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对话道德经第十八章

第十八章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译文]

大道被废弃了,才有提倡仁义的需要;聪明智巧的现象出现了,伪诈才盛行一时;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国家陷于混乱,才能见出忠臣。

[时空对话]

这一章非常好理解,如果统治者能够做到像老子说的那样是得道的圣贤之人,按照道法自然的原则,采取无为而治的做法,就会把国家治理得国富民强、和谐安康。

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不是老子想象的那个理想的状态,由于统治者失德,大道废弃,从而导致了一系列恶劣问题的出现:虚伪、家庭纠纷、国家混乱。

老子针对这一系列的社会病态,提出了补救措施:就是宣扬和提倡仁义

在这里,老子利用自己创立的辩证法,具体地分析了一系列的矛盾问题: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等对立统一问题。

如果从另一个方面讲,国家大治、六亲和顺,就显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亲不和、国家昏乱,才需要提倡孝和忠,这也是相互依属的关系。也就是说,社会对某种德行的提倡和表彰,正是由于社会特别欠缺这种德行的缘故。

仁义与大道废、大伪与智慧出、孝慈与六亲不和、忠臣与国家昏乱,是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体,老子揭示了它们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告诫统治者要处理好他们之间的关系。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