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企关系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近两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很多实体生产企业面临着原材料涨价、人工费用增加、汇率变动、下游客户跑路等等不利因素,经营出现困难。

而各大商业银行,从自身资金安全出发,贷款到期回收以后,不再继续发放,甚至因为考虑到资金的不安全,而提前回收贷款。

银行抽离信贷资金,往往成了压倒企业这只骆驼身上的最后一根稻草。

1.

某制鞋企业,连续几年是我市进出口前十强公司,是各大商业银行重点营销的外汇客户,前几年在A公司,经常会出现几大商业银行的营销团队碰到一起的情况。

因为是优质外汇客户,A银行给予授信5000万,B银行也不甘示弱,给予授信7000万,再加上C银行、D银行,忽然之间,制鞋企业的资金来源远远超出它的真实需求。

钱太多了怎么办?买土地、建厂房,扩大生产,有些甚至跨界投资,完全不顾是自己陌生的领域,有的甚至投资了房地产,有些资金流入了股市...。

结果,几单生意不顺畅,几单货款被拖欠,银行贷款到期没法按时履约,造成不良,因为出现不良,银行加大催收力度,加大收紧银根…,最终造成了恶性循环。

2.

平心而论,银行也有苦衷。商业银行,独立核算,银行内部也有各种指标考核,贷款发放量、利润、不良率...,银行也不是冤大头、慈善机构。

这几年,我也亲睹了好几单不良贷款,也亲眼看见身边的同事,因为贷款的不良受到处理,甚至还有下岗收贷的。

3.

所以说,最好的银企关系应该是互相独立、彼此自由,相互之间的依赖程度不要太高,困难面前,才有能力做到收放自如。

做人,又何曾不是如此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