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有两件事是不可辜负的,那就是读书和运动。
在高中时期,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语文阅读理解题,它往往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而在我的眼里,做题人不同,想到的答案也不同,这是无可厚非的,而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身就是对文学的局限。
就像鲁迅先生评价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读出来的效果和人有关,因人而异,和读书本身没有关系。
小时候读过的书,十年之后再翻起,竟是另一种离愁别绪。
类似前段时间的《情深深雨蒙蒙》,前几年深情的何书桓变成了如今意义上的“渣男”。
我在某一网站看到一个实例,一地理老师坐公交车时,旁边座位上有一个小伙子和小姑娘,一直在巴拉巴拉讲个不停,那老师也是一边玩手机一边偷听着,然后就听见一句“你知道当年美国总统斯大林······”
美国总统斯大林······斯大林······说着那个地理老师圆圆的脸上挤出一个油腻嘲讽的笑容。
事后上课的时候给他学生讲了这个事,“看嘛,这就是不读书,简直可笑。”最后又来了一句“以后你们这些女娃娃家,不好好读书,被那些男的哄得团团转都不晓得,唉。”
很多人在看完一本书之后,不到几日,内容就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所以他们疑惑:读书,到底还有什么意义?
在古希腊语中有一句话:知识,哪怕是知识的幻影,也会成为你的铠甲,保护你不被愚昧反噬。
知识存在的价值远超过知识本身。
然而即使这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只看到满大街的低头族,手机成了书本的替代品,其实这无可厚非,随着时代的前进,互联网的普遍,将我们带入更广阔的一个世界。但是,为什么现在很多人开始愿意放下手机,走到户外?
因为刷手机上瘾已经成了年轻人的通病,回家不再和父母交流,聚会时没有再见面的拥抱,手机上聊的热火朝天,相遇时的疏远生分·······
大部分人觉得玩手机是浪费时间,但我们要知道,浪费时间绝不是刷手机最严重的后果,最严重的是,自尊感低下和抑郁。
信息过载带来的是漫长的消化不良的恶心。
爆米花式快感之中隐约的痛苦自责。
浪费时间带来的无意义感。
无法自控带来的低自尊感。
一切都在造就一个抑郁的现代人。
当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这一点时,便强迫自己做出了改变。
世界上获得知识的有效途径有很多种,但自古以来,读书阅读,始终占领第一位。
见过很多不读书的人,偶尔看一本书,一篇文章,就如获至宝,引以为人生指南,更有甚者,看了一篇心灵鸡汤,一场成功学的演讲,便沉湎其中,不可自拔。但是,世界上好书很多,若你有幸翻到其中一本,看了觉得收获很大,这是一件很好的事,然而,若只看过一本书,一个观点,就任由它左右你的生活,统治你的思想,这不是一件聪明的事,就比如那本书没有什么金科玉律,而是毒鸡汤呢?
其实,读书和成不成功没有多大关系,有的是穷秀才。但是,读书的人比较坚定,温和。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形容有才之人是温润如玉了。
诗人黄庭坚有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阅读的意义在于:即使现在没有取得别人眼中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你也不会因此感到焦虑,彷徨,因为内心可以做到保持平静。
网上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董卿,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在中国诗词大会上,她用自己的才华征服了所有人。
“我始终相信我读过的所有书都不会白读,它总会在未来日子的某一个场合帮助我表现的更出色,读书是可以给人力量的,它更能给人快乐。”
正是好好读书,给了她美好前程。
一个饱读诗书的人,鲜少有看起来令人厌恶的。
书在你手上,世界就在你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