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礼节,讲究中正安舒,自然优雅,讲求礼敬在心,简而不繁。
个人认为,揖礼是汉礼之核心。胸前拢手,推出为揖,收回为拱。其它如抱拳礼、叉手礼、附手礼以及女子的裣衽礼等,皆由揖礼变化而来。
揖礼是正式礼,为问候之礼,为敬重之礼,讲求“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施揖礼时,视受礼人的尊卑高低或以及自身的恭敬态度而定,或深躬或浅揖,顺其自然。多用于正式见礼,表示庄重。
而在日常生活中,如果与受礼人距离过近(通常也是因为双方关系较为亲近),无法长揖施礼,且施礼场合较为放松,则将正式揖礼的姿势收回到胸前,变成了较为轻松的拱手礼。拱手礼多为日常打招呼以及辞别的礼,为万能礼。
注意:揖礼手背向前而拱手礼手背向上,这是二者的区别。
抱拳礼其实是军礼,也是由揖礼变化而来。在军队之中施揖礼或做拱手礼时,由于右手握着兵器,所以右手只能呈握拳状,而左手则依照揖礼的要求加盖在右手上,最后变成了抱拳礼。
叉手礼是在肃立或坐时使用的施礼姿势,其实是揖礼收抱于胸前时的一种半施礼的姿势。
通常是一般是静听上位者讲话或听音乐时的样子,表示专心、恭谨或者从容。
施礼者向人以叉手礼与人见礼时,其实也是一种省略式的揖礼。主要用于下位者向上位者报告事情等情形下使用。而由于此礼将揖收于胸前并且低头弯腰,恭敬的态度更明显,因此渐渐成为了正式礼节。
特别是由于叉手礼的姿态很能表示女子的内敛和恭谨,更适合于女子见礼。而由于女子见礼时由于衣裙的不方便,不能象男子那样长揖垂袖与人见礼,必须双手收束衣裙衣袖于身前,于是变成了裣衽礼。
《红楼梦》电视剧里,由于黛玉穿的是窄袖衣衫,因此表现为双手握拳上下叠于身前,其实还是敛衽礼。
女子与人见礼时,会因为身份尊卑不同、场合不同以及亲疏情势不同,会有姿态和主宾位置上的略微变化,表现为正身见礼或侧身见礼(后者多见于地位卑微的人见上位者时或女人初见生人时的表现),因而双手的位置会随之自然放置身前或身侧,成了不同方向的女子敛衽礼,后来演变成后来所谓的万福礼。
说明一下:侧身见礼并不是真的侧身,而是由于女子经人介绍与生人初次见礼时,不能正身面对生人,所以在见礼时一般是将身略侧,低眉垂目,表现贞静含蓄和恭谨内敛。一旦熟悉之后,就很少会侧身见礼了。这和会宴或迎宾时主人夫妇迎接宾客时,主人身后的主妇和两侧丫环的见礼方向不一样,后者是非常正式的场合和见礼方式。
其实中华礼节讲究中正端庄,女子行礼也必然正对受礼之人,因此并没有将手故意放于身侧的所谓万福礼。
现在那些侧身的所谓万福礼,来自于戏剧中的侧身万福礼,乃是戏剧式的夸张(因为舞台上的演员需要正面对观众,而受礼者通常在施礼的旁边,因此施礼方向需要向左或向右——总不能对观众施礼吧)。侧身万福礼不但不是标准礼节,而且不能用于生活当中。
与叉手礼相似的还有附手礼,即双手附于胸腹间,在行大礼前站直,表示诚意正心,和现代礼仪小姐们的姿势很相似。
另:叉手礼其实只是揖礼的一种变化,因此很简明,并不象网络上说的那么复杂。左手抱右手呈揖礼,然后收回抱置于胸前。此时两大拇指略成交叉状,所以称叉手礼。叉手礼表现一种低头抱拳于心的态度,显得非常恭谨。
-------------------------------------- 先分割一下 -------------------------------------
这几张个人认为是正确的行礼姿势。
前三张是极漂亮的揖礼。(主要是演员也漂亮,注意女子揖礼是右手压左手。)
----------------------------------- 再分割一下 ---------------------------------
下面两张是敛衽礼。
下面三张是叉手礼。
另:还有一种礼节,据说也称叉手礼,就是孔夫子画像中所呈现出来的形象。
其实大谬。
孔子画像的那种所谓叉手礼,其实是孔子作为圣人在接受弟子叩拜时所表达的受礼方式,不是施礼或还礼。
由于自身的超然地位,孔圣不能做揖回礼,因此孔圣两手重叠,略成揖礼的形状,掩抱于胸口,意谓谦逊恭谨拳拳在心之意,乃是受礼而不是还礼。
注意上面这一张,左面是施揖礼,而右面则是受礼,那正是师尊的叉手受礼(不是还礼)。
这是孔圣行礼的对比。
个人认为后一张是对的,前一张是错的——身体站得太直。
------------------------------ 又是一条分割线 ---------------------------------
下面是个人认为错误的行礼姿势。
上面三个施礼姿势大谬。这种在影视上经常出现的作揖或抱拳时,两手大拇指立起来的样子。这种架式看似威武,其实显得非常愣。这种架式其实起源于戏剧中的夸张施礼姿势,并不是真正的用于现实生活中的礼节。
在现代武术比赛中的抱拳礼其实也有问题。
目前武协规定的抱拳礼姿势是右手成拳握紧,左手五指伸直,平搭右手背,而不是左手抱右拳。
其实这种架势也是来源于戏剧。这种抱拳礼看似漂亮,却不太自然,太过做作或舞台化。
面且京剧中的那张抱拳礼姿势本身就弄反了,而且很明显的是京剧中的摆架亮相,无法真正适用于现实生活。
由于中国武协对抱拳礼有规定,所以李连杰这张不算是错。
但是个人认为这种施礼其实从起源就错了。这种姿势由于左手指放直比较突兀,架势比较张扬,并不符合我国礼节中要求的谦谦君子之风。
因此,个人认为这种架式的礼不算是汉礼,顶多是舞台抱拳礼的变种——变得不太好看。
------------------------------- 还有一条分割线 --------------------------------
这后几张我觉得全不对,不但没有美感,而且根本不象是在施礼——施礼总得有施礼的样子。
而且,个人认为孔圣使用的叉手礼并不应该是谁都可以使用的,更不应该昂首挺胸使用。
孔夫子行的叉手礼像明显是需要配合磬折一起使用表达敬意的——也就是说,腰应当同时弯曲大概三十度。可能是出于艺术上视觉的考虑,孔夫子的行礼画像变成了直身。
另外,中华的其它礼节象执手礼、把臂礼在现代也能常见,只不过细节和名称可能有些变化。另外,中华的执手礼和把臂礼可比西式的握手礼庄重多了,不象西方那么随便,更能表达对受礼人的尊敬和重视。
中华揖礼,风姿优雅,简明而庄重,基本上适用于任何时代和任何场合。而且以简驭繁,容易掌握,将内心感情和外部举止合而为一,极有风采。
题外话:
礼节的演变化随时代变迁会有所不同,但是受衣着变化的影响最明显。象穿古代衣服施揖礼就相当优雅,而穿T恤就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