主持,一次次的历练,不仅让我得到成长,还促成我的成就感迁移到学习上。因为每次演出完,走在路上,其他同学碰到我会指指点点“这就是那个很会唱歌,声音很好听的那个谁谁谁”,走到办公室,其他科任老师会说我是班级里唯一全面发展(会参加运动会)的学生。就这样,我陷入“蜜罐”里,得到大家的肯定,也对自己要求高起来。这是我的亲身经历。从一个小优点慢慢辐射到其他方面,一步步让自己变得更好,成为优秀的自己。这过程中,少不了大人的鼓励和旁观者的欣赏。

所以,现在对待学生,我也是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他们,不会只看一项成绩。先去挖掘一个优点,下次再来一个,再下次又来一个,长此以往,学生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吧,师生关系应该也会越来越好吧。再反馈给家长,家校关系不会太差吧。都是这样循序渐进的。当然这可能是我自己的想法,只有实践才能出真知。

方向应该不会错的,那就继续这么做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