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第二年,苏联小动作不断,邓小平巧妙化解

1978年12月18日,历史性的时刻到来,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启动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改革的春风吹遍中华大地,自此之后,中国的面貌日新月异,迎来了经济腾飞、民族复兴的新时代。

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二年,为何没有国家阻止中国的起飞势头?对此苏联表示很冤枉,怎么没有阻止。要说中国的改革开放,周边国家谁最不开心,那肯定是苏联!为此,苏联可是小动作不断,可惜,都在邓小平的沉着冷静的应对下,巧妙化解了。

接下来,我们分别从苏联、美国和伊朗、中国的应对三个方面,来看看1979年的世界变化,邓小平又是怎样巧妙地化解了苏联的小动作,带领中国人民走上富强的康庄大道的?

对比国外,了解世界,才能更清晰明白中国的处境,才知前辈们的艰辛。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创业之难,成就之巨!我是@三道历史�,专注思考历史,总结经验的创作者。笔尖点滴,面向未来,助力复兴!

01 苏联

1958年中苏交恶之后,苏联在中国北方边境陈兵百万,试图以武力逼迫中国屈服,最终酝酿出1969年珍宝岛战役,中苏关系急剧恶化,再也不复往日的情谊。

通过珍宝岛战役,苏联意识到以战争的方式逼迫中国屈服是一件不可能办到的事,所以1969年之后双方在边境虽然大军对峙,但是冲突的强度也随之下降,热战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但是恶化的中苏关系始终没能得到缓和。

1978年中国宣布改革开放之后,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中美关系迅速升温靠拢。从苏联的角度来说,苏联绝不希望一个亲近美国的中国,因为这关系到苏联的远东战略、安全与利益。苏联同时也不希望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在东亚地区,凭借中国在东亚地缘战略上无可比拟的优势,将会对东亚、东北亚乃至东南亚、甚至南亚和中亚地区,形成强烈的吸引力,大大减弱苏联在上述地区影响力的发挥,削弱了苏联纵横捭阖的空间。

那么,该如何破坏中国的历史进程呢?如何让中国的发展陷入停滞?这成了已经在位15年的苏联最高领导人勃列日涅夫执政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战争是破坏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好手段,直接与中国进行战争对抗,这个早在1969年苏联就已经尝试过,有可能会失败,代价太大,得不偿失。那么,代理人战争被摆上台面,成为最佳选项。

确定好方案,接下来选择对象,谁来充当这个出头鸟呢?

东亚地区,唯有朝鲜、韩国两国一直处于军事对峙的状态,此处犹如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着,但是想要在这一地区挑起争端,美国势必军事介入,届时以现在的中美关系而论,苏联势必要被拖入战场,并且此时朝鲜方面发展势头迅猛,一度摸到准发达国家的门槛,对面的韩国在朴正熙(注:也是这一年,1979年10月26日死于刺杀)领导下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腾飞,开创了被称为汉江奇迹的韩国高光时刻。朝韩两国是否愿意放弃当前的大好局面,发动战争也是个未知数。

东亚这条路行不通,环顾四周,唯有南亚的印度最强,可是此时的印度虽有心接过苏联抛来的橄榄枝,但是印度国内却爆发危机(注:后文详述),有心无力,苏联的媚眼抛给了瞎子。

如此,只剩下了东南亚和中亚两个方向,而打败美国入侵、完成国家南北统一的越南,野心勃勃,号称第三军事强国,意图在中南半岛建立帝国,中越边境摩擦不断,军事冲突的可能性非常高。

见此,苏联高层欣喜万分,加大对越南的支持力度,因为苏联清楚的预计到越南以武力统一南方,恶化越柬、中越等周边关系 , 将迫使越南进一步对苏联军援和经援的依赖。在此大背景下,1978年11月,苏联与越南签署了《苏越友好合作条约》,苏越两国结为军事盟友。在此之后,苏联取得了对金兰湾基地的免费使用权,苏联在金兰湾部署了海军补给设施和电子侦察装备。1979年2月28日,苏联海军第一批后勤辅助舰船进泊岘港。要知道岘港和金兰湾正是直面中国南海的重要军事基地和港口,苏联的意图不言而明。

苏联除了军事力量向越南投放外,对越南的军事援助也空前加强。获得苏联支持的越南黎笋政府信心也空前膨胀,中越边境嚣张挑衅的同时,出兵柬埔寨,双线作战。

1979年2月17日,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后,越南惨败,苏联的图谋化为泡影,苏联当局的目光不得不转向最后一个方向,中亚!

1978年4月,亲苏的塔拉基势力通过四月革命上台,建立了阿富汗民主共和国,外交上全面倒向苏联。阿富汗的投效对于一个有着印度洋梦想的苏联来说,无疑是正打着瞌睡,有人送来了枕头!

新生的阿富汗民主共和国虽然宣告建国,然而内部派系斗争不断。1979年3月,阿明击败塔拉基后上台执政,阿明试图深化政治改革,秘密接触美国,外交上引入外援,脱离苏联的掌控。此时,苏联和阿明虽然表面上还维持着友好关系,实际上已是同床异梦,各怀鬼胎。

苏联在等一个机会,一个教训二五仔的机会,而这个机会很快就在苏联的惊喜中到来,伊朗人质危机爆发(注:中东局势部分详述),牵制了美国极大的精力,苏联决意进行南下战略,入侵阿富汗,1979年12月12日,苏联政治局会议正式决定出兵阿富汗。12月25日,当西方国家还沉浸在圣诞节的喜庆之中,大量苏军便侵入阿富汗境内。仅仅两天时间,苏联就控制了阿富汗政府核心部门,并将阿明击毙,扶持卡尔迈勒傀儡政权。

苏联的阿富汗战争,虽然主要目的是在维护苏联的南向战略,打通印度洋通道的战略目的,但是其中又有几分敲山震虎,威慑中国,给中国制造麻烦的顺带目的呢?毕竟战争就在中国周边爆发,难民潮、周边安全这些问题都将威胁着中国。

02 美国 & 中东

1979年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不愿回忆的年份,造成痛苦的根源来自于伊朗。

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推翻了统治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亲美的巴列维王朝,末代君王巴列维流亡海外,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

新生的伊朗政权,在伊斯兰革命过程中与美国结下了梁子,将美国和以色列视为头号敌人。

1979年10月,美国不顾伊朗当局的抗议,准许巴列维途经墨西哥赴美治病,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伊朗当局怀疑美国欲重演1953年的伎俩,意图推翻伊斯兰革命政权,帮助巴列维复辟。

11月4日,大约500名被激怒的伊朗学生在霍梅尼的支持下,对美国大使馆发起了攻击,使馆的陆战队守卫只进行了象征性抵抗,而使馆职员不得不破坏通讯设备并将敏感的文件予以销毁。最终,使馆内66名美籍人员被扣押为人质,以作为将巴列维引渡回国和收回巴列维王室财产的交换条件,美国对此予以拒绝。

长达444天的伊朗人质危机正式爆发,美国朝野哗然,不论执政的民主党还是在野的共和党,所有美国人的目光都被这场事件所吸引,这是美国建国历史上首次有国家胆敢扣押攻击美国大使馆并美国的外交人员,性质恶劣,影响极坏。

而伊朗的建立,也为中东乱局再添一把火,中东也不再是由美国主导,苏联趁此机会也终于可以向中东投射影响力。

03 中国的应对

针对苏联阴谋、阳谋,明争暗斗,小动作不断,在总设计师邓小平领导下的也针对性地做了4个方面的应对。

首先,第一方面,联美抗苏。

联美抗苏的大方针,是毛泽东主席就已经定下来的国策大方向,邓小平充分理解并高度发扬了毛主席的精神,将联美抗苏这一策略完美地贯彻执行,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随后1月29日到2月5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携夫人卓琳对美国进行了正式访问。访问期间,中美双方达成多个方面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关系也进入到实质性的阶段。

所谓,联美抗苏,在我的理解来说,有以下三个方面内在含义:

第一点:抗击苏联。70年代后,石油危机带来的暴富,让苏联的财富急剧增长,也让苏联的国力得到长足发展,苏联进入鼎盛期,在全球范围内推行扩张,中东、东欧、非洲、东亚、东南亚等地区,美苏竞争激烈,同时中苏关系的恶化也没有丝毫的缓解之势。

联美抗苏,并不意味着要加入美国的阵营,全面倒向美国,更不意味着与苏联的全面交恶,联美抗苏,更多的是双方借力,借助多方的力量威慑,共同遏制苏联的扩张主义,稳定地区局势。

第二点:缓和西方关系。联美抗苏,虽然不意味着中国要加入美国阵营,但是却可以成为缓和中国与西方阵营关系的突破口。

第三点:融入国际贸易。政治上保持独立,经济贸易上主动融入到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中,主动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第二波资本和技术、生产链转移的目的地。

其次,第二方面,坚决打击跳梁小丑。

越南的上蹿下跳,在中国边境屡屡挑起争端,这在1979年改革开放初期,严重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为何这么说?因为中国承接外资的地方,主要是在东南沿海地区。

资金总是最为敏感和敏锐的,资金不会流向一个充满不确定的地方,只会流向能够百分百能够钱生钱,赚取利润的地方。

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历时1个月,打疼了越南黎笋政权,也震惊了世界,所有人都明白一件事,中国有能力掌控东南沿海的局势!受此影响,所有外国资本放心地流入中国沿海开放城市,因为安全,没有战争的威胁!

再则,第三方面,稳定周边关系

1978年1月至1979年2月的一年间,邓小平相继访问了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和美国。这一系列出访,特别是对美国和日本的访问,帮助邓小平完成了对中国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准确定位,初步形成了通过实行改革开放促进中国与世界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战略大思路。

同时这一系列密集的出访活动,也让世界了解中国,在邓小平的个人人格魅力的影响下,中国周边各国都理解了中国的形势、为何要实行改革开放、中国未来会怎么走等一系列周边国家所关心的问题,打消了周边国家的疑虑,稳定了周边关系。

其次,第四方面,打铁自身硬。

打铁还需自身硬,自身的发展才是硬道理,稳定的国内环境,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本大法。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一场强化自身的过程,通过小范围试点,以点带面,最终带动整个国家的发展,避免了动荡,规避了风险。人民获得实惠,国家赢得了腾飞机遇!

最后,第五方面,持续放血苏联。

稳定好了周边,发展了自身,但是苏联的威胁始终如达摩克里斯之剑般悬在中国的头顶上,一日不除,中国的发展始终不够安全,但是直接对抗苏联,那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孙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谋!对抗苏联的威胁,就体现了上兵伐谋的思想,持续放血苏联,兵不血刃地解除威胁。

中越边境10年轮战、阿富汗10年战场,都让强大的苏联深陷泥潭,再也不复昔日的辉煌,人生能有几个10年,苏联的强大又能撑过几个10年呢?答案是苏联只撑过了第一个10年,1991年,苏联解体,轰然倒塌!

文章的最后,致敬伟大的祖国,致敬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领路人,愿如今的中国能够如你们所愿!

参考资料:

1. 《败退德黑兰》

2. 《邓小平年谱(一九七五——一九九七)》

3. 人民日报《邓小平1978--1979系列出访:我懂得了什么是现代化》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