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书,我觉得这个问题和一个人为什么活着是分不开的。如果说一个人对于人生怎么有意义地度过是无所谓的,那么这样的人当然可以不读书。可是,如果你对人生的意义是在乎的,要把人生的价值体现出来,不愿意虚度这一生,那么读书对于你就非常重要。”
——周国平
书名:《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
作者:【韩】二志成
郑会一
译者:冯适宜
出版社: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从小我就爱读书,小学的时候不爱跟别人玩儿,外婆总是会叫我去书店看书,我也听话,自己就去书店乖乖的待着。那个时候最爱看《马小跳》《笑猫日记》这些系列儿童小说,去待一下午就能看完一本。
这种看小说的爱好持续了十几年,上了初中流行郭敬明、笛安这一类作家的小说,我的书柜里现在还保存了不少。除了小说也爱看一些诗歌、散文,借长辈一句话:女生很多都爱看文学嘛。
后来慢慢的开始接触世界名著、哲学,到现在的知识管理、认知升级、心理学、经济学等等科普类书籍,才算是真正打开了我思想的大门,改变了我对读书的看法。
读书,也深刻影响着我的人生。
《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是一个长辈推荐给我的,这是一本励志书。我原本是不喜欢莫名其妙打鸡血的励志书的,但是看了这本从标题到故事都很励志的书后,发现了不少好东西,于是分享出来。
很多人都是想读书却不知道读什么,或者无法养成每天读书的习惯,又或者是已经有读书习惯,却无法有实质性的突破。所以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就是怎样读书。
01
读书,有怎样的要求?
读书于我们最大的好处就是学习新知识、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
读书也是有要求的,不只是随便找本书看看就行了。在我的上一篇文章中有说过,只有改变我们行为和认知的才是知识。只有这样的知识才是有用的。读有用的知识,才能给我们的行动、思维,甚至人生,带来好的改变。
要求1:有选择的读书
我见过很多人也有读书习惯,但他们读的都是一些“平庸”的书。什么叫平庸的书呢,类似于“霸道总裁爱上我”、“校花爱上臭小子”一类的,还有各种情感杂志。也就是那些,对你的思想没有任何挑战,完全无法激发你的思考、改变你的行为,读了以后一点收获都没有的书。
我很喜欢的哲学作家周国平在一本书中写到过:
“不要以为平庸的书无害,它们真正是在害人啊,不但占用了你本来可以读好书的时间,并且使你在精神上变得和它们一样平庸。”
那么既然要有选择的读书,不读平庸的书,我们就要读好书。很多不爱读书的人不知道怎样辨别什么是好书,什么是平庸的书。有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选择读经典著作。读那些世世代代相传下来经久不衰的,或者得过文学奖的、好评无数名著,国内的国外的都可以。
当然,这些经典著作读起来也有一定难度,但是没有关系,一本书能引发你一个思考,就足够了。真正的经典,是值得人反复阅读和推敲的,随着日积月累,你的思考就会越来越多,你自己的知识架构也就越来越稳固、全面了。
但最重要的是,用这些好书,来培养自己的读书品味。书籍会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你读平庸的书,你就会有平庸的思想,成为平庸的人。周国平还说过:“一个人在精神上成长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和他吸收什么样的精神营养密切相关,精神事物决定了他在精神上生长的高度和强度,所以我赞同这样的说法: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
要求2:思考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个道理很简单了,书读得再多再好,不思考也是白费。只有经过思考消化,将看到的信息转化成改变自己认知和行为的知识,才算是将书本变成了自己的东西。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些很容易读下去,又无法引发我思考的小说,很快就忘记了。比如很多悬疑小说,我以前最爱东野圭吾,熬过不知道多少个通宵读他的书,尽管读了那么多,记住的也只是他笔下展现的黑暗的人性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很多书的情节,其实记不住了。
所以我们,在选择了读好书之后,还要主动的去思考,或选择那种能对你发问,带领你去思考的书,养成思考的习惯,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记录下来。
02
怎样培养读书习惯
接下来才算进入《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功》这本书的正题。
我曾经算是一个无规律的读书爱好者,不一定每天都读,有时候几天不读,有时候一天就能读完一本,而且也没有指定一个读书方向和目标。
在这本书中,给了我们一个好的办法,就是制定目标来培养读书习惯。
“读书分三种类型:一是享受乐趣,二是获取新知,三是改变人生。”
我们读书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要享受读书的乐趣。我自己亲测有效的一个办法,也就是书中推荐的——100天读33本书。
“100天读33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在初始阶段培养读书习惯。读书方法的第一阶段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读书习惯上。”
100天33本,也就是大约3天读一本,对于很多平时不读书的人来说看起来好像很困难,但其实没有那么难。我们平时要看电视吧?要刷朋友圈吧?要玩手游吧?把这些时间利用起来看书,比如每天看两个小时,一个小时能看60页左右,读得慢的大概50页,一天也能看个一百多页了,三天看完一本300页左右的书是不是很简单了。
再加上我们平时上班路上,坐地铁公交上班最少半个小时吧,这半个小时的时间也可以用来看书。有人说地铁上太挤了,根本连书都掏不出来。那就每天早出门一个小时,比平时早到单位一个小时,专门用来看书,下了班之后,看一个小时书再回家,错开高峰期。
如果觉得连自己这点小行为都改变不了,抱歉,改变人生与你无缘了。
那么这个阶段怎样选择要读的书呢?书中说:“培养读书习惯的最初阶段能感受到乐趣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们尽量选择自己喜欢的类型的书,前提当然是不看平庸的书。
我比较喜欢看小说和文学,一开始实行这个计划的时候,我就选择了很多经典名著的小说。有很多经典的小说也是适合大众阅读的,推荐书单:
外国小说:《傲慢与偏见》《霍乱时期的爱情》《月亮与六便士》《雾都孤儿》《罗生门》《呼啸山庄》《小王子》《麦田里的守望者》《解忧杂货铺》《追风筝的人》
中国小说:《平凡的世界》《人生》《活着》《兄弟》《在细雨中呼喊》《许三观卖血记》《白鹿原》《三体》《丰乳肥臀》
国外的书一开始可能会很平淡,而且人名不好记,但看到后面会越看越精彩。如果不太喜欢看外国文学的人,中国文学的选择就更多了。还是那句话,尽量选择经典的书,不要看平庸的书。而且在这个阶段,尽量不要去选择很难懂的书,不然很容易就将我们乐趣的小火苗熄灭了。
在培养读书习惯和兴趣的时候,我们初尝读书的乐趣,但真正想通过读书改变人生的人们,可能会有不太耐烦的时候,可能会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每天几个小时抱着书看,感觉好像看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甚至开会找借口躲避。
要知道,“不论是搭桥、盖楼,还是实现自己理想中的人生,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事。”改变人生这么大的事,可不是一天两天读几本书就可以做到的。
凡事贵在坚持。坚持也是有小窍门的,每天一点小小的成就感就是保持意志坚定的办法。经济允许的话,可以将100天要看的33本书一起买回来,并找一个书架或者其他显眼的地方放好,每看完堆的新书就少一本,看完的书又高一截,这是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还可以每天记录自己看了的页数和想法,页数的作用如上,而想法则是记录自己的思考,或是学到的知识,从第二天起就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学到的知识实践到生活工作中,发现有奇妙的作用之后,自然就有成就感了。
03
让自己成为行业的前20%
读书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本书提出的第二个目标——1年读100本专业有关的书籍。
如果说只是想要培养读书习惯,做到第一阶段就可以了。可想要改变人生,第二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第一阶段的习惯可以完善你的思想,提高你的认知层次,第二阶段就是直接关乎到你的事业了。
很多人所说的想要改变人生,实际上大部分与工作有关。觉得自己在这个行业没有发展前途,自己现在的能力跟同行比起来太差了之类的。那么提升自己专业知识的好处就不用我多说了吧。
为什么一定要是行业的前20%呢?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了“二八定律”: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都是次要的。在职场中,只有20%的人是行业精英,成为行业精英或是其他某方面的精英就是我们改变人生的首要任务。
第二阶段比第一阶段要难得多,因为很多专业书籍是大部头,一本就非常厚,同样的速度3天要读一本就很困难。就更需要我们有更好的时间规划,合理安排自己的余闲时间,并且在假期的时候读比平时更多的书,慢慢的读书量就可以提升上来。
有些专业知识比较难懂,就需要我们做标记和备注了,读到一定数量的专业书籍,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后,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其实更轻松的,关键在于自己怎样思考,怎样将这些专业知识利用起来,成为自己的专业能力。
在这一阶段可以用我上一篇文章提到过的“以教为学”的方法,通过将自己学到的知识教给别人的方法,来巩固自己的知识架构。
04
推荐书籍:《如何阅读一本书》
作者:【美】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译者:郝明义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以前我很爱惜我的书,不忍心在上面勾画或做笔记,但现在为了图个方便快捷,还是会在书上做勾画,毕竟书是用来学知识的,不是用来保护好当藏品的。
但是如果有实在不忍心用笔画在书上的人,也可以用单独的一个笔记本,把要勾画记录的地方摘抄下来,还可以在下面写上自己的思考。不过这实在不是一个高效的办法。
在《如何阅读一本书》中,就有不少阅读的方法可以学习、参考。就不多讲述了,感兴趣的人可以去找来看看。
成功与不成功,只在于你有没有正确的思维方式。而读书,就是最好的改变思维方式的方法。借书里一句话祝福大家:
“凡事认真努力读书的人,都可以实现属于自己的人生梦想。”
*注:本文有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