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的差不多先生

请问中国领土的面积有多大?很多人会说:“喂,有没有搞错?用这类小儿科问题考我们。”孩子放学回来用这个问题问我们的时候,一大家人多数的回答是“约960万平方公里”。孩子问:“960万,没有错,但这前面有一个‘约’字,约去了多少,准确数是多少?”我们说,没有准确数,中国幅员辽阔,测量面积不可能那么精确。孩子说:“比中国大的俄罗斯、加拿大,人家面积可是精确到了个位数。”我们说,中国的测量技术落实。孩子又说:“我们周围的柬埔寨、缅甸,看上去哪个国家都比不上中国先进,但是他们也都准确到了个位数。”我们说,差不多就行了,不要太认真。孩子更加不服:“又是差不多!”我说:“由于历史的原因,我们&一些国家的领土边界还有待双方进一步谈判解决。”在这个说得过去的理由面前,孩子不再追问了。但我不明白,父子两代人所用的教科书相隔近30年,在这30年里,很多国界已经得到了堪定,可为什么30年后的教科书上的数字看上去还是那么差不多?

我们做企业搞技术抓安全,最忌讳“差不多”。

安全管理就是细节管理,安全文化就是执行文化。安全生产来不得半点的差不多,要精确,要准确,要到位,从一开始就应该把正确的事情做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安全句存在与一点一滴之中。“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是对安全生产最好的总结。不怕安全行为的一万次重复,就怕万分之一次的疏忽,稍微一点疏忽就可能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在生产中,这类忽略细节、忽视执行,“差不多”、“过得去”等思想、观念、作为、做法,都会酿成灾难性的后果。

我看过一部电视剧,电视剧名和故事发生的地点,我记不清了,只知道是根据一个真实的事件改编的。有两家的孩子长到七八岁的时候,双方家长发现抱错了——倾注感情、抚养呵护的是人家的孩子,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却没有尽到一点义务。电视剧把悲剧变成了喜剧,但是,当事人的心理伤痛一辈子都不会抹掉。这样的人间悲剧起源于孩子出生的医院,当值护士发现孩子长得差不多时,却没有采取什么避免抱错的办法。我不知道医护人员怎么看,医院部门怎么认定,但我认为,这是非常严重的医疗事故。

早在20世纪20年代,胡适先生写过一篇文章《差不多先生传》。

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的代表。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在他眼里,红糖白糖差不多,山西同陕西差不多,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也差不多。赶火车迟到两分钟,火车没等他,他还说:“火车公司未免太认真了,8点30分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得了急病,家人请东街汪大夫没请到,却把西街的兽医王大夫请来了。他也无所谓:“王大夫和汪大夫差不多。”兽医和给人治病的医生可大不一样。差不多先生临死还说:“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

胡适的差不多先生就像鲁迅笔下的阿Q,入木三分。阿Q只是精神胜利,差不多先生可是要误大事。对安全生产来说,精神胜利我们可以不管,“差不多”却千万要不得。

安全管理中提倡彻底地“循规蹈矩”。要向员工灌输一种意识:“差不多先生”是我们的大敌。从思想上、行为习惯上和“差不多哦”划清界限,与我们身上存在的“差不多先生”的影子做坚决的抗争。从小处着手,从点滴做起,时时处处事事,要求自己做准确,做到位。“领导在和不在一个样,检查和不检查一个样”,不能以“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情况特殊”为借口,放松要求,原谅自己。要把握自己的“每一次”,不放过“任何一次”。规则意识深入到了骨髓,遵章守纪才能成为自觉的行为习惯,就像从小接受‘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卫生习惯教育一样。天天谨小慎微,月月规规矩矩,必然会有年年的平平安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有点不知道什么写的感觉,想起昨晚课堂上讲的写作素材来源其中之一是聊天和倾听,脑海里顿时浮现出两写,容我用最简单的文...
    笔记做的很6的大彭阅读 2,778评论 3 1
  • 长篇小说《百年炉火》第十三章 2015-02-18 11:2452 十三 灯柱子是宋灯娃的外号。宋灯娃的母亲临产时...
    294af09a07b2阅读 2,144评论 0 0
  • 你可以请对方在一张A4纸上,用铅笔随意画一棵树,画好之后,你先将纸横着对折、再竖着对折,打开来得到 四个象限。然后...
    一一一是阅读 7,112评论 0 0
  • 曾经,你是我的参天大树,你的肩膀,你的怀抱,都是我最熟悉,最温暖的地方;曾经,你的话语我当作人生哲理,人生誓言,铭...
    呢呢公主阅读 1,77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