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银环”

《朝阳沟》剧照


        豫剧表演艺术家魏云老师驾鹤西去了。“人也留来地也留”——这是她在豫剧《朝阳沟》中的一句唱词。然而“朝阳沟”这么多人还是没能留住她老人家。她塑造的下乡女青年银环的形象,给喜欢豫剧的人们留下了永远不会消失的记忆。作为《朝阳沟》的戏迷、“银环”的“粉丝”,我也早就想为她写点文字。

        因为高中一毕业就离开了故乡河南,魏云老师我却见过三次。

        第一次“见”银环是在银幕上。在我十三岁那年春天,拍摄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豫剧电影《朝阳沟》解禁。当时的火爆程度,这些年来还没有哪部敢比。一部电影,几个村子同时演,从天黑演到天亮,靠一辆自行车把拷贝一本本地在各个村子传,往往一本拷贝刚装上机器,下一个村子的人就在放映机前等着拿了。那天下午,当听说晚上有电影《朝阳沟》看的时候,我正因为脚受了伤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我几个堂弟用架子车推着我到了电影场。伴着豫剧的旋律,银环唱得如行云流水,一悲一喜,让人看得如痴如醉。电影散场了,可银幕上有知识、有文化的“银环”圆圆的脸、长长的辫子,花格子上衣,却永远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银环成了我崇拜的偶像,甚至成了我后来的择偶标准。

        第二次,我才见到了真“银环”。大约一九九二或者九三年,菏泽国际牡丹花会举办,魏云老师应邀去演出。我作为花会的一名保卫人员,得以与魏云老师近距离接触。当我提出合影要求时,魏云老师很爽快地答应了。作为继五大名旦之后,排名第一的豫剧表演艺术家魏云老师没有任何架子,使我亲眼印证。

        第三次见“银环”,时间又过去了十年。那次是她和《梨园春》剧组来济南历山剧院演出。我只是近距离地看了她的演出,为了不打扰她演出和休息,我没有到后台向她问候,没有和她这位老乡说句话。而这一次,成了我最后一次见到她,成了我终生的遗憾。

        二00七年十二月六日,癌症夺去了魏云老师七十一岁的生命。当我闻知这一噩耗时,感觉是这么突——宛如一块石头压在了胸口!

        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年,闲下来的时候,我便唱上几句《朝阳沟》的唱段,以寄托对魏云老师的哀思。

        魏云老师,“朝阳沟”的戏迷们永远怀念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魏俊英 2018年1月6日,河南豫剧院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魏俊英在郑州喜收新徒,杜美娟、史秋丽、袁倩、...
    大花脸儿阅读 4,585评论 0 0
  • 千里寻亲记 (2012-07-24 18:50:09) 晚饭后给妈妈播放了朋友盛夏刘家沟千里寻亲时的视频和照片,看...
    晴鹤563阅读 4,158评论 0 0
  • 我是一个业余摄影爱好者,听朋友说,城里有一个老年大学艺术团,他们热爱戏曲艺术,不计回报,送戏下乡,为民服务...
    青河1964阅读 5,813评论 7 9
  • 表情是什么,我认为表情就是表现出来的情绪。表情可以传达很多信息。高兴了当然就笑了,难过就哭了。两者是相互影响密不可...
    Persistenc_6aea阅读 127,080评论 2 7
  • 16宿命:用概率思维提高你的胜算 以前的我是风险厌恶者,不喜欢去冒险,但是人生放弃了冒险,也就放弃了无数的可能。 ...
    yichen大刀阅读 11,284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